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简单地归结为人口多和增长快,与事实不符。中国目前所遭遇的资源环境问题主要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及人们消费与生活方式变化的结果。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化本身就是一个人均资源消耗不断增多的过程,国民贫富与人均自然资源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利用对人口发展的要求和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对人口发展的要求不完全一致,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统筹解决中国人口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万平  李文峰 《前沿》2011,(7):61-66
经济决定论是由于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理解的片面化、教条化而产生的一种错误思想和观点,它既是机械的经济主义,也是经济自发论。历史决定论、经济决定论、经济必然性和经济自发论等概念都具有自己特定的具体内容,这些内容又是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形成的。这就要求在理解经济决定论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抽象概念上的臆测和演绎,否则只会带来理论上和认识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3.
资源省份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有资源无优势。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关键是要改变被动的分工局面,依托资源优势,发展资源产品的精深加工。应确立新的资源价值观,树立资源资产观念;推进资源价格的合理化,充分发挥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围绕资源产品的精深加工制定基建计划和进行技术改造,通过扩大国家投资、产业转移和引进外资,多成份、多形式地发展资源产品精深加工,使之成为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定义资源可耗竭情形的基础上,对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详细论证与阐述。研究了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产生的产业结构效应和规模效应,论证了我国省际层面存在一定的资源诅咒现象,分析了能源消费不断扩大对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5.
周婷  邓玲 《求索》2008,(1):4-7,105
文章在借鉴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概念,建立了以"空间维"为核心的区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理论框架:(1)对影响区域资源环境经济承载力的各类因子及关联程度的分析;(2)对区际联系产生的区域内部自然资源供给、环境阻力的变化,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能力的分析;(3)区域资源环境经济承载力的动态分析模型;(4)区域资源环境经济承载力的比较优势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6.
潘海平  南嘉 《半月谈》2004,(8):16-19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发展犹如一趟快速列车不断向前飞驰。从1978年到2003年。浙江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1%。比全国平均增幅高3.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均跃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上海和北京两个直辖市。“浙江现象”成为理论界、新闻界关注的字眼之一。  相似文献   

7.
赵普  金小波 《求索》2010,(8):27-30
本文在对"资源诅咒"现象及其成因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尝试从理论上探讨破除"资源诅咒"的可能性。论文从自然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入,认为资源富集地区可以在区域经济战略合作中采取博弈行为,充分运用自然资源这一杠杆来获得所需的资本、技术等要素,推动本地区经济的增长。文章以澳大利亚、非洲和俄罗斯等国家与地区为例,说明资源富集地区通过强化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战略博弈行为,完全可以变"资源的诅咒"为"资源话语权",有效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开放型经济中资源环境政策的根本任务是,在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控制下,协调全球和本国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恰当地处理多种社会集团和人群利益主体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使之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运行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认真总结"十二五"前两年我省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十二五"后三年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及走势,对江西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具有重要意义。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征(一)基本情况。"十二五"以来,在形势复杂多变、困难挑战明显增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  相似文献   

10.
王琳 《时事报告》2007,(3):20-20
政策背景:在十七大报告中,“发展”共出现了273次,报告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字之变,内涵深刻,反映出我们党对经济发展问题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11.
短期阶段,我国以工业为主、重工业占较大比重的产业结构格局不会有大的改变,对能源和其他重要资源高需求的格局仍将持续。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主要着力点要放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上来,以此平衡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压力加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高志文  魏钧 《青年论坛》2011,(6):104-108
党的十五大首次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强调从主要依靠单纯CDP的增长向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和和谐社会三者相协调的发展方向转变;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包容性增长”理念。这一系列经济增长思想是在符合我国现今发展阶段的国情下提出的。其不仅强调生产关系中分配方式的转变,更强调在“包容性增长”下,人与人的交往、国与国的协调,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所有人所有国家,使所有社会成员和国际成员都充分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  相似文献   

13.
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数据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的制约。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14.
《当代广西》2008,(21):F0003-F0004
近年来,大新县紧紧围绕创建“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和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大新的工作思路和总体目标,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活县、民营富县、旅游旺县、科教兴县”六大战略,着力做好“锰矿、蔗糖、电力、旅游、农业、环境”六篇文章,以资源换产业,县域经济发展实现“质”和“量”的双飞跃。  相似文献   

15.
辜胜阻、王敏在《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2月11日撰文认为: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表现为六个方面的过度依赖:一是过度依赖投资推动经济增长。在长期的发展中,政府逐渐形成了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推动来维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惯性思维。我国存  相似文献   

16.
王嘉 《中国人大》2010,(24):6-6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1年要切实把重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来,使经济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相似文献   

17.
白强 《时事报告》2003,(4):37-41
举办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将为中国发展带来新的契机。2008年和2010年两大盛会的举办将使北京和上海的GDP总值提高0.3%左右,而奥运会和世博会所显露的商机,还将为中国和世界带来机遇和财富。  相似文献   

18.
王萍 《中国人大》2012,(18):29-30
新鲜的空气、干净的水、放心的食物等等,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这一切都来源于良好、健康的环境。近年来,我国环境恶化趋势有所遏制,但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  相似文献   

19.
周先平 《前进论坛》2009,(11):29-30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非常严峻,特别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势必会造成外部需求收缩更加明显,我国出口面临更大的困难;企业投资意愿下降,投资后劲不足;消费增长也受到收入预期下降、财富效应减弱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20.
今年以来,我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工作部署,积极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努力克服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影响,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一季度全省GDP同比增长1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5%,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