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春市西郊奶牛场饲养黑白花奶牛290头,其中成年母牛170头。从1987年1月下旬开始到7月中旬共产犊牛98头,其中45头母犊牛留场培育。52头公犊牛出生后24小时内全部出售。从3月初开始,母犊牛陆续发生腹泻,5月份达到高峰,45头犊牛中除1~2月份所产的8头和4月份产的1头出生后立即转移他地而末发病外,其余36头先后全部发病,发病率达100%;死亡11头,死亡效达30.6%。吃初乳不足的犊牛多在3~6日龄发病,而且病势急,死亡快,死亡率高。20日龄以上的犊牛和成年牛未发病。  相似文献   

2.
棉子壳和棉子饼是家畜优良蛋白质饲料之一,但由于饲喂不当而致家畜棉酚中毒的病例日渐增多,而乳牛棉酚中毒导致低血钾综合征病例鲜见报道。在本校实习过程中遇到1例乳牛因棉酚中毒而致低血钾综合征,经诊治患畜基本得到恢复。1 病史1998年3月,新疆建设兵团九团加工厂李某饲养的1头8岁黑白花乳牛产下一母犊,犊牛产下后即呈现四肢无力,站立不起、呼吸迫促,次日犊牛仍不能站立,终因呼吸极度困难而窒息死亡。其母牛在整个怀孕后期正处于冬季,饲料较为单纯,主要以饲喂含棉仁较多的棉子壳和树叶,产后次日患畜体温突然升高至4…  相似文献   

3.
怀胚胎犊牛乳牛的剖腹产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怀胚胎犊牛乳牛的剖腹产术袁凤林罗树才(宁夏农学院畜牧兽医系永宁750105)(宁夏畜牧局1997年4月12日至5月9日,宁夏家畜改良站有20头胚胎犊牛产出,除1例因难产死亡外,其余19头全部成活。其中正常产出14头,剖腹产5头。母牛均为黑白花牛,其中...  相似文献   

4.
1999年以来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王兴镇先后从安徽省蒙城县购回黄牛 5 0 0余头 ,其中 80 .0 %是母牛。 2 0 0 0年冬该镇桃田村集体牛场发生了犊牛球虫病 ,其中 6月龄以内的 2 5头犊牛发病 15头 ,有 5头因病情严重而死亡 ,发病率为 60 .0 % ,病死率为 3 3 .3 %。发病情况及症状 桃田村集体牛场共有 6月龄以内犊牛2 5头 ,入冬后进入舍饲 ,13头母牛产犊后留在产房 ,新生犊跟随母牛饲养。产房系土质结构 ,垫草、饲草及母牛乳头常被牛粪、尿污染 ,犊牛互相舐吮或舐食不洁净的草料。 11月底许多犊牛出现大便稀薄 ,饲养员认为是天气变化所致 ,未引…  相似文献   

5.
牛球虫病多见于犊牛,成年牛一般为隐性感染。广州某奶牛场舍饲黑白花乳牛820头,其中成年母牛455头、青年牛234头、犊牛131头。1997年11月12~29日,该场先后有9头成年母牛发生以血便为主症的疾病。临床症状病牛体瘦弱,体温37.5~38.6℃...  相似文献   

6.
奶牛亚硝酸盐中毒一例1992年12月18日,我院收治一例5岁黑白花奶牛,因食煮熟的、在锅内已放置3天的胡萝卜约3kg和冻了经暖化后的甜莱根约5kg引起的中毒病,经临床诊断为亚硝酸盐中毒。症状体温38.5℃、脉搏126次/分,呼吸40次/分,瘤胃蠕动音...  相似文献   

7.
笔者于 2 0 0 0年 12月 3日遇到 1例水牛因难产而导致肛瘘 ,经助产及善后处理而痊愈。症状 晋江市青阳镇曾井村陈某饲养的 1头经产水牛怀孕足月 ,于早晨 2时开始分娩 ,3时发现犊牛头、蹄已进入产道 ,母牛努责 ,宫缩微弱 ,胎儿卡在产道不能娩出。于 7时半来诊时见犊牛蹄已刺破母牛阴道肌层 ,在肛门处可见犊牛已死亡 ,阴道口严重淤血、充血 ,直肠粘膜外翻。母牛心跳微弱、呼吸喘促。检查胎儿姿势属正常顺产。诊断 根据检查该水牛因胎儿进入产道过快 ,母牛生产姿势不正 ,而致犊牛前蹄顶住阴道前壁 ;又因畜主助产不得法和用力过猛 ,致使发生直…  相似文献   

