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律与生活》2009,(10):4-4
山西省某市的高中,特别是教学质量好的市一中、市实验中学等,按照该市教育局出台的《某市2008年普通高中招生办法》,只有考生具备城市户口才有报考资格,农村户口考生无此资格,只是在部分县区实行少额的定向招生。定向招生针对这些区县的农村户口考生,一个县城不管大小,接受完义务教育,参加中考的考生少说也有一两千人,  相似文献   

2.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是一项新的罪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中规定:“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这是认定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3.
胡健 《政府法制》2008,(15):11-11
请宽恕我的无知,在参加高考8年后,才知道想进高校的大门,分数并不是华山天险唯一的道,毫无公平可言的“点招”同样可以圆大学梦。尽管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以罕见的严厉口吻,声称“严禁高校私自突破招生计划、利用调整录取计划的借口点招”,但据笔者了解,在不少地方,“点招”之风仍然盛行,因对“点招”寄予厚望而上当受骗的更是不在少数。因为不仅是落榜考生的家长将“点招”视为救命的稻草,即使是尚未参加高考学生的家长,也是多方打听,四处求人,  相似文献   

4.
高考志愿咨询公司火爆的背后,是广大考生和家长对于高考招生政策的不明晰和不了解。  相似文献   

5.
高考,自我国1977年恢复后,就变成华夏神州每年夏天永恒的主旋律。考生及其家长等待考分、等待录取分数线、等待录取通知书焦急、烦躁的心情。使得炎热的夏天更加暑气逼人。而在他们焦急的背影下。一些人已经暗暗铺设了陷阱。等待着落榜的考生和家长。掉入高考失利后的另一个深渊。  相似文献   

6.
刘鹏 《江淮法治》2013,(12):1-1
据媒体报道,6月8日下午5点,高考结束后,湖北钟祥市第三中学艺体高考考点监考老师遭到部分考生和家长围堵,甚至有2名外地监考老师被打,一个多小时后监考老师在警方护送下离开考点。不管监考老师做了什么,做为考生和家长,都不能扰乱考点的秩序,更不能打人。况且,这些家长和考生围堵、打人的理由竟然是监考过严,不让作弊,手机等作弊工具无法带  相似文献   

7.
《检察风云》2010,(4):74-74
据《长江日报》报道:上海市同济、华东师大、华东理工、上海财大、上外和东华等六所高校自主招生密集举行,考生人数逾万。与以往不同的是,六所高校均不考语文,只考数学和英语两科,这一“学科歧视”现象引起众多考生和家长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法庭内外》2013,(7):F0002-F0002
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发布3个指导性案例,对检察机关办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加强指导,特别强调依法从严打击“诈弹”威胁民航安全犯罪。据悉,3个指导性案例分别是李泽强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案,卫学臣编造虚假恐怖信息案,袁才彦编造虚假恐怖信息案。案例明确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中“编造行为”和“故意传播行为”的关系,“严重扰乱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后果”的判断标准以及本罪和他罪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练惜 《江淮法治》2011,(13):39-40
金榜题名是每一名莘莘学子的梦想.高考正是通往这一理想的道路。然而,这条道路并不平坦,从领取准考证到收到录取通知书,一些不该发生的小小变故不仅引发矛盾纠纷,而且往往就此改变了考生一生的命运。无论是高考的考生、家长,还是其他相关单位和个人.都应认真学习和遵守法律,让法律为高考全程护航。  相似文献   

10.
陈英凤 《江淮法治》2011,(15):39-39
高考刚结束,不良商家就打起歪主意,在网上售卖高考考生个人信息。从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这种大面积泄露、买卖高考学生名单信息的行为,已然构成了犯罪。《刑法修正案(七)》明确规定.通过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以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希望有关部门能及时介入查清,维护广大考生和家长的权益。  相似文献   

11.
承诺经过家教辅导后,考生中考分数达到北京市重点中学录取分数线。但中考过后.却差了100多分,考生家长要求退还钱款遭到拒绝后。诉至法院。2005年底,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已对这起教育服务合同纠纷案作出终审判决.判令北京点对点时空文化发展中心向学生家长于女士退还家教服务费人民币1万元。  相似文献   

