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知》2021,(3)
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自中国共产党确立之日起,就成为了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们只要坚持党的领导,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奋斗,顽强拼搏,就一定能推动中国这艘东方巨轮沿着正确航向行稳致远,把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2.
《民主》2021,(6)
正195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之际,许广平发表《向共产党学习》一文,指出:"要想不但有革命的心愿,还能在革命过程中少犯错误,坚持到底,就必须紧紧地依靠着中国共产党。"许广平虽然在1961年才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她与中国共产党人的渊源久远,并在她追求进步的人生历程中始终与中国共产党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每当我们的经济社会进入转折阶段,就有一些"预言家"唱衰中国。他们不懂得,对于用唯物辩证法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讲,困难、挑战、风险,正是转变、突破、创新的机遇。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应对挑战、创新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道路,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科学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选择的实现既定目标的现实途径,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道路”转折性飞跃的表现,它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的有效保证。道路1:必须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文明,是世界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一项前所未有的开创性事业。它既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作为答案,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做为参照,而单靠所谓自发又不能使这项事业获得成功。这就迫切需要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制定相应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纲领,以及路线、方针,政策,超前反映这项事业的规律和所要实现的蓝图,作为  相似文献   

5.
卷首     
《民主》1997,(5)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  相似文献   

6.
确立什么样的思想路线,关系到工人阶级政党的生死存亡和命运前途。一个党的思想路线集中反映着党的指导思想,是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与作风建设的根本思想基础和灵魂。中国共产党历来关注思想路线问题。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能取得彻底胜利、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之所以能取得伟大胜利,根本的就在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倡导并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之所以能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的也在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举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旗帜。在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7.
技穷赝品见     
艾崞 《瞭望》1989,(46)
逃亡海外的严家其等人,9月下旬在巴黎敲过一阵所谓“民阵”的开场锣鼓,上月底又使出了一手新招——伪造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在中国留学生和华人中散发,并伺机偷运中国大陆。这伙人为什么冒名金玉招牌在其外,充塞败絮污垢于其中?一名不敢亮出姓  相似文献   

8.
《侨园》2017,(3)
正第一部分创业篇:“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陆游本文主人公军人出身,他从军营到地方,从军人到普通的社会成员,始终坚守着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光辉本色,以诚信为本,服务百姓,回报社会,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他就是本溪坤源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游海滨。军人出身的游海滨具有高度的纪律性和完美的执行能力,他爱岗敬业,扎  相似文献   

9.
拓宏伟  惠晓峰 《学理论》2012,(16):34-36
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自建党之日起就铭刻在理想旗帜上的奋斗目标。为着这一伟大目标,中国共产党人作出了不懈努力、无私付出和巨大牺牲,同时也取得了伟大成就。在长期的奋斗过程中,我们看到,我们党形成的关于人民幸福的思想,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历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幸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深入的实践;新时期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赋予了人民幸福更加丰富的时代内涵,中国共产党人正昂首行进在为人民谋幸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  相似文献   

10.
编者寄语     
《瞭望》1990,(42)
亚运会已降下帷幕,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人们议论纷纷,从各个角度交流着对亚运会的观感。这些观感,集中到一点,就是上下一心,团结一致,下第一等的决心,经过艰苦的努力,就能创第一流的水平。 不仅亚运会,其他一切工作无不如此。 我们说,中国人能把中国的事办好,这不是吹牛皮、放大饱。中国地方那么大,人口那么多,又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被中国人接受,除了外在诉求之外,还应思考中国文化传统和马克思主义是否有一种内在的契合关系。"内在超越"的修养论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精髓之所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具体的革命实践中继承了这一传统,形成了一种有别于中国古代传统的新型修养论。这种修养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艰难困苦的战争年代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创新性发展,极大地弘扬了历史主观能动性精神,高扬了共产主义革命道德情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修养论的构建不仅需要适应中国国情,而且应与社会规范建设和法治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邓小平同志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刚刚进入新的世纪、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时刻,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这一喜庆的日子。这是全国人民的节日,也是包括中国民主促进会在内的所有民主党派的共同节日。因为中国共产党的80年历程就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建设富强祖国的历史。中国人民从自己的祖国由上个世纪初的哀鸿遍野、饿殍相属到现在的初步繁荣这一过程里,深深地懂得了这样的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初步繁荣的今天和更为辉煌的明天——中国共产党兴则中国兴,中国共产党衰则中国衰。中国民主促进会八万名会员从我会成立以来56年的实践中体会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不断取得成就的保证之一,是我国在激荡的国际环境中能够长期稳定、全国人民安心进行建设的重要原因。而这一制度之所以在中国行之有效,能够成为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因为它渊源  相似文献   

14.
<正>一、什么是《实践论》《矛盾论》的精华《实践论》就是中国革命的认识论,要求在革命过程中达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认识论是在总结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规律的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由于中国革命的敌人强大,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由此也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规律的认识,不是一次就能够完成  相似文献   

15.
告慰马克思     
马克思逝世已经120周年了,然而,马克思创立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至今仍然方兴未艾,马克思主义承担的历史使命还远远没有结束。到目前为止,人类并没有发现有任何学说和主义能取代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中国掀起了民族解放的自救运动,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在中国革命的实践活动中,不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成立毛泽东论坛,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毛泽东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伟人。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伟人数不胜数。要说改变中国面貌的话,那还是屈指可数的。许多历史人物很伟大,但不一定能改变中国面貌。在近现代中国,改变中国面貌的,能有几人?可以说,没有几个。孙中山很伟大,能说他改变了中国面貌吗?似不好说。既如此,一些人更排不上了。在我看来,在中国共产党内有两个人是无可争议的,那就是毛泽东和邓小平。这里,讲讲毛泽东。今年是毛泽东去世30周年,对毛泽东的研究主要是在这30年。30年来,毛泽东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  相似文献   

17.
陈锋 《求知》2012,(11):40-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三个层面.一是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二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三是树立正确的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有三个方面的思想觉悟、实践精神和工作作风.  相似文献   

18.
<正>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已成为一个引起世人关注的重大议题,成为研究"中国模式"的一个核心要件之一。2013年3月1日,在庆祝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了一个新论断: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一个重要秘密所在。  相似文献   

19.
《瞭望》2001,(28)
当1921年7月间,12名代表先在上海、继在嘉 兴南湖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并成 立中国共产党,把“废除私有制”,“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写入党纲时,虽然嗅觉灵敏的密探已经闻到了“过激主义”的气味,但恐怕谁也不曾料到,仅仅28年,这个起初只有五十几名党员的政党就赢得了天下,建立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真正的人民政权。北洋政府、蒋家王朝,庞大的国家机器,数百万装备精良的军队,“呼啦啦如大厦倾”,谁也无法阻止其失败。 中国共产党到底有什么“魔法”,能以摧枯拉朽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击败看起来占有绝对优势的敌人?无他,一言以蔽之:得人心。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科学阐述了伟大的建党精神。其中,坚持真理,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坚守理想,坚守的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的集中表达。它犹如思想火炬,照亮中国共产党百年砥砺奋进的征程。走马克思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选择。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一百年前,中国社会各种思潮、各种主义纷然杂陈,但它们都无力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历史之问。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