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校党建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部分,是"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的重要领域。当前,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切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的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特殊重要作用,为高校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保证、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前,部分硕士新生无法顺利适应本研角色转换,在科研学术、生涯发展、理想信念等多个方面遭遇新生适应性问题,影响到了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此,需要通过高校德育共同体的建设,推进三全育人工作,保障"价值引领"与"专业建设"的同向同行。具体来说,一是通过激发内生动力来提升专业素养,二是通过凝聚专业精神来促进生涯发展,三是通过推动知行合一来牢筑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3.
增强西藏高校大学生党员的"四个自信"是西藏各族人民赢得伟大斗争的必然要求,是西藏高校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是西藏各族人民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西藏篇章的必然要求。本文以西藏农牧学院为例,随机抽取100名本专科大学生党员展开此次调查。通过调查可知,当前西藏高校大学生党员的"四个自信"度较高,但也存在部分大学生党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方面认知模糊和认知偏差等问题。本文从提升大学生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创新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和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创建良好的舆论生态等方面增强西藏高校大学生党员的"四个自信"。  相似文献   

4.
韩德龙 《学理论》2013,(29):257-258
随着高校教育大众化的发展,给社会上很多曾经难以实现大学梦的家庭带来了希望,伴随着新的政策,我们也迎来了新的问题。高校受教育群体中总是有一小部分学生,他们在生理或者心理上存在某些缺陷,因而导致他们性格内向,不爱与人沟通,或多或少的存在自卑感。对于存在以上情况的部分学生我们称之为高校"特殊群体"。如何教育和管理高校中的"特殊群体",帮助他们走出自卑,和其他同学一样正常生活,成为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梁晓明  李睿 《学理论》2013,(15):293-294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相应的就业问题已非常严峻。"一切皆可抛,唯有读书高"的信条被颠覆,不再是"学而优则仕",金钱成了衡量人的价值的重要尺码,新"读书无用论"的思潮席卷大学校园。新"读书无用论"的出现是部分高校毕业生基于对自身能力的高估或贬低而对大众教育所能带来社会价值产生的怀疑;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偏离与扭曲,并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质疑。  相似文献   

6.
正"事业发展,关键在人"。在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加快向教育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高等学校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部分高校在领导人员选任方式上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探索,尤其是在以聘任制方式选任领导干部的探索上积累了鲜活的实践经验。但随着改革实践的推进,一些现实困境和问题也逐渐显现。一、高校推行领导干部聘任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4,(26)
大学生党员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发展质量。在高校,使大学生党员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形成对党员身份的高度认同是保障大学生党员质量的重要任务。针对目前大学生党员中对"党员身份"存在的部分思想动机不纯、理论认知相对肤浅、社会实践能力较为薄弱以及高校对党员身份认同的培养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高校应当建立包括理论认知、实践认知、激励关怀、党建工作队伍以及网络培养平台在内的"五位一体"的党员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叶捷 《学理论》2013,(32):273-274
高校学生的创业教育成为我们需要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当下我国高校传统中文教育更倾向于"守成"而非"创业",学习中文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范围仅限于小部分文字工作。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培养学生在创业方面的理念、精神和能力是高校教育,包括高校中文教育的关键。对高校中文教育实行创业性开发,转变大学生就业观,树立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理念,把握并深入领会创业性教育实施的必要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需求,培养出能够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创造性人才。  相似文献   

9.
正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已经列入了国家"十三五"规划,科创中心建设是国家层面的规划纲要,也是上海加快动力转换、实现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市委书记韩正在视察上海大学时说,现在高校把钱变成纸,就是科研经费变成科研论文的能力很强,但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很弱。为此,本课题组通过对部分高校、科研院所近几年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专题调研,就科技成  相似文献   

10.
谢雅妮 《学理论》2013,(17):365-366
陶行知是言传与身教和谐融于一体的教育实践家,在教育思想上他推崇"知行合一"、"身教重于言教""、共学、共事、共修养"的和谐教育思想,而和谐进取的学风和校风也是现代高校追求的目标,教师和教师、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和谐相处是和谐校风的保障,更是和谐校园构建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相似文献   