8.
大家畜患急性中耳炎的病例较少,笔者偶见一例。杨陵区卜村一头40日龄黑白花母犊于1986年11月10日来院诊疗。主诉;该犊是15天前由广州购回,同群犊已售出,该犊因发烧、咳嗽、呼噜、鼻和两耳流脓未出售。 临床检查 被毛粗乱,营养中等,精神欠佳,两鼻孔流白色粘稠脓样鼻涕,两步外能闻及呼噜声,咳嗽,两耳壳内侧面附着黄白色脓痂,犊牛常有侧耳摇头动作,并有脓星飞溅。体温39℃,心跳120次/分,呼吸30次/分,心音亢进,肺部听诊支气管有湿性罗音,瘤胃蠕动尚好,口膜黄白色。 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5.5克%;红细胞350万/mm~3;白细胞3000个/mm~3;白细胞分类:中性分叶占  相似文献   

9.
梅花鹿尿道阻塞的病例未见报道 ,笔者偶遇 1例。发病情况  1头体重约 5 0kg的老龄母鹿于 1998年 9月购入后产过 2胎 ,2 0 0 0年 12月 18日患病后邀笔者诊治。据饲养员反映 :几个月来病鹿食欲日渐减少、体质消瘦 ,近 2日饮食欲废绝 ,多卧少立 ,反应迟钝 ,排尿频繁 ,但每次只排几滴尿液。用眠乃宁吹管麻醉后检查 :体温 37.3℃ ,心跳快而有力 ,瘤胃蠕动停止 ;直肠肛门段粘膜有出血点和淤血斑 ,粘膜皱褶间夹杂有灰白色坏死物 ,肛门外周粘有暗褐色稀粪 ;肌肉注射苏醒灵病鹿苏醒后约 3h死亡。剖检变化 剖开腹腔见膀胱高度充盈呈暗褐色 ,如气…  相似文献   

10.
于1984年以来,对河南省周口地区犊牛腹泻研究时,发现每年早春和夏季多雨季节,在生后半月至3月龄的犊牛中常发生腹泻,其中部分病例拉血便,有时伴有呼吸困难,体温升高到40℃以上。应用抗菌素治疗无效,最后常导致死亡。经病原学和病理学研究确认为犊牛烟曲霉菌病。  相似文献   

11.
笔者于1988年4月在西安市未央区兽医院遇到一例奶牛肠套叠继发瓣胃阻塞而死亡的病例。 患牛7岁,体重约500~600kg,患病后数天饮食减退,在基层兽医站治疗7天不见好转,故来本院就诊。主诉:病前曾饲喂过有发霉的麦秸。经查体温39.8℃,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鼻镜干,眼结膜泛白,口色淡,舌苔灰青,瘤胃蠕动音弱并伴有腹胀,不排粪,尿量少色黄,起卧不安腹痛明显,后蹄踢腹,已孕6个月。直肠检查结肠空虚,小肠亦空虚,瘤胃内有液体,初诊为瓣胃阻塞,灌服石蜡油100ml,次日不见好转,拟定剖腹探查。  相似文献   

12.
尿道“结线”实属罕见。笔者在手术治疗牛尿道阻塞时,发现两头公犊的尿道阻塞物为结扎脐带的线绳。现将其诊治情况介绍如后。(一)病例简介病例1:1983年1月27日上午,三桥公社廖屯大队丁庄村社员自养的5月龄公犊牛1头,体温37.8℃脉搏88次/分,呼吸36次/分。巩膜血管充血,鼻汗不成珠。腹壁软。行动迟缓。两后肢叉开,频作排尿姿势,  相似文献   

13.
自1982年以来,笔者试用过氧化氢溶液以内服为主,配合中、西药对症治疗牛的瓣胃阻塞110例,其中公牛23例;母牛87例;犊牛占26例;成年牛67例;老龄牛17例。原发性瓣胃阻塞32例,继发性瓣胃阻塞78例;病程最短的1周,最长的达7周。 用量及用法 一般成年牛内服过氧化氢溶液300~500毫升,犊牛酌减。临床治疗中亦可根据牛的体格大小、病情轻重以及病程长短灵活施用。最小有效量250毫升,最大安全量500毫升。将3%过氧化氢溶液,  相似文献   

