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它只能渗透到实体性因素如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等中去才能转化为一种物质力量,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的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的发展变化过程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当科学技术被劳动者掌握,“物化”为新的更高效率的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扩大了生产的广度和深度时,就能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经济中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分配本质上应该体现的是其劳动要素的贡献,而不是其劳动力的价值。按劳动要素贡献分配更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中的权益,其实现机制应该是边际生产力贡献率分配方法。必须加以规范、引导,采取必要的组织制度措施,才能保证劳动要素在分配过程中获得与其贡献相当的份额。  相似文献   

3.
劳动者是指参加劳动并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生活资料主要来源的人。这个定义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劳动者指的是参加劳动的人,它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其二,劳动者指的是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生活资料主要来源的人。劳动者就是这两个方面的总和,它是劳动力存在的前提,是劳动的载体。劳动力即人的劳动能力,是人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自从人类出现后,劳动力就是每个健康的成年人所具有的能力,也是一切社会进行生产的基本要素,是社会生产力首要的能动的要素。劳动力是一种潜在的形式。它存在于劳动者的身体之内。…  相似文献   

4.
论自主劳动与劳动体制的深化改革刘世萱(一)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本质上是一种自主劳动,即劳动者把劳动能力当作自己个人所有并自主地支配它,在劳动中自觉地、主动地发挥它,使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要素。一句话,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是依靠劳动者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劳动者是创造知识的根本力量.在经济系统中,劳动者的知识、技术成为生产函数的内在部分,是生产率增长的内在动力之一.因此,应当明确知识要素在劳动者收益分配中的地位.新的分配理论,引导劳动者的劳动方式向知识化方向转型,也是"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相似文献   

6.
黄长安 《求索》2013,(12):99-101
艺术审美主体需要借助社会实现过程中的合理设计和安排来达到公平公正的价值目标。以公平公正为价值目标的艺术审美主体的社会实现应该遵循机会均等原则、资源同等分配原则、客观评判原则三个基本原则。在这些原则基础上建构的社会实现具有内在的公平性:即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在这样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中,艺术审美主体追求公平公正的话语将会整合为集体认同.有效地维护和增进弱势群体平等参与艺术社会实现的权益。  相似文献   

7.
从艺术经济学的角度看,艺术欣赏(鉴赏)就是艺术消费.艺术消费是人类特有的以满足精神审美需要为目的,以艺术产品为对象的审美活动.而艺术消费过程可以具体化为感受知觉过程、理解领悟过程、情感体验过程、想象超越过程和内化升华过程,各个过程对艺术消费主体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它们共同带给消费主体深浅不同的精神愉悦和审美享受,程度不同地满足着人们的精神审美需要.  相似文献   

8.
朱强 《理论月刊》2003,(4):43-4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仍是一种特殊商品,这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和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我们只有正确理解马、恩等经典作家关于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理论论述,划清劳动者、劳动力和劳动三者之间的界限才能科学地理解和把握这种特殊商品并用其指导市场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9.
劳动者是经济主体.把劳动、劳动力、劳动者视为"生产要素"、"资源",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看成对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资源"的"配置方式和机制",不利于明确劳动者的权利,阻碍了以劳动者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曲艳玲  王伟 《前沿》2010,(22):158-161
云南纸马艺术具有某些特殊的文化创作特征,这就是唯我意识、正面指向、浪漫情怀和乐观精神.这种文化创作特征并不是通过云南纸马艺术的创作过程来体现的,而是通过云南纸马艺术的形象造型来体现出来.云南民间纸马艺术因地域以及创作主体的不同而具有多种多样的版本,在众多的纸马版本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同一的心源性因素,即创作主体共同的审美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艺术经济学的角度,概括分析了书法、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等门类的艺术具体劳动以其特殊的支出形式和表现手段,创造了绚丽多彩的艺术使用价值,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艺术世界。这些论述对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对遵循艺术规律和艺术经济规律发展艺术生产力,繁荣艺术生产,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丰富人的素质构成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对提高民族文化实力和艺术产业竞争力,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生产力诸要素的再生产中,劳动力的再生产是最重要、最能动的主导因素。因为劳动者是生产工具的创出者和使用者,也是生产的物质要素的驾御者。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得出了这样的论断:“全人类的首要的生产力就是工人,劳动者。”。然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特别是在科学技术的不同发展水平上,劳动力再生产的特点、状况和要求又是各不相同的,必须做具体的、历史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西方艺术的审美嬗变与技术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技术理性思维滋生出西方古典艺术的和谐审美观;现代技术理性的发展造成人文与技术言说方式的对立,使得现代主义艺术将审美价值建基于艺术形式的建构中:新媒体技术的产生和成熟改变了传统的审美形态,使审美走向虚拟化.从技术的角度审视西方艺术审美的绵延与转型,能使西方艺术的审美嬗变获得更为内在、更为本真的理解,从而揭示出技术语境中西方艺术审美流变的独特意涵.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计划生育正是体现了社会主义的这一本质。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是首要生产力,是生产力诸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劳动者的解放和发展总是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密切相联的。劳动者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也不断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逐渐使自己从自然和社会的  相似文献   