11.
史琳 《各界》2008,(10)
新时期,高校与新农村文艺共建可以有多种形式,诸如"高校—政府—农村"、"高校—农村"、"高校—政府"、"高校—农村乡俗"、"高校—企业—农村"、"高校—农村文艺团体"等等都是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程士涛  何兴杰  丁璐 《学理论》2013,(18):310-311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对高校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高校共青团组织精选部分工作以项目化管理的方式进行开展,通过项目专人化、服务大众化、运行团队化、经费专项化、评估经常化的路径,达到"两个全体青年"的目标,探索高校共青团工作发展的新路径,推动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强化“两个责任”:完善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中央和教育部对部分高校巡视结果显示,高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职责不明确、工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一些领域违纪违法现象时有发生。高校应进一步强化"两个责任",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以明确责任内容和责任体系的构成为基础,以把握好"两个责任"的着力点为关键,以严肃实施责任追究为保障,建立健全符合高校特点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机制,为高校的科学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4.
武汉市的"蚁族"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由于我国社会城市化、人口结构转变、劳动力市场结构及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趋向于选择留在城市就业.因此,"蚁族"开始成为"聚居城中村、收入低、工作不稳定的高校毕业生群体"的代名词.近期,为了解江城"蚁族"的生存现状,揭示江城"蚁族"真实的生活、工作和思想等多方面的情况和问题,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召开小型座谈会等方式,对聚居在武汉三镇部分地区的"江蚁"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学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中,制度由规制性要素、规范性要素与文化-认知要素构成,从社会学制度主义的视角来分析我国高校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具有一定的适用性。高校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实效性的发挥,主要体现为强制性政策法规的建立与执行、行动者的自律与共同体的他律以及行动者对高校廉洁文化的认同三方面要素共存且互相影响的过程。在现实运行中,存在政策法规不完备与执行效力低下、行动者价值观念偏差与共同体关系不彰以及"潜规则"对高校廉洁文化的消解等现实梗阻,它们造成高校反腐倡廉制度部分失灵。应从完善政策法规与提升制度执行力、形塑行动者价值理念与厘清共同体关系以及破解"潜规则"与培育高校廉洁文化几方面来进行制度补给。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11月15日,"中华‘慈文化’(宁波慈溪)高峰论坛"在宁波慈溪市举行。来自上海、辽宁、河南、山东、湖北、江苏五省一市的宣传部、政研会有关负责同志,浙江省部分县(市、区)的宣传部、政研会有关负责同志,慈溪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理事以及部分高校院所专家学者250余人齐聚一堂,研究"慈文化"内涵与价值,倡导"慈孝家庭·慈善社会·慈爱天  相似文献   

17.
正进入新时代,上海高校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创新教书育人思路及方式,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上海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联合上海市教卫思研会和部分高校党委宣传部组成课题组,通过召开座谈会、案例剖析、资料分析等方法开展调查研究,形成本调研报告。基本经验一是注重"建章立制",夯实思政保障。2014年起,对各校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任课教师  相似文献   

18.
孟英 《理论导刊》2013,(6):47-48,52
构建高校"三型"党组织工作新模式,是巩固党在高校的执政地位、服务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合格人才、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的需要。构建"三型"高校党组织工作新模式,必须以"学习型"建设夯实"基础工程",以"服务型"建设铸牢"保障工程",以"创新型"建设造就"动力工程",坚持"三位一体",合力推进高校"三型"党组织建设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9.
充分发掘和运用好教育教学资源,把地方党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建强建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要求的重要体现,是讲好城市型应用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应有之义。北京党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北京党史,二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北京党史,三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党史;北京党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主要方法包括三种:一是案例教学法,二是问题导入法,三是实践教学法。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改革实践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作为高校经济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课程需要在坚持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框架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通过教学实践证明,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研究出发点,以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以"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机制"三层次论为分析框架,以改革探索过程为案例,是比较恰当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教学框架。通过这一框架来教学,既能保证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与社会主义部分的一致性,又能总体涵盖社会主义实践,为其他课程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