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洪久 《奋斗》2011,(5):18-19
“十一五”时期,呼玛县经济逆势上扬。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4621万元,比“十五”期末增长91.3%,年均增长13.9%。全口径财政收入8032万元。比“十五”期末增长340.6%,年均增长34.5%。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7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17.61倍。  相似文献   

2.
省委六届六次会议通过的《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确定把食品工业作为支柱产业,进一步加快发展。这一决策符合我省实际,是非常正确的。 “八五”期间,省委、省政府把食品工业确定为优势产业,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了重点倾斜,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 发展速度加快,扩大了行业规模。1995年,全省乡以上食品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0亿元,比1990年增长了65.7%。“八五”期间年平均递增10.6%,比“七五”实际高出1.2个百分点。完成工业增加值40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2.8%,比上年实际增加17.6%。  相似文献   

3.
贵州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优势突出与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下、投资严重不足形成明显反差的内陆山区省。认真总结“八五”投资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投资存在的问题,对拓宽“九五”投资规模,加快富民兴黔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一、“八五”投资反思 “八五”期间,全省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50.68亿元,比“七五”增长1.5倍,年均增长26.5%,比“七五”高16.9个百分点;投资率为24.9%,比“七五”高3.2个百分点。其中全省地方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9.12亿元,比“七五”增长1.5倍,年均增长30.9%。投资规模的扩大.有效地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1995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达639.01亿元,比1990年增长53.5%,年均增长9.0%,比“七五”高2.3个百分点。 但是,由于历史和各种原因,我省固定资产投资还存在很多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 1、投资不足,投资规模过小,影响经济发展后劲。1995年与1990年相比,全省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比重由1.02%下降为0.85%;预算内投资比重由11.9%下降为2.9%;自筹投资“八五”比“七五”下降1.5个百分点;人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全国的差距由249元扩大为1146元。投资不足,经济发展必然受羁绊。2、投资管理混乱、分散,投资综合效益受冲击。投资多头管理,多  相似文献   

4.
金育辉 《新长征》2006,(2):16-17
“十五”期间,扶余县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工业立县”战略不动摇,以大投入上大项目,带动经济社会大发展。2005年,全县GDP完成58亿元,年均增长11.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572元,年均增长12.1%;全口径财政收入剔除农业税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实现1.02亿元,年均增长10.9%;地方财政收入实现7915万元,年均增长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1.5亿元,年均增长29.3%;  相似文献   

5.
江东区是宁波市重点开发建设的新城区,全区下辖5个街道2个乡、16万人口,总面积37.66平方公里,近几年来,江东区立足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步伐,各顶事业迅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一个崭新的城区已出现在宁波市的东隅。1995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12.3亿元,比1990年增长431.61%,年均递增39.67%,社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  相似文献   

6.
据统计预计,宜都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40亿元,较2006年增长3.1倍,年均增长17.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3.2亿元,增长3.9倍,年均增长37.6%;工业总产值420亿元,增长4.2倍,年均增长38.9%;农业总产值32.9亿元,增长1.2倍,年均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到16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9000元,5年分别年均递增10%、17.6%;  相似文献   

7.
“九五”期间,面对亚洲金融危机,有效需求不足,洪涝灾害频繁,机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等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全省人民不懈努力,开拓进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初步预计, 2000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为 3648. 5亿元,比 1995年的 2151. 4亿元增加 1497. 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递增 9. 6%。经济总量继续居全国第 12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5540元,比 1995年的 3400元增加 2140元,年均递增 8. 9%。在 1997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基础上, 1999年…  相似文献   

8.
我们襄城区位于有2800年悠久历史的襄阳古城.近几年来,全区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在注重古城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同时,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把经济发展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使襄城区既展示出它灿烂的历史文化魅力,更展示出它在经济发展上的活力.截止1993年底,全区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500万元.比1990年增长86.6%,平均每年递增23.1%;国民收入达到3000万元,比1990年增长81.4%,平均每年递增22.2%;第三产业收入达到7150万元,增加值为1612万元.利税为530万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一倍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8200万元.比1990年增长72.6%,平均每年递增19.95%;工业利税达到420万元.比1990年增长82.6%,平均每年递增22%;财政收入达到2762万元,平均每年递增11%.1994年,我们的目标是工业总产值达到1.1亿元,增长36.27%;第三产业收入达到1.1亿元,增长53.78%,财政收入达到3033万元.增长15%.  相似文献   

