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锟 《传承》2009,(10):12-13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两大转折点。二者虽然发生在不同的历史时空,内容各异,但是本质上是相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基础,二者同是思想解放、理论创新的产物,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历程上的伟大实践。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联系,有助于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
关于社会主义改造与改革的关系问题 ,在“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学中是一个不可回避、必须认真探讨的重要问题。社会主义改造是改革的基础和前提 ,是一个新的社会制度的历史的和逻辑的起点 ;社会主义改革是对改造积极成果的继承和进一步巩固与完善。二者是辩证统一、根本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陈丹 《传承》2011,(22):12-13
党的优良传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根本上讲具有内在一致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时俱进地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将其发展和转化为具有现代化特色的时代精神。将党的优良传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丹 《传承》2011,(8):12-13
党的优良传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根本上讲具有内在一致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时俱进地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将其发展和转化为具有现代化特色的时代精神。将党的优良传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这是因为:首先,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价值;其次,公平正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其三,公平正义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其四,推进社会公正是党和政府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新契机、新抓手;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全社会在社会公正理念方面达成基本共识。  相似文献   

6.
试论社会主义本质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一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本质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一届党中央提出的战略思想,两者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紧密的逻辑联系。社会主义本质的精神实质与和谐社会的目标相统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目标的过程与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过程是相一致的。研究社会主义本质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相互关系,有助于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性地、健康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实践的成果,同时又是人类社会文明和世界历史发展的产物。只有深入分析全球化进程中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矛盾,正确处理政治文明建设中开放与自主、初级阶段与高级阶段、国际化与本土化、传统与现代等若干辩证关系,才能顺利推进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程。  相似文献   

8.
苏秀珍 《传承》2008,(4):3-5
我党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从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出发,对云南藏区封建农奴制社会进行改造,使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建立起新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从而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实现了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历史性飞跃。它的成功经验及教训对当前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然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党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从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出发,对云南藏区封建农奴制社会进行改造,使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建立起新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从而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实现了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历史性飞跃.它的成功经验及教训对当前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然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公民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二者以其思想内容上的契合性和实践行为上的互动性,辩证统一于我国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始终,并在实践中表征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公民道德建设具有同源性逻辑、共通性逻辑和互动性逻辑。在借鉴国际公民教育和国内精神文明建设经验基础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在逻辑将更加紧密,创新互动,共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是一个包括科学真理、共同理想、精神气质和行为规范在内的文化范畴体系。这一体系逻辑严谨、层级清晰、指向明确。在意识形态安全问题面临严峻挑战的背景下,深刻回答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目标",具备什么样的精神气质",标度"什么样的行为规范"这几大根本问题,有力整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成为干部群众思想的共识和言行的准则。“八荣八耻”的精辟论述,对比鲜明,寓意广泛,思想深刻,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指导方针。在进行反腐倡廉教育的过程中,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学习党章、加强党性修养结合起来,使每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自觉践行“八荣八耻”的要求,这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宁立成 《理论月刊》2003,(10):29-31
社会主义宪政既有其内在特征,又有其外在条件。其内在特征是:无产阶级专政;真实广泛的基本人权;以人民代表机关为核心的权力制约;社会主义法治。其外在条件是: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马克思主义;共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4.
迟成勇 《桂海论丛》2014,(4):111-115
从道德与价值的关系看,社会主义道德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提升;从文化视角看,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源力量;从实践维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须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着力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引领。社会主义道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建构"一主多元"的伦理文化格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客观需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道德基础;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青海藏区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改造的特殊性.青海各藏区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结合在一起,以慎重、稳进、健康发展的方针进行.一是对个体劳动牧民,引导他们组织牧业互助组和牧业生产合作社,通过合作化的道路,把劳动牧民的个体所有制改变为集体所有制.二是采取和平改造的方式,对牧主实行赎买政策.  相似文献   

16.
蔡芳春 《传承》2009,(4):22-23
青海藏区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改造的特殊性。青海各藏区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结合在一起,以慎重、稳进、健康发展的方针进行。一是对个体劳动牧民,引导他们组织牧业互助组和牧业生产合作社,通过合作化的道路,把劳动牧民的个体所有制改变为集体所有制。二是采取和平改造的方式,对牧主实行赎买政策。  相似文献   

17.
路平 《人民论坛》2013,(7):160-161
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一场社会制度的变迁过程。这一从新民主主义制度转变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变迁过程,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及其对我们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启示,值得我们去深究和探讨。文章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制度分析的角度探讨了这场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相似文献   

18.
对社会主义改造必然性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建国初期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必由之路,它既是当时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然结果,又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充分认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生产关系来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它体现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黄刚 《理论月刊》2012,(2):88-90
坚持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就是要坚持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互动、同步、协调进行,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宝贵经验.深入总结和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互动发展的历史进程并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价值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和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价值治理的重要方面,是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价值资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奠定价值遵循、提供价值引领、凝聚价值共识;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实现形式,为核心价值观提供重要载体和制度保障。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时代融合的历史必然性,应从"加强理论研究、理念转化入心、核心价值内涵于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力行核心价值"等四个方面推进两者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