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06年初开始,广州的汽车和电动车商家同样作为“禁摩(摩托车)”后的最大得益者,对交警部门动议的禁止摩托车开始表现出强烈的支持和热烈的企盼。可到了11月,由于决策部门的一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即在禁止摩托车之前首先禁止电动车,使得形势大为逆转。在“发展自行车天生丽质”的广州,30万平时骑电动车的广州市民不得不彻底告别自己心爱的、实惠的、高效的交通工具;在禁摩时“落井下石”的电动车商家们“后悔莫及”,他们不能在禁摩中得利,反而成为市场的“先烈”;  相似文献   

2.
当年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标榜的“司法独立”,认为它并不能给劳动人民带来真正的公正时,饱含着他对人民政权实行真正司法公正的殷切期望。遗憾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司法工作风风雨雨经历曲折,一直没有象马克思所期望的那样,把司法公正作为自己追求的价值目标,直至近年最高法院的领导旗帜鲜明地提出司法公正的响亮口号。中国的司法历史从此将掀开崭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3.
浅析司法公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公正是近年来出现较多的词汇,它所涉及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很多,作者从我国司法公正的词义及界定,以及司法公正的主体与对象、内容为目标等方面作了详尽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司法统一的基本含义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以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所辖地域的司法公正。然而在司法实践中,狭隘的地域观念仍使一些司法人员及一些无知群众,胆大妄为肆意践踏法律尊严。“11·14”血案再一次警示我们:司法统一最终会战胜地域保护!我们必须维护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5.
谈司法公正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从保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从法律层次上消除了等级特权制度,树立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为司法公正奠定了法律基础。首先在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中规定的国家根本制度和原则,无一不将平等原则蕴涵其中,为平等司法提供了宪法保障。其次《民法通则》中把平等、公平、诚信、禁止权利滥用等原则明确规定为民法的基本原则,亦体现了司法公正。再次,《民诉》、《刑诉》、《行政诉讼法》等主要诉讼法更将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办案;办案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平等对待每个当事人;在适用…  相似文献   

6.
2007年10月28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闭幕会上,吴邦国委员长说:"公正司法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公平与和谐稳定……本届常委会一直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始终把促进司法公正作为立法监督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据报载,耗资1亿港元重建的香港大球场,正式启用的开场演出是"歌星谭咏麟个人演唱会"。然而,演唱会未开始,便引起附近居民的反对,原因是球场没有隔音设备,噪音太大。经环保署测试。音量超过65分贝的正常值。于是,市政局决定将大球场另作他用。因谭咏麟已经签订演唱会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市政局只好履行,但规定演唱会发出的声音不能超过65分贝。结果,谭咏麟只得压低嗓门,演出了一场"细细声演唱会"。看罢这则"细细声演唱会"的报道,深为香港人看重自己生存空间的意识和行动所感动。其一,香港人高度的环境保护意识。超过正常值的噪音有害健康,居民理直气壮地予以阻止,当局责无旁贷地予以支持。其二,严谨有序的依法办事程序。  相似文献   

8.
李晓春 《长白学刊》2004,(6):100-101
司法公正是中国21世纪司法工作的主题,是司法改革的目标.司法公正的标准,是衡量司法过程和结果所需要达到的程度,达到了所需要的程度,司法就是公正的,没有达到所需要的程度就是不公正的.科学地确定司法公正的标准是司法改革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司法公正标准的确立是需要认真探讨的.  相似文献   

