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我国目前已将雾并人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凡是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雾是接近地面的云,是由悬浮在大气中微小液滴构成的气溶胶。雾形成的条件一是要有水汽,二是气温降低(水汽冷却易达饱和),三是有凝结核(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  相似文献   

2.
《天津政协公报》2013,(2):59-59
<正>按气象学的定义,雾和霾有本质区别。雾是水汽凝结的产物,主要由水汽组成,视觉呈白色,雾本身不是一种污染,它对交通影响较大;霾则由包含pM2.5在内的大量颗粒物飘浮在空气中形成,一般呈灰色或黄色,是污染排放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对百姓日常生活,特别是身体健康的影响更大。面对雾霾天气,老百姓应该从减少吸入和降低污染物伤害的角度来进行防护。  相似文献   

3.
雾和霾的区别,主要有七个方面:1.能见度程度不同:雾对能见度的影响大,雾的水平能见度要小于1公里,而霾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2.相对湿度不同:雾的相对湿度通常大于80%,霾的相对湿度没有要求;3.所含粒子大小不同:霾粒子粒径范围广,  相似文献   

4.
詹奕嘉 《中国减灾》2013,(4X):12-15
<正>厚德载"雾"、自强不"吸"——2013年的春天,清华大学的校训经改编变成了人们对空气质量的调侃。罕见的持续雾霾天气席卷了中国中东部、东北及西南多个省市,尤其以华北地区最为严重,这样的空气污染深深刺痛着中国民众的心,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上最热门的议政话题之一。十八大报告为亿万中国人勾画出一幅"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结果不到半年就遇到了十面"霾"伏;我国为治理空气污染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计其数,结果却陷入"防不胜防、治不胜治"的怪圈……面对如此冷酷的事实和严重的危害,环保部门和多地政府展开深刻反思和紧迫行动,但愿亡羊补牢为时未  相似文献   

5.
正"厚德载雾,自强不吸,霾头苦干,再创灰黄""遛狗不见狗,狗绳提在手,见绳不见手,狗叫我才走"……继去年12月全国多地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后,今年1月以来,全国多个城市再次出现PM2.5指数"爆表",由此引发不少网友的各种吐槽。尽管这些调侃过于夸张,却给世人敲响了警钟——雾霾越来越频繁地侵袭我们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1月份,全国多地遭遇雾霾天气,霾面积扩至143万平方公里,8亿以上人口受到影响。其中,北京一个月内接连发生四次严重雾霾天气,仅有5天无霾。如此集中突发的雾霾天气将公众的视线一下子聚焦到大气污染问题上。虽然从表面看来,大气污染并不直接危及人的生命;但这种威胁是以一种慢慢渗入的方式,危害公众  相似文献   

7.
<正>一"霾是否致癌是严肃的科学问题,我们既不能夸大雾霾的危害,造成恐慌,也不能估计不足,导致危害扩大。建议加快对雾霾的研究,客观、科学地认识其危害性。"全国人大代表、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研究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包景岭表示,"科学的事须科学对待!"包景岭分析,从表象上看,癌症特别是肺癌发病率的上升,与雾霾有一定关系,但是这个"关系"具体还不明确,缺乏科学支撑。他指出:"雾  相似文献   

8.
《小康》2017,(28)
<正>如何治理雾霾?今年7月18日,成都市出台《实施"成都治霾十条"推进铁腕治霾工作方案》,大力推进铁腕治霾,打好蓝天保卫战。天气晴好的时候,成都是一座可以看见杜甫诗句中"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西岭雪山的城市,而正是这些距离成都市区并不遥远的高山,阻挡了空气的流动,使得成都成为全国两大静风区之一,导致一旦发生雾霾天气,很难消散。  相似文献   

9.
<正>104个城市重度"沦陷",平均雾霾天创52年之最;多地橙色、红色预警不断,PM2.5增至700、1000,爆表的"霾"纪录,令人震惊。104个城市重度"沦陷"2013年12月,中东部遭遇入冬以来最严重雾霾,尽管不少环保部门进入"战时"应急,仍无法阻挡上海、南京、杭州等地持续入围重污染"黑榜单"。就在长三角上空的雾霾渐散之时,空气"尖子生"海口、福州义笼罩在霾下。全国人大环资委巡视员何嘉平指出:"‘霾祸’非一地一域之痛,密集出现的雾霾污染,正衍生为‘生态灾难’。大气污染呈现频率高、‘复合型’等新特点。"  相似文献   

10.
韩山 《乡音》2013,(4):9-13
问题一:如何破除雾霾之症2013年,PM2.5从一个专业的名词变成了百姓口中的热词,"霾"这个陌生的汉字在百姓眼中成了"熟面孔"。从1月份开始,全国中东部地区整体大范围陷入雾霾天气,几十个大中城市出现严重空气污染。就在记者  相似文献   

11.
王亚宁 《前沿》2015,(2):19-22
我们对"雾"很熟悉,但对"霾"却很陌生,因为霾是一种新型的复合空气污染。当霾飘荡在我们的头顶,当我们在霾下不停咳嗽时,我们开始思考霾是如何产生的?霾到底是如何产生的?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答案,但是笔者认为,要全面回答霾是怎么产生的,就必须对中国的现代性进行反思。现代性,就是指现代社会整体结构(或广义的秩序)的性质和特征。中国的现代性则是中国现代社会整体结构的性质和特征,中国的现代化推动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却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霾背景下的中国现代性反思是我们当下最为紧迫的反思。本文试图在反思中国现代性的基础上探寻中国现代性的出路。  相似文献   

