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礼物的流动》的作者通过生动的社会生活交往,分析了黑龙江下岬村礼物交换原则、模式及其所反映出来的社会关系网络运行方式,发现单向送礼会导致受礼者权力和声望增加,这与以往绝大多数人类学家研究结果正好相反,可谓是礼物流动模式的反向。这对中国人类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填补了中国的礼物与乡村人际关系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2.
罗斯科.庞德在其《法律史解释》中,运用方法为我们解释了法律,并提出了"社会工程学解释"的知识增量。通过对其知识增量的解读,可以发现并不存在一种永恒不变的法律去应对和解释不断变化中的社会。任何一时期的法律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消亡的必然性,法律也正是在这种不断的流动中得到永恒的生命。  相似文献   

3.
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是美国19世纪文学中的经典小说。主人公海斯特历来得到人们的同情,被认为是无欲无求、一心改过的典型,本文从双重性角度,主要探讨她性格中叛逆的一面。  相似文献   

4.
《镜花缘》与《再生缘》都以大多读者所关注的才女为主要人物,描写了两位女主人传奇不凡的经历.《镜花缘》中的唐小山与《再生缘》中的孟丽君同为才华横溢的女性,都参加过科举考试,但是命运和结局有一定的差异.文中从唐小山与孟丽君两位人物的社会地位、性格特征、行为方式上进行对比,分析两位女主人公不同结局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在《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通过在主题、语言、人物塑造和情节等方面对各种讽刺手法的娴熟的、全方位的综合运用,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经典的人物形象,如贝内特太太、柯林斯先生、威克姆和宾利小姐、凯瑟琳夫人、等等。通过人物形象的讽刺,作者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盛行的以金钱为轴心的极端物质化的爱情与婚姻,抨击了只注重物质、门第而不注重男女双方之间的爱情的婚姻,宣扬了作者自己的爱情与婚姻道德观。本文拟通过探讨《傲慢与偏见》中对贝内特太太的讽刺来管窥奥斯汀博大精深的讽刺艺术。  相似文献   

6.
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中,面临"思想难理顺、流动难组织、行为难规范、监督难实施、制度难落实、作用难发挥"的局面。为使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取得实效,认识上要增强紧迫性;管理上要突出规范性;体制上体现科学性;方式上要做到灵活性。  相似文献   

7.
关于《史记》流动视角的几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视角是富于民族特色的一种视角构成方式,它的成熟形态出现在《史记》中,表现出中国叙事文学所独有的审美魅力。司马迁的哲学视野、审美趣味,史传体例的变化是流动视角成熟的深层原因。《史记》中流动视角的类型和功能也是丰富多样的。  相似文献   

8.
余华的《活着》向人们展示了人在极度苦难状态下的生命承受能力。本文拟通过探析小说主人公富贵在极度苦难的生存状态下所体现出的生命承受能力,来分析支撑其坚强生存理念背后的精神源泉:对命运的顺从与认同,亲人间体现出的脉脉温情,以及富贵深厚的家庭情结。富贵所持的那种面对苦难而活着的“在世”态度,不仅是一个农民的生存体验,也是具有人类普遍性的面对苦难的生存理念和生存策略。  相似文献   

9.
《党员生活》第一期的支书园地刊发了《中国共产党流动党员活动证》、《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修订样式正式出台的通知和《中国共产党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填写使用方式。应广大支书的要求,我们特意在本期补充了《中国共产党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印制和《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的填写使用和印制说明。  相似文献   

10.
乔治·爱略特是英国十九世纪维多利亚中后期的著名小说家。她的小说充满了现实主义的风格,反应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的面貌。本文就她的代表作《米德尔马契》中体现出来的金钱势力及其对人物形象的烘托展开讨论,通过两代人不同的金钱观来探讨金钱势力在社会生活中的展现以及人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金钱势力,从而正确对待人生、价值等普遍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透过《三国演义》的历史视角与细节描述,可以看出赵云是三国名将中最闪亮的人物,不仅是因其武功卓绝,更在于其内在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2.
郭宝昌的《大宅门》以其塑造的各类不同的人物形象系列,展示了他们各自的精神世界以及不同的处世哲学,从而显示出中国传统哲学的深邃意蕴。  相似文献   