9.
司法公正是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人们在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日益增多,对法律的依赖也加强了。在运用法律维权的过程中,人们的法律意识,对司法工作的关注程度以及对司法公正的要求与日俱增。本文试从司法公正、影响我国刑事司法公正的因素以及完善我国刑事司法公正的有效途径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0.
陈艳风  罗丽华 《前沿》2002,(5):57-59
健全、完备、公正的执法和司法体制是依法治国的实质条件 ,也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本文对司法不公的表现形式、影响司法公正的因素、维护和实现司法公正的基本思路等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高妙艳 《前进》2003,(5):29-30
司法公正是法制的基本精神。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是,司法过程中的不公正现象仍然存在。这不仅损害了法律的尊严,也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那么,妨碍司法公正的因素有哪些呢?一是权力的干预。司法独立是法制的根本特征。但是,由于我国过去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权责不分的情况比较普遍,法制又不健全,人们的法制意识比较淡漠,因而在司法过程中权力会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其中。另外,还有一种情况不可忽视,这就是在案件的调查、审理、判决过程中,少数党政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列举了我国当前司法不公的种种表现 ,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多视角的剖析 ,提出了深化司法改革 ,建立、健全我国司法公正保障机制的几点建议 :(一 )改革现行的司法行政化体制 ,确保司法的独立性。 (二 )改革现行的法官制度 ,确保法官队伍精英化。 (三 )改革司法监督机制 ,确保监督效果。 (四 )兼顾公正与效率 ,探索实现同步提高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最佳办法。  相似文献   

13.
资源与优势:资源得天独厚,潜在优势不可忽视北京作为中国服装品牌发展的核心,拥有最丰富的资源和最优良的社会、政治环境,它为中国的服装品牌提供最新的时尚资讯、最大限度的销售与购买能力、良好的品牌文化、专业集中的院校信息和服饰研究及推广机构、专业媒体,以及最深厚的文化底蕴作支撑。在北京举办的每年两次的中国国际时装周正在取得越来越大的国际影响,从1998年发展至今,历经八载,专场发布逐步壮大,春季时装周已经有30场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设计师积极参与。每年一度的服装服饰博览会的召开都为中国服装品牌的发展交流及国际…  相似文献   

14.
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各行业共同关注的课题。绿化生活环境作为一门空间艺术,无可置疑地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从创造优质的生态环境角度出发,“绿色设计”就是室内设计的唯一选择。我国人民十分崇尚自然、热爱自然,自古人们就喜欢踏青、野营、赏花,亲近自然,并延续至今。植物,尤其是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呼出氧气,这就为人呼吸提供了新鲜的氧  相似文献   

15.
有关司法公正的话题,素来为公众所关注,也是历年"两会"上代表们热议的重大问题。如今,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成,中国迈上了建设法治国家的新征程,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而作为衡量法治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日,鄯善县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深入法院、检察院,以法官、检察官履行职责、公正司法和队伍建设、职业保障等内容为重点,对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以下简称“两官法”)情况进行执法检查,进一步推动法官、检察官队伍建设,督促和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7.
在任何社会,冲突与纠纷都是不可避免的。曾几何时,行政调处、领导的平衡和干预以及组织的调解一度是我国解决社会纠纷最主要的方式。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解决争议的方式已暴露出了极大的弊端,无法适应变化了的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一)落实执法责任制,做到从严执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关键是执法不严。为了保证法律的有效实施,必须在司法队伍中落实执法责任制,一是建立严格的执法责任制度;二是建立严格的执法检查监督制度;三是建立严格的执法过错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度。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把实行执法责任制作为依法履行职责、保证宪法和法律在本行政区域有效实施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具体指导和帮助。(二)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建设,强化其监督职能。目前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权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监督手段相对滞后,很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崔令之 《湖湘论坛》2001,14(3):56-57
司法是法律实施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人们权利得以救济的最后屏障。不论何种纠纷,人们诉诸司法机关,目的就是要寻求一种公正的裁判。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司法制度建设历经波折,司法公正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现象在一些部门和地方相当严重,影响了法律的权威。为此有必要进行司法体制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一、改革司法体制是司法公正的关键 在法治社会,法律要实现其社会功能,就要建立合理的体制和运行机制。而我国现行的司法体制诞生于计划经济时期,带有浓厚的行…  相似文献   

20.
司法是国家管理社会的一种基本形式,司法公正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念和价值目标,是人民法院工作的生命线.应当肯定,总体来说我国司法是公正的,但是,司法不公的问题也确实存在.人民法院必须重视自身建设,在司法公正上狠下工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