15.
艺术符号是不同艺术形式的浓缩和升华,除了本身所代表的表层含义和艺术欣赏价值外,艺术符号更多地表征了某个场景中民族、区域、种群等方面的思想意识文化。动漫创作是文化艺术糅合下的创意产品,艺术要素与动漫作品的表现形式和艺术创作效果密切相关,艺术符号外在上的美感与内在的深厚内涵支撑和建构着动漫作品的情节风格、动漫场景、角色塑造、作品沟通等多个方面。民族地区艺术形式多样,绚丽多彩的艺术种类为动漫创作提供了更多的艺术符号资源,是民族原创动漫前行的支撑。  相似文献   

16.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即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其中,人是生产力的中心和主体要素,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而劳动工具和劳动资料仅仅只是人的不同器官的延伸和扩展。人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构成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人的思想觉悟、生产经验、科学文化知识等因素一经运用于生产过程,就会转化为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表现为劳动的创造性,通过使用劳动工具和加工劳动对象过程的工艺方法,物化于新的  相似文献   

17.
(一 )科技的价值“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具有鲜明时代感的科学论断 ,其科学内涵愈来愈被全社会所认识和接受。所谓现代生产力包括三要素 ,一是主体要素 ,即包括智力和体力劳动者在内的整个劳动者 ;二是客观要素 ,即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三是决定性要素 ,即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之所以成为现代生产力诸要素的决定性要素 ,主要是因为它决定着劳动者包括劳动技能和创造能力在内的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决定着劳动资料效能的改进和质的飞跃 ,决定着劳动对象的深度、广度以及新领域的创造与开拓。具体地讲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是新生产力形…  相似文献   

18.
黄长安 《求索》2011,(5):119-121
艺术的德育功能是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德育是艺术审美的重要任务,艺术审美是培养和发展人的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艺术审美与德育关系的分析,论述了艺术的四种德育功能,即通过艺术审美可以达到培养人辨别善恶、培养道德情感和爱国情操,从而健全主体人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陌生化原则与艺术表现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明 《求索》2011,(7):194-196
陌生化原则不仅仅存在于文学创作中,它的延伸完全可以适应所有艺术创作。艺术形式陌生化,偏离一般的生活常态和逻辑规范,延长人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难度与时间,使受众在完成对艺术审美的过程中,体味到美学快感与美学意味,应该成为文学创新和艺术创新必须遵循的原则。艺术新的表现形式在陌生化中生成出现,新的形式则预示作品中艺术意味的进一步提升,艺术家自由创造的空间更加的拓宽。研究陌生化与艺术表现形式的种种关系,有利于我们深入地认识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有助于提炼艺术作品的美学品质,对当前的艺术创作,必然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最重要的是坚持发展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第一,生产力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其中最重要、最活跃的是掌握生产工具和生产技能的劳动者;第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一定的生产关系是一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又反过来影响生产力的发展;第三,由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