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地扪侗寨。地处中国侗族文化核心区。作为贵州民族风情旅游开发的重点村寨,近年来,地扪先后举办了中国侗族稻作与祭祀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家协会第九次年会、中国侗族鼓楼文化艺术节等大型学术和旅游采风活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旅客。2005年,地扪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民办生态博物馆——地扪侗族人文生态博物馆。每年世界各地都有许多专家学者前来考察研究。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地扪侗寨里充满童稚的朗朗侗歌,应和着木楼建造中此起彼伏的声声回响,穿行于村村寨寨间弯弯曲曲的林荫小道……在中国第一家民办人文生态博物馆——地扪侗族人文生态博物馆172平方公里的文化社区内,我和我的同事们走过了紧张而有序的2006年:这一年,我们培训了100名地扪小  相似文献   

3.
地扪侗族人文生态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家民办的生态博物馆。它由香港明德创意集团资助,中国西部文化生态工作室负责建设和管理运营。其宗旨是促进地方原生态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促进社区居民生活的改善。博物馆同时兼作研究侗族人文生态、学习侗族语言,了解侗戏、侗族音乐,以及侗族传统工艺的工作基地,可定期举办各种讲座和文化交流活动,邀请研究人员到博物馆做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地扪侗寨,地处中国侗族文化核心区。作为贵州民族风情旅游开发的重点村寨,近年来,地扪先后举办了中国侗族稻作与祭祀国  相似文献   

5.
发现地扪     
以"善于讲故事"著称的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在2005年的秋天,应地扪侗族人文生态博物馆的邀请,第一次来到地扪侗寨.她当时是为了一个歌剧的创作到中国采风.在地扪,她被独特而纯真的侗族文化深深吸引,先后两次重返这个边远的山寨,并到过许多村民家作客.她住在博物馆研究中心的专家工作室,每天一大早就走进村子,随同村里的妇女上山劳动,同她们在牛棚上避雨、喝酒,听她们讲各种各样的故事,还参加过有几百人出席的"打三朝"(庆祝小孩出生的活动)……  相似文献   

6.
“鼓楼文化”,是以“侗寨鼓楼”为代表,含鼓楼、戏接、花桥(风雨桥)等侗族建筑在内的民俗建筑文化体系。贵州东南角的黎平,从江、榕江一带是侗族的高度聚居区,历史上,其地曾以“峒”为行政单位,故将其地村民称之为“峒民”、“硐民”或“洞民”。据说,这是侗族称谓的由来。侗族自己,则自称“甘”。侗寨鼓楼酷似一棵大杉树,村民称为“遮荫树”,可见它来源于自然,是仿生学在建筑文化中的具体运用。侗  相似文献   

7.
在贵州东南部的黎平、从江、榕江等县,居住着一个与众不同的民族——侗族。侗族多依山傍水而居。侗寨的鼓楼和风雨桥,作为侗寨的标志,虽然不是民居,却是以民居为主的侗寨所不可缺少的公共建筑物。  相似文献   

8.
在贵州东南部的黎平、从江、榕江等县,居住着一个与众不同的民族--侗族.侗族多依山傍水而居.侗寨的鼓楼和风雨桥,作为侗寨的标志,虽然不是民居,却是以民居为主的侗寨所不可缺少的公共建筑物.  相似文献   

9.
3月10日上午。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先生.在贵阳大剧院就“信息不对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多大?政府为什么要干预经济?”作精彩演讲。数百名贵阳听众有幸与这位世界级经济学家零距离交流.场内斯蒂格利茨教授热情解答听众的中、英文提问,场外广大听众排队热购斯蒂格利茨的专著。此次由当代贵州杂志社、中国银行贵州省分行、中国西部文化生态工作室联合主办的讲座,互动场面十分热烈。在贵州大学,斯蒂格利茨教授开讲的《中国新经济增长模型的制度框架》同样受到大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并被聘为该校名誉教授。  相似文献   

10.
生态博物馆是国际开发的一种新的博物馆形态,是对社区包括民族社区的自然遗产和人文遗产进行整体保护的新形式,整个社区就是一座生态博物馆,它以各种方式记载和保护这个社区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精华。  相似文献   

11.
2007年3月10日上午,贵阳大剧院内春意盎然、座无虚席。贵州省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界精英、经济学界人士共1200余人,聆听了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教授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新模式的精彩演讲。  相似文献   

12.
2007年3月10日上午,贵阳大剧院内春意盎然、座无虚席。贵州省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界精英、经济学界人士共1200余人,聆听了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教授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新模式的精彩演讲。  相似文献   

