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社会视阈中的公民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公民素质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公民作为和谐社会的基本单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力量。而公民能否发挥有效作用的关键在于公民是否具备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素质,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独立、理性、能够将权利和责任统一的现代公民的出现。本文着重于政治学的角度,从分析公民素质之于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作用出发,进而分析和谐社会中公民素质的基本内涵,将公民素质分为公民意识和公民能力两个方面,前者主要包括主体自立意识、权责意识、规则意识、共赢意识和公德意识,后者主要包括政治认知能力、理性判断能力和理性沟通能力,最后提出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公民素质养成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科学技术教育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提高思想认识。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是中央文明委为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举措。中央领导同志对此十分重视.广大群众对这项活动也十分关注.积极参与。征集“中国公民旅游不文明行为表现”和“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建议”等活动,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共收到海内外民众来信来函、电子邮件、留言等3万余件。网站页面浏览量在300万人次以上,5万多网民参与大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十分必要,非常紧迫,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他们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列举部分中国公民“令人汗颜”的不文明行为.提出了很多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的建设性意见。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热切期盼。使我们对做好这项工作增强了信心和力量,同时也使我们倍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的重要意义,把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作为事关国家形象、事关民族整体素质的大事。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切实加强领导.摆上重要日程,制定工作规划.落实保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公安研究》2010,(9):93-94
王春英在《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1期撰文认为,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公民素质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公民作为和谐社会的基本单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力量。而公民能否发挥有效作用的关键在于公民是否具备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素质,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独立、理陛、能够将权利和责任统一的现代公民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以文明公民学校为阵地,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直接受益者,也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营造文明乡风,关键在教育。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沾益县把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思想道德和健康素质作为落实乡风文明的主要内容来抓,依托支部党校、农民技校和党员活动中心,通过开办“三位一体”的文明公民学校这一主阵地,抓好群众的素质提升。  相似文献   

6.
信息广角     
1中央文明委:部署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中央文明委日前发出通知,部署在全国实施“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通知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公民的旅游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不断提高。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公民的文明素质与快速发展的旅游业还不相适应,与中国的国际地位不相称。一些公民在旅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不修边幅、不讲卫生、不懂礼仪、不守秩序、不遵法规、不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喧哗吵闹”等不文明行为,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引起了海内外舆论的关注和批评,群众反应强烈。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  相似文献   

7.
电子政务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理工具,对于治理权利贫困有着突出的意义:它有利于推进政治制度文明,实现制度创新;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提高公民素质;有利于缩小公民之间的"数字鸿沟";有利于开展民主监督;有利于公民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公民文明素质是城市文明的晴雨表,长久以来,囿于公民文明素质客观存在十分突出的差异性、普遍性和广泛性,公民文明素质难以得到快速有效提升的实际现状,已经成为制约城市文明程度提升的主要瓶颈。海门市自1999年首批获评江苏省文明城市以来,已一度蝉联这一殊荣。在十来年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实践中,海门市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进行公民文明素质教育,通过开展“文明交通”、“告别陋习”、“孝亲敬老”、“讲文明,树新风”等主题专项活动,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战略任务,大学生公民素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信仰素质是大学生公民素质的灵魂,提升信仰素质是当前对大学生进行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引导大学生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提升信仰素质的基本路径是:学习与理解相结合——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主旨和灵魂;坚持与发展相结合——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10.
社会文明程度,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侧重在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和目标,主要体现在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培育良好社会风尚、提升公共文明素养等三个方面。其中,公民的文明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文明言行、健康心态等内容;良好社会风尚主要包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崇尚科学,崇德向善、守法光荣,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互爱互助,崇尚节约、合理消费,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等内容;公共文明素养主要包括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资源、提升公共服务文明、文明使用共享平台等内容。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对各行各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基地,也是教师进修提高、搞好教学科研的可靠保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高校图书馆必须面对严峻的挑战,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积极参与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2.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根本在于人的素质的提高。近年来,江苏省扬州市以建设“富裕、文明、秀美、和谐、法治的新扬州”为目标,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城市文明建设”工程,不断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素质,在提高人的素质中增进和谐。  相似文献   

13.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和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国务院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  相似文献   

14.
《精神文明导刊》2007,(4):64-64
1月31日下午。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在京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标识”。获奖标识由汉字“文”、龙、长城等元素构成;草书的“文”字,象征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表达了提高公民文明素质的涵义;龙的形象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具有亲切感.也易于传播.动态的龙表明动员全民参与.积极投入到提升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中;长城的造型。代表了中国丰富的旅游资源.表达通过“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的实施.达到保护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5.
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文明的城市必须有文明的市民共建。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促进市民文明素质与城市面貌变化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是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  相似文献   

16.
《传承》2016,(2)
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乃至实现美丽中国的现实需求。然而,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现状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不容乐观。基于此,以黄淮学院为例展开调研,可知提高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途径主要有构建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在通识教育的教学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学生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等。  相似文献   

17.
《群众》2015,(12)
<正>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的意见》指出:"社会文明程度高,就是要有共同精神家园、良好社会风尚、广泛公平正义、和谐社会秩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民素质高、社会风尚好、文化软实力强,公平正义得到保障,尊法守法成为习惯,诚信友善蔚为风气,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是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总书记对江苏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一是以“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文明创建志愿服务;以普及文明礼仪、维护社会秩序、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举办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文明生活”主题演讲、践行礼仪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人们摒弃陋习、讲礼守礼。  相似文献   

19.
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十一五”规划,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群众性创建活动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现代文明程度,动员各方面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七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0.
吴明华 《公安学刊》2006,(6):104-106
英国、瑞士属西方发达国家,公民素质较高,环境优美,社会稳定。对英国、瑞士的社会管理、教育培训等情况作一鸟瞰,可以得到:一、秩序与法治是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石;二、信用是和谐社会公民生存立命的根本;三、科学、规范、精密、人性化的管理是社会稳定有序的关键;四、完备的人才培养教育体制是国家强盛、文明发展、社会和谐的基础;五、德育教育是保证社会稳定和谐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