14.
新疆石河子总场三分场何某家养1头黑白花乳牛,营养良好,体重350kg左右,1988年5月11日12~13时顺产1犊,并能站立,运动、食欲良好。下午将800g红糖溶解于30000ml温水中,一次饮完,17时胎衣还未下来,又将700g红糖溶于30000ml温水中一次饮完。5月12日上午,该牛卧地不起,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瘤胃蠕动音减弱,触压胃壁虚软,有拍水音,经多人抬起扶站,请该单位  相似文献   

15.
目前的奶牛饲养业中均实行犊牛的早期除角,以利饲养管理。为探讨氢氧化钠对犊牛的除角效果,我们选择丹麦进口的79头黑白花奶牛进行了试验。 方法 角基部剪毛3cm~2,用5%碘酊消毒,氢氧化钠与淀粉按1.5:1加少许水调成糊状,涂抹成2mm厚,四周涂以凡士林,防止外溢。按不同的日龄分为4组。  相似文献   

16.
恶性水肿是由腐败梭菌引起多种家畜的一种创伤性传染病,其特点是局部发生炎性水肿,并伴有发热和全身性毒血症。延吉市郊区某农户的1匹母马于分娩后第5d发病,第8d死亡,经系统检查,确诊为腐败梭菌感染所致。1临床症状病马食欲明显减退,体温升高,结膜充血、发绀...  相似文献   

17.
奶牛注射破伤风抗霉素过敏一例基本情况我县天度乡天度村王某饲养1头奶牛。于1989年9月25日早6时许顺利产1母犊,上午8时左右应畜主之邀给母牛肌注精制破伤风抗毒素1万单位,给犊牛注射破伤风抗毒素3000单位。注射后约20分钟,犊牛无异常表现,母牛则突...  相似文献   

18.
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分离株LN01/08株经BEI灭活,与206佐剂混合乳化制成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灭活疫苗,对制备的灭活疫苗进行了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研究。将该疫苗分别接种1月龄犊牛、6~8月龄牛、后备母牛及不同怀孕阶段母牛,接种剂量为4mL(2头份),检验疫苗的安全性;将疫苗接种6~8月龄牛,接种剂量为2mL(1头份),首免后第21天进行二免,二免后第21天用强毒进行攻击,检验疫苗的保护效力。结果显示,不同月龄的牛及不同怀孕阶段的母牛接种疫苗后体温正常,无任何临床异常表现;怀孕牛无流产、产死胎及木乃伊胎现象。疫苗接种牛对强毒攻击的保护率达80%以上。研究表明,该疫苗对牛安全,且免疫保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最近 ,作者在整理以前的血涂片标本时意外地发现了一种血液原虫。根据原始记录、虫体形态等特征 ,综合判定为卵形巴贝虫 (Babesiaovata) ,该原虫在本地区为首次发现。1 发病情况1997年 5月 2 0日 ,延边地区从吉林省四平地区分 2批运来中国黑白花牛 2 0头 ,一直在珲春市北郊村后的山上放牧。 6月 4日发现部分牛体表寄生大量的蜱 ,个别乳牛出现精神不振、食欲下降、不愿意活动等症状。于是 ,将该群牛由山上转移到村外附近放牧 ,并采用黄色素和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 ,但治疗效果不明显。 6月 10日死亡母牛 1头 ,6月 12日又死亡母牛 …  相似文献   

20.
临床表现 该牛是在产后发病。患牛初期食欲时好时坏并呈渐进性减退,瘤胃蠕动减弱,蠕动波短而缓,伴有轻度臌气现象,反刍减少,鼻镜干燥。虽经治疗其症状不见减轻,此阶段持续了一月之久。后期食欲完全废绝、瘤胃蠕动消失并呈顽固性臌气,肷窝凸出,腹围异常增大,排粪量少,时干时稀,反刍停止,时有呕吐与腹痛表现。喜站立,精神倦怠,泌乳越来越少直至无乳。心区有杂音出现,听诊有遥远感,心搏动增快,每分钟最高达108次,濒死期120次。呼吸加快并困难,体温变化不大,仅在濒死期体温下降到36℃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