13.
在小说《岛》中,维多利亚·希斯洛普选择麻风病人这一特殊群体为小说主体,讲述主人公伊莲妮一家因麻风病而导致的生离死别和爱恨纠葛,反映了上世纪中期希腊在麻风病肆掠的时代大背景下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和遭遇。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探讨作者如何借由主人公在巨大命运变革前,历经战争与病痛的洗礼,抗争不公的命运时所表现出的勇敢、睿智、冷静和博爱,从而得出爱是小说最重要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小说《无名的裘德》中男主人公裘德对事业和真爱的执著追求,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出身贫下,但意志坚定、勇于奋斗的知识青年,从而使其人物形象在现代社会得到重新解读:虽然他最终失败了,但他仍是一个英雄,尤其是他的执著精神值得现代人学习。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中,农村外出务工女性群体成为了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新型群体。在社会流动过程中,绝大多数农村女性通过外出务工,实现了社会阶层的向上流动。她们的层次分化已经初步显现,但层次分布很不合理。为了促进农村外出务工女性合理进行阶层分化,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大力宣传社会性别平等文化,努力培育社会性别平等意识;加大对农村女性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就业能力;积极在农村发展多元化的托幼养老组织,解决农村已婚女性外出务工的后顾之忧;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着力提升城市社会对务工女性的公共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6.
意识在静止中流动,在间断中保持同一,这是意识之谜或意识的悖谬现象。这一现象,可以根据胡塞尔时间现象学的三个维度,即对象理论、时间视角现象和两条河流之喻,以及胡塞尔关于非主动的、未清醒的无意识层面的构造学说,而得到辨明。基于此,我们发现,G.艾格勒和K.黑尔德两位学者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存在严重的偏差。  相似文献   

17.
作家都梁的小说《亮剑》塑造了性格鲜明的李云龙形象,讲述了李云龙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由原著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各大电视台热播,收视率屡创新高,而且带动着小说原著也跟着热卖.观众、读者们都对李云龙这个中心人物非常喜爱.一时间,在文艺舞台上出现了引人注目的亮剑现象.李云龙身上毛病不少,但是也有许多闪光之处,他对传统的军人形象有很大的突破,其实李云龙的形象是复杂和鲜明的,是符合当代新文艺审美趣味的另类英雄形象.  相似文献   

18.
《上帝之城》第十五和十六卷围绕复活之子的观念,论述了希望求告上帝的名与教会论之间的关系,阐释了教会作为地上之城的羁旅的含义。本文指出奥古斯丁历史哲学视野下教会的福音性本质,即教会是流动着的爱的会幕。奥古斯丁又把这种福音性的爱进一步表达为公民的责任,告诫教会不仅要警惕他自身与世俗的权柄之间的关系,而且要警惕以在天的权柄即在上帝之名下拥有权柄介入世俗共同体的界限。奥古斯丁以他对教会的福音性理解诠释了为我们的上帝的历史性。  相似文献   

19.
电影《刺客聂隐娘》以个性化的叙述手法、独特的镜头语言重现了唐朝中叶波诡云谲的政治氛围。在时代激荡的政治漩涡中,以聂隐娘为代表的女性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历史的实践者。此部影片成功塑造了几个性格迥异、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引发观众关于人性、命运、政治与抗争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巴黎骚乱的一些教训给我们许多启示,提示我们应该未雨绸缪,高度重视新生代农民工和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问题,因为他们目前在城市中的处境与法国青少年移民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何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和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问题,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是摆在学术界和政府部门面前的重大课题。只有通过社区建设,给他们以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建设农民工社区,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问题,才能使他们顺利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