13.
正侗乡黎平因地制宜探索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模式,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合理保护与开发,与村民共享发展成果,让传统村落“美起来、强起来、富起来”。春节假期刚刚结束,黎平县百里侗寨、古城翘街和八舟河景的34个项目紧锣密鼓开工了。“百里侗寨”精品旅游路线是一条以肇兴景区为门户,串联黄岗、铜关、地扪、滚正、高近等32个传统村落的百公里长的侗族文化体验长廊。新的一年,沿着这条“世界最美  相似文献   

14.
苏江元 《当代贵州》2017,(49):40-41
丑丑把电影作为一个桥梁,连接东方与西方,连接城市与乡村,让更多的人和自己“和解”. “从前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在11月17日全国上映的爱情片《侗族大歌》中,来自贵州大山深处的爱情故事,戳中了观众的泪点.“淳朴真挚的爱情是一股清流,涤荡着我早已蒙尘的心”,看了电影的观众说,“想去贵州,想去苗乡侗寨看看”,“不想感天动地,只求从青丝到白发,看你儿孙满堂”…… 《侗族大歌》导演丑丑说,人的一生很短,一生只够爱脚下这片土地,只够拍苗乡侗寨,只够拍贵州…… 6年,慢慢拍 11月13日,深圳,《侗族大歌》全国路演第十一站,丑丑接受采访时说:“就像以前的爱很慢一样,我想慢慢地拍,希望拍的是有生命力的电影.”  相似文献   

15.
王仕琼  梁获  喻丹 《当代贵州》2006,(16):54-55
吴定国不在侗寨,就在去侗寨的路上。从走村串寨收集侗歌整理侗戏到走上国际化的讲台介绍侗族文化,吴定国用了28年的时间。28年间,他一直追求着自己的三个梦想:做侗族人最尊敬的歌师、整理传承侗族文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从自发到自觉,吴定国将一生的黄金岁月奉献给了自己的民族和文化,从而成为侗乡人民最尊敬的人。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除夕夜,贵州黔东南肇兴侗寨与广东珠海、山东曲阜及泰安、海南三亚同为中央电视台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分会场,以开放的空间形式和鲜明的地方特色,营造出气韵贯通、交相辉映的春晚新格局。在贵州黔东南肇兴侗寨分会场7分钟的演出时间里,侗族大歌、反排木鼓、苗族盛装、南猛芦笙、舞龙嘘花、鼓楼、岜沙汉等非遗相继展示,"复兴号"高铁驶进苗乡侗寨、"锦鸡"飞过多彩舞台、长桌宴的多彩变幻等融合现代科技的呈现,交通大变迁、经济大发展、社会大进步、最具贵州代表性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7.
3月12日凌晨6点过,昏暗的天色中飘着细雨,乍暖还寒的初春透着一丝凉意。64岁的斯蒂格利茨精神矍铄地走过屋前的田间小道,顺着河边的杉木廊桥,穿过横卧在小河上的侗寨花桥……  相似文献   

18.
“鼓楼是一株杉树”,侗族老人如是说。 相传古代的侗家人在大杉树下围坐议事,烤火烧死了杉树,于是,侗家人仿照杉树的形象,建起了鼓楼。侗家人珍爱杉树,也珍爱鼓楼。 我因为工作的关系,曾经多次到过黔东南的黎平、从江、榕江三县的侗族地区。进入侗乡,任何人都会被她那迷人景致深深地吸引。依山傍水的侗寨,古榕枝繁叶茂,干栏木楼鳞次栉比,层层叠叠紧紧地围绕着高大的鼓楼。寨子里,曲曲折折的石墁小径,一方方鱼塘,一排排禾晾,横卧于小溪之上的花桥……咚—咚—咚,鼓楼中悠悠地响起了鼓声,不知哪个寨子的人们要举寨前来拜访。于是,寨门处…  相似文献   

19.
正寨沙侗寨:金融扶贫激活"沉睡"资源巍巍梵净山麓,有一个美丽的村寨叫寨沙侗寨。进入侗寨,错落有致的76户侗家吊脚楼映入眼帘。穿着节日盛装的侗族妇女杨元菊与丈夫夏用发正风风火火地经营着"侗家驿站"农家乐。"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环境脏、乱、差’的贫困村,大部分村民外出打工。"说起过去的贫困日子,杨元菊满是心酸。  相似文献   

20.
吴文仙 《当代贵州》2013,(36):32-33
9月28日,以“千年侗寨·醉美肇兴”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凯里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节闭幕式暨第五届黎平·中国侗族鼓楼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在黎平肇兴侗寨举行。“升级改版”后的肇兴侗文化旅游景区首次闪亮迎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