12.
肖余恨 《群众》2015,(4):73
<正>两会之后,一则治霾"军令状"落空的新闻,在舆论圈里回旋。据国家统计局的一份公报披露,重点监测的全国161个城市中,空气质量未达标的城市超过90%。此前的2013年,中国遭遇史上最严重雾霾天气,波及25个省份、100多个大中城市,全国平均雾霾天数达29.9天,创52年来之最……面对如此严峻的环境污染状况,全国31个省(区、市)与环保部签署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立下治霾"军令状"。同时,各省级政府也与其下辖  相似文献   

13.
公共事     
《民主与法制》2013,(4):4-4
雾霾袭城凸显空气污染危机 1月中旬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出现大范围雾覆天气,并进一步向南北蔓延。据1月13日的统计,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空气质量“严重污染”,北京市发布了历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  相似文献   

14.
网言网语     
《中国减灾》2014,(3):62-62
正@宋英杰:"2013年(我国中东部地区)平均霾日数36天,较常年偏多27天,为1961年以来最多。"换句话说,2013年的霾日数是气候平均值的整整四倍!霾日与雾日之比,也由气候平均值的约1:3,变成了9:4。即:雾与霾开了一家合资公司,霾只占有27%的股份,但到了2013年,霾已拥有69%的股份,控股了!——著名气象主播宋英杰对中国气象局发布的2013年《中国气候公报》进行评论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13,(2):2
<正>文明社会的进步,需要一个民族的精英阶层做出表率,于个人是生活方式的调整,于企业是技术进步的追求,于政府是多管齐下的整治之策,于社会则是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连续一周的雾霾天气让北中国呛声连天。石家庄500,长春639,济南700,北京900,各地PM2.5指标屡现新高,17省市遭遇"十面霾伏"。微博上众声喧哗,有痛不欲生者,有跺脚大骂者,有逃之夭夭者,各种表情相当丰富。连清华大学的校训也被调侃为"厚德载雾,自强不吸"。  相似文献   

16.
<正>雾霾天时,药食同源的食材广受推崇,主要有罗汉果、鱼腥草、银耳、绿茶、胡萝卜、海带等。被人们寄予厚望的食品在防霾上真的靠谱吗?网传防霾食品一部分是中医津津乐道的“清肺润肺”食物。中医理论认为,“清肺润肺”食物对呼吸道疾病的预防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对雾霾有无特效就难说了。一方面古代有没有雾霾天,清肺润肺食物能否抗雾霾,并没有可靠的经验留给我们:  相似文献   

17.
<正>11月27日—12月1日,北京地区遭遇了今年以来最严重的雾霾侵袭。11月30日,在北京空气质量监测点中的"京西南区域点",其监测PM2.5浓度值一度高达945微克/立方米。截至12月1日,北京启动了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霾橙色预警以及大雾橙色预警,为历史首次。华北、黄淮等地也持续出现雾霾天气,  相似文献   

18.
黎明 《中国减灾》2013,(2X):40-41
<正>江山蒙尘人折寿"北国风光,千里雾封,万里灰飘。望长城内外,惟余盲盲;大河上下,顿失昭昭。山舞墨蛇,原驰黑象,欲与天公试比糟。须晴日,看灰头土脸,分外怪妖。江山如此多焦,引无数英雄竞折夭。惜秦皇汉武,死的过旱;唐宗宋祖,见识不高。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黑风沙尘暴。俱往矣,盼蓝天环保,就在今朝!"江山蒙尘人自焦,强霾逼人念环保。强霾弥漫之际,一首《沁园春·雾霾》迅速传遍中国互联网。这段文字写景传神、论害了当,说出了国人之忧患与诉求,有触目惊心之效,当为"环保文学"中的经典之作。饮酒能助诗兴,美景可润笔锋,现在我们得知,吸纳浑浊气体入诗人胸怀,似也能酝酿精当词句。仅是用眼观察、用心思索还不至于写出如此好词,炮制这种能让不少  相似文献   

19.
王石川 《北京观察》2015,(12):40-40
<正>十面霾伏,霾锁京城,时值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巴黎召开。于是,久被雾霾所困扰的民众疾呼:巴黎气候大会的劲风,能否吹散北京的重度雾霾?北京与巴黎远隔万水千山,雾霾与气候大会何干?其实大有关系。这是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肩负着对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机制做出新安排的历史使命。对中国而言,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的讲话,亮出了明确而坚定的中国立场:巴黎大会应  相似文献   

20.
雾霾压城     
呼吸一样的空气,注定了这场"雾霾攻坚战"没有局外人。但毫无疑问,对于政府、企业和个人而言,这场"攻坚战"都是一种旷日持久的考验。经过一场雨雪的连绵洗刷,2月1日,北京终于结束了连日来的漫天灰霾,PM2.5监测值大幅下降,空气质量明显改善。1月份,北京经历了四场严重雾霾天气,非雾霾日仅有5天,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多。其中,1月13日,北京市气象台发布北京气象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当天城区的PM2.5指数一度逼近1000,网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