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世纪30年代美国犯罪学家索尔斯坦·塞林提出"文化冲突与犯罪"的理论假设,在今天"地球村"和信息时代背景下仍然具有理论光芒。塞林提出"初级文化冲突"与移民犯罪的关系,在来日中国人群体中是存在的,但表现形式与塞林《文化冲突与犯罪》一书中描述的情况有所区别,具有一定的华人群体的特殊性。这种文化冲突主要表现为一般规范文化的冲突、法文化的冲突、歧视性文化,以及受日本社会环境影响的中国人原有规范文化的变形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青年农民工闲暇生活“问题化”倾向会使其身心受损,他们通常会以被动接受、消极反抗、暴力或犯罪的表现形式来显示其对社会消极甚至破坏的态度、行为,最终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文化冲突导致犯罪,是当代犯罪学中的一个著名的理论。本文试图用文化冲突的理论来解读青年农民工闲暇生活问题化倾向的现象,以期能为这一让人深深忧虑的现象寻找一些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3.
犯罪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刑事司法制度和运作则是犯罪防治的重要一环。西方法律中犯罪预防理论观点之一认为,犯罪是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功能不当的产物,因此强调犯罪防治应当着眼于加强和改革刑事立法和司法。固然该理论存在着显而易见的缺陷,如将犯罪原因肤浅化和犯罪防治简单化,但其表达出合理的一面也不容否认,即刑事司法是犯罪防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长期以来,我国犯罪学界对于刑事司法在犯罪防治中的地位、作用、内容、价值等问题认识不足,观念陈旧,研究的力度不够。在我国社会处于变革转型的今天。犯罪问题日益突出,犯罪学研究也面临新的严峻挑战,在犯罪防治研究领域再也不能忽视刑事司法问题了。  相似文献   

4.
犯罪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中国古代的前贤先哲们就有许多关于犯罪预防思想的精辟论断。而作为一门学科,犯罪学发端于西方,中国古代犯罪预防思想与西方犯罪控制理论既有较大差异,又有很多内在的联系。当前为解决西方犯罪学在我国的本土化问题,就有必要把我国传统中有关犯罪的思想融入到西方犯罪学理论中,进而为西方犯罪学在我国的本土化提供理论支撑与历史链接。  相似文献   

5.
论未成年人犯罪之网络诱因——以文化冲突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不过是社会文化的一个侧面。随着犯罪之文化冲突论的兴起,以文化冲突理论为视角,体察、解读网络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深层社会文化原因就显得至为重要。由于文化冲突理论强调犯罪是主文化和犯罪亚文化之间冲突和对立的产物;故该理论将未成年人的生活方式作为考察文化冲突的社会场景,将该种犯罪亚文化归结为未成年人与网络的差异交往,并在未成年人生活方式的失范状态中把握犯罪亚文化与主文化的冲突和对立。  相似文献   

6.
犯罪学研究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要发挥好这一作用,当前必须在内容上重视研究犯罪发展,尤其是社会转型时期犯罪发展的特殊性研究,在方法上要大力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及实证的方法。本文从犯罪学研究的实际出发,就犯罪发展研究及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及实证的方法谈些认识。  相似文献   

7.
基于未成年人的自身特点,其在犯罪作案地点的选择上,曾具有很大随机性。但近年来的调查报告显示这一点已有场所化的倾向。这是犯罪思想与意识成熟的表现,契合社会发展。不良娱乐场所是典型的犯罪场所;校园内外也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高发地。环境犯罪学中的“犯罪机会与认知空间交叠”理论可以诠释这种选择。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著名法学家赵琛所著《少年犯罪之刑事政策》(1939年),是我国第一部少年犯罪研究专著。该书的产生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犯罪学受到重视,法律院校开设犯罪学、少年犯罪学课程,国际社会对少年犯罪问题的重视及国民党政府内忧外患等历史背景密切有关。该书对于推动中国犯罪学、刑法学的发展,推动中国少年司法制度的产生起到了积极作用,其所提出的"少年犯罪综合治理思想"等,也都均具有较高的理论、实践与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9.
论犯罪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犯罪学研究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要发挥好这一作用,当前必须在内容上重视研究犯罪发展,尤其是对社会转型时期犯罪发展的特殊性研究,在方法上要大力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及实证的方法。本文从犯罪学研究的实际出发,就犯罪发展研究及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及实证的方法谈些认识。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解决犯罪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正确把握犯罪现象的基本规律,并相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抑制犯罪发生的可能性,或者当其发生时有效地阻却犯罪行为和犯罪意图的实现。为此,在犯罪学研究中基本上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关于犯罪现象基本规律的研究,其目的是全面客观地揭示犯罪产生、形成、运作与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规律。二是关于预防犯罪的实施研究,是对社会的反应功能,预防措施与手段的研究。前者是犯罪学研究的基础,后者是研究的价值归宿。而能否使犯罪学研究具有现实功效和意义?则要看对犯罪基本规律的研究是否能为预防犯罪提供准确可靠的理论根据和可行的预防方向。综观理论研究的现状,我们认为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