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建新 《中国减灾》2011,(19):17-18
重大自然灾害往往给人们带来严重的个体、家庭和集体的心理创伤。2008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深入做好受灾群众心理安抚和思想疏导工作。汶川地震后,我国首次展开大规模灾后心理援助行动,向全国人民和全世界展现出中国心理学  相似文献   

2.
张静 《中国减灾》2012,(9X):16-17
<正>2008年5月以来,笔者先后多次参与了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地震、舟曲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后的心理援助工作。如何抵御无形的灾害?这一问题可以在每一个人的心灵地图上划过一些思考。援助对象不论是地震还是泥石流,在生命救援的一线及灾区安置点大量存在不同群体的心理危机。作为心理工作者,首先需要考虑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援助谁?即,生命救援宣告第一  相似文献   

3.
马建青 《中国减灾》2011,(17):34-35
近年来,心理援助正在成为继生命救援、物质救援之外的第三种重要救援方式,在救灾和重建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呈现出部分良莠不齐的弊病。通过5·12汶川大地震后的亲身体会,笔者认为,重  相似文献   

4.
张侃 《中国减灾》2012,(3):23-25
从理论上讲,大的灾难对受灾群众、救灾人员乃至全社会都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冲击。灾难性事件发生后,大部分人能够在没有专业人员帮助的情况下自愈心理创伤;但是,也有少数当事人会产生一  相似文献   

5.
大量进化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类在面对外部威胁的时候,集群本能会被激活,其行为表现为个体对社群的依赖性大大增加。因此,在重大灾难之后的心理复愈过程中,社区干预非常关键。社区,是指在特定地域被个体成员认同的社会群体,其成员可以从这种对群体的认同中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可以从群体应对机制中获得支持和力量。社区干预,是基于社区的心理干预模式,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干预的对象是一个相对明确的社区;第二,干预的方法来自该社区既有的文化资源;第三,干预的目标是  相似文献   

6.
谭祖雪 《中国减灾》2012,(6X):56-58
<正>灾后重建是一个社会意义上的过程,是要从非正常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它不仅涉及到灾后的经济重建,还包括更为复杂的社会重建、心理重建、文化重建等内容。5·12汶川特大地震已经过去四年,灾后经济重建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灾害社会重建工作也取得阶段性成果,受灾区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