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警察对妨碍流行性疫情防控行为的成功处置是疫情防控工作安全、有序、顺利开展及全面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警察对妨碍流行性疫情防控行为的处置工作具有感染风险大、对抗性较强、警情不确定性较高、协调难度大等特性,因此,警察应注意了解疫情防控公安执法环境,正确把握涉疫警情现场执法处置原则、执法处置理念、警务处置战术策略,合理运用"1+6+X"战术,保证快速、精准、安全、有效、规范地处置妨碍流行性疫情防控行为。  相似文献   

2.
警察在涉枪案件临战处置中武器的使用是有风险的,这些风险与警察使用武器的法定性、强制性、战术性等特征有直接联系;警察武器使用的风险主要有执法风险、心理风险、武器操作风险、战术风险等;其应对措施主要有警察应合法、合理、有效地使用武器,为执法警察开展法律咨询协助,进行战术心里训练,提高民警危险评估能力,积极树立防范意识等。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警察心理状态是成功处置群体性事件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处置实践中,指挥员、参与民警常出现不良心态。从事件处置系统和警察内部心理系统来分析,处置群体性事件中,警察心态的根本特点是被动性与主动性矛盾并存,只有化被动为主动才能够处置成功。因此在日常训练和工作,以及现场控制中,都要关注如何把被动的不可控制的心态转化为主动的可控制的心态,从而通过警察行为实现有效控制现场,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4.
当前以轻微暴力行为妨碍执法的现象比较普遍,呈现出多发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对轻微暴力妨碍警察执法现象展开研究,分析现状及原因,归纳民警应对轻微暴力妨碍执法徒手防卫控制使用存在的问题,从制定《公安民警现场处置违法犯罪行为执法手册》活页书、民警武力使用法律法规培训、完善徒手防卫控制教学内容、改革创新徒手防卫控制教学训练模式等方面提出建议,为重塑警察执法权威,提高警察现场处置能力,促进警察徒手防卫控制教学训练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风险社会,任何职业或行业都存在其程度不同的风险。警察的职业风险与其他的职业或行业的风险相比,显然要高于其他的职业或行业的风险,袭警案件的频发是其佐证,究其原因主要是:警察的性质与职能决定了风险的不可避免性;法外职责的参与,人为增加了警察的职业风险;处置突发事件,使警察处于冲突与矛盾的风口浪尖;刑事犯罪的高发期成为警察执法的安全隐患;警察缺乏防范风险的意识使风险雪上加霜。预防、避免或减轻警察的职业风险的有效途径是:收集与研判风险信息,增强抗风险的承受能力;科学进行风险评估,提高化解风险的能力;科学预测风险后果,寻求风险应对之策;制定风险评估标准体系,建立长效性、规范运行的防范机制。这不仅是对警察人身安全的尊重与人文关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6.
劫持人质案件发生后,在人数较多的警察到达现场之前,最早临案的警察可能只有一、两个或若干个。少数警察临案后的初步处置即为单警处置。单警处置应包括以下内容:了解案情;报告情况;疏散群众;掌握事态发展;盯住目标;稳定局势;酌情施计解救人质等。在公开对峙条件下与未公开对峙条件下,处置的具体方式和内容又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7.
犯罪嫌疑人持爆炸物进行暴力犯罪 ,是当前人民警察在执法活动中所面对的一种严重犯罪现象。依法、科学地研究对这类犯罪的现场处置战术 ,提高人民警察有效保护人民、保护自己、打击犯罪的能力 ,乃是警察执法战斗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对该类犯罪的特点、进行缉捕的前期处置、现场处置战术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犯罪嫌疑人持爆炸物进行暴力犯罪 ,是当前人民警察在执法活动中所面对的一种严重犯罪现象。依法、科学地研究对这类犯罪的现场处置战术 ,提高人民警察有效保护人民、保护自己、打击犯罪的能力 ,乃是警察执法战斗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对该类犯罪的特点、进行缉捕的前期处置、现场处置战术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英国警察处置治安事件的指挥机制是黄金(策略决策)、白银(采取措施)、青铜(行动指挥)三级指挥机制,处置治安事件的典型模式有推挤、专业化、强制性处置措施及圈围。英国警察在处置2011年骚乱事件时存在信息处理机制僵化、预判不准、对公共舆论反应迟钝、强制措施使用不足、现场处置不力、警力调动效率不高、街面控制较弱等主要问题。应从建立综合信息港、加强警察与公众媒体的沟通能力和改进治安事件处置培训模式等方面完善治安事件的处置机制。  相似文献   

10.
就临战处置而言,应激反应指警察对临战处置所做出的应变反应和处置能力。警察作为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主体,必须具备强烈的临战意识,保持积极的临战思维,进入相应的临战状态,运用得当的临战方式,提高临战处置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