9.
正未来五年,荔波将坚定不移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擦亮“地球绿宝石”,种好“旅游摇钱树”,在新起点上实现科学跨越发展。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黔南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荔波县实现了科学发展、跨越赶超。与2011年相比,预计201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52.04亿元,增长2.49倍;固定资产投资达59.25亿元,增长3.76倍;财政总收入实现6.22亿元,增长2.06倍;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7.1%。全域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0.
艾文金 《学习月刊》2009,(22):74-74
谷城县在坚持一二三产业统筹协调发展的同时,更加突出工业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科技在工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奋力推进全县工业上规模、上水平。2008年,全县规模以上实现工业增加值22.12亿元,增长36.78%;实现利润1.74亿元,增长38.8%;实现税金2.09亿元。今年元至八月.在承接去年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74.5亿元.增长68.1%:实现工业增加值22.8亿元.增长60.2%.工业效益指数达到200.0%.同比提高27.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宜宾县针对国有资产低效运转、不断流失和企业缺乏活力、经营萎缩、亏损严重等现实,大胆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深化县级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全县经济的发展。199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5.09亿元,比上年增长62.9%;国有工业实现利税1400万元,比上年增长76.63%;财政收入完成8297万元,比上年增长13.8%;乡镇企业总产值14.5亿元,比上年增长74%;农民人均年纯收入824元,人均净增  相似文献   

12.
大竹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财政贫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按照地委、行署的指示,依靠地级各部门的支持,结合大竹实际,提出了“稳定发展农业,大力发展工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思路,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1998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6.99亿元,比上年增长8.2%。工业总产值35.69亿元,同比增长16.8%;农业总产值21.04亿元,同比增长6.6%;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1.526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088  相似文献   

13.
“能快就不要慢”,这是我区乡镇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1995年以来,我区乡镇企业年递增速度都在50%左右,且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以1997年为例,全区乡镇企业完成现价总产值1915亿元,比上年增长56%;完成增加值486亿元,比上年增长52.8%。工业增加值163亿元,比上年增长27.3%;实现营业收入1912亿元,比上年增长52.2%;实现利润总额207亿元,增长64%;实际入库税金19.96亿元,增长28.7%;农牧民去年人均从乡镇企业得到纯收入870元,比上年纯增140元,占人均收N的48%,占净增部分的70%。从上述数字可以看到乡镇企业的威力,看…  相似文献   

14.
高深 《唯实》1995,(11)
苏北乡镇如何快步奔小康,现在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这里我们介绍海安县的双楼镇。这个镇是江苏省对外开放重点工业卫星镇,也是海安县“两个文明”建设中的排头兵。近几年来,全镇经济取得了大跨度的发展,实现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双丰收。1994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8亿元,比1993年增长49%。其中,工业总产值3.1亿元,比1993年增长41%;工业销售总产值3.08亿元,比1993年增长38%;创利税1862.7万元,比1993年增长38.3%,经济效益名列全县之首;全镇固定资产总值8904.5万元,比上年  相似文献   

15.
新市区是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之一,现辖7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12平方公尼总人口26万多人。过去,新市区区街企业主要以小型加工作坊式企业为主,80年代中期,区街企业开始起步,进入90年代,尤其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来·区街经济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势头。生产经营总额1995年完成3·34亿元,是1990年的8倍·年均增长54·45%。1995年与1990年相比,商贸饮服营业收入年均增长49.09%;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33%;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08%。区街经济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城区是否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直接反映了城区的经济实力。对一个城…  相似文献   

16.
“八五”时期是高要经济飞速发展时期,各项经济指标呈直线上升。199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422088万元,比1990年增长3.7倍,工业总产值达644651万元,比1990年增长6.2倍,农业总产值160490万元,比1990年增长1.74倍,实际利用外资12550万美元,比1990年增长21.8倍,财政收入1993年突破亿元大关,  相似文献   

17.
无为县地处长江北岸,是一个140万人口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几年来.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融入“长三角”的契机,着力实施工业兴县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化,实现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2003年,全县工业总产值58.3亿元,比去年增长 18.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4.76亿元,同比增长28.5%.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21%。  相似文献   

18.
一组数据,记录着黔西南州册亨县五年来的发展成就: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14亿元,是2011年的3.14倍,年均增长15.09%;财政总收入5.56亿元,是2011年的3.05倍,年均增长25.0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3亿元,是2011年的3.6倍,年均增长29.19%……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出现了有利于加快发展的新机遇。我们重新审视自己,调整了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形成了“抓住机遇、主动决策、发展自己”的态势。万年县原有的“八五”规划经济发展目标是:工农业总产值3.6亿元,年均递增9.6%。其中农业总产值1.75亿元,年均递增6.39%,工业总产值1.85亿元,年均递增13.27%。财政收入4700万元,年均递增11.39%。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元,年均递增7.45%。调整后的目标改为:工农业总产值达10亿元,年均递增  相似文献   

20.
茂名市水东经济开发试验区建于1992年3月,同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建区五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怀下,区党委、管委会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抓住机遇,群策群力,领导全区人民沿着“一年起步,二年成型,三年初具规模,四年大发展,五年实现初步繁荣,到本世纪末,建成集工业、商贸、储运、旅游、金融和科技于一体的美丽的现代化的海滨城区”的发展目标大步迈进。1995年全区社会总产值14.5亿元,比上年增长42.2%,比建区前的1991年增长8.6倍;国内生产总值4.3亿元,比上年增长30%,比1991年增长6倍;工农业总产值11.44亿元,比上年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