12.
王鹏 《法庭内外》2014,(9):19-20
正中国高考素有"万人过独木桥"之喻。在通往象牙塔的道路上,孩子累花了眼,家长费尽了心,但总有一些考生成绩难如人意。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孩子同样拥有光明的未来,一些家长可谓"费尽周折",不惜一切人力、财力。骗子也正是看准了家长的这一心理,在考生求学路上设立了形色各异的"陷阱",学生和家长稍有不慎就会落入骗局,最终落得"人财两空"。随着又一次高考的终结,各类院  相似文献   

13.
或恶作剧,或为提高点击率,或为谋取利益,总有些人喜欢编造散布谣言。那么,编造散布谣言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呢?  相似文献   

14.
建春 《江淮法治》2009,(14):61-61
高考加分制度就本其身而言是具有它合理一面的,一些具备了一定特殊才能的人,比如在某一学科有着超常的智慧,为实现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思想加点分是理所应当的,况且这种制度早已被考生、考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所接受,关键是只要不出现弄虚作假,确确实实体现了政策的严肃性,我相信出现疑义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15.
《法律与生活》2013,(20):53-53
近年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犯罪呈明显上升态势,已成为扰乱公共秩序罪中发案率较高的犯罪之一,特别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威胁民航安全的刑事案件时有发生,严重扰乱民航飞行和广大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为此,9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并于2013年9月30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6.
甄填  袁京 《公民与法治》2011,(16):36-36
冒充高招人员、设立假招生网站……每年高考结束后,都有不法分子打出各种旗号利用高考诈骗。朝阳警方结合往年的经验,通报了7种常见的诈骗手法及防范措施,以免考生及家长上当受骗。  相似文献   

17.
经济犯罪新形式——编造虚假工程项目今年,某市破获孙松阳特大诈骗犯罪团伙案,案犯利用编造海市蜃楼式“五星级城市”大型工程项目,使20多家企业受骗。诈骗金额巨大,影响面很广。孙松阳编造的虚假基本建设项目的犯罪伎俩,可谓当前值得高度警惕的经济犯罪形式。案犯...  相似文献   

18.
启程 《检察风云》2011,(14):72-73
新闻背景:最近媒体和公众纷纷把目光凝聚在一群年轻人身上。他们就是筹建中的南方科技大学教改实验班的学生们。2010年12月,朱清时校长致信广大考生和家长,宣布开始自主招生。不久之后,被称为“黄埔一期”的教改实验班新生们来到深圳的南科大校园。  相似文献   

19.
蛊惑交易操纵行为中的行为人需具备双重故意:其一,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交易量的意图;其二,明知或者应当知道利用的重大信息是虚假或者不正确的。由于诱导投资者进行证券交易已经被上述双重故意涵盖,所以《证券法》并无必要对此进行规定。蛊惑交易的行为要件应该是行为人编造、传播“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或不确定”的重大信息,且应当包括从事或者意图从事获利行为的要求。蛊惑交易与“抢帽子”交易属同类,《证券法》无另行规定“抢帽子”交易之必要。蛊惑交易属于“行为犯”,结果和因果关系并非其必备要件。在民事案件中,因果关系要件可以根据法院判决等予以推定成立。蛊惑交易与编造、传播虚假信息之间有诸多不同点。如果行为人有编造、传播虚假信息在先,从事或意图获利行为在后,则可以推定其具有操纵证券市场的故意。  相似文献   

20.
1995年参加南京地区律师资格考试的考生年龄最大的62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8岁;女性占33%。与往年相比,南京地区考生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学历高。大专学历786人,占5679%;大学学历485人,占35.04%;双学士22人,占1.59%;硕士90人,占6.5%;博士1入,占0.07%。二是范围广。考生有工厂、公司的白领或蓝领阶层,有科研学校的科研和教学人员,有政法部门的法律工作人员,还有一些应届毕业的法律大学生,可谓各行各业均有参与。三是年龄轻。今年报考律师资格的平均年龄30岁。四是人数多。今年报考入数1384名,虽然报考律师资格条件比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