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提出的“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有其深刻的内涵,并贯穿于整个刑事司法过程。监狱行刑是刑事司法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理解和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与罪犯保外就医制度之设置价值,改进和完善罪犯保外就医制度,将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融入罪犯保外就医制度的各个环节,会促使罪犯保外就医制度更加文明、公正。  相似文献   

2.
阙灵聪 《法制与社会》2013,(30):260+262-260,262
2006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实施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改革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积极推行社区矫正”。自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被确认下来以后,司法系统就此政策召开了讨论大会,并要求在司法系统实施宽严相济政策,特别是监狱系统,作为国家的暴力机关,对罪犯进行直接管理,对罪犯的改造影响最大。本文就从宽严相济的含义着手,结合监狱的实际来论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3.
<正> 三、美国当前预防犯罪的观点、途径和策略尽管司法有所改进和发展,美国的犯罪仍然是严重的。日益明显的是不能指望刑事司法制度承担控制犯罪的全部职责。当然,刑事司法机构仍然是对付犯罪的正式的主要社会力量,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单靠直接针对罪犯的方针策略是不能充分控制犯罪的。无论刑事可  相似文献   

4.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目前基本的刑事政策,对我国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具有指导性的作用。在监狱司法实践中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要细化罪犯的分类,对其分别进行管理;实行累进处遇制度,推进狱内行刑社会化;切实保障监狱内罪犯的基本人权。  相似文献   

5.
黄梅 《法制与社会》2013,(26):130-131,140
恢复性司法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制度模式,其核心在于改变传统刑事司法以惩罚为主的观念,把促进和解、修复受损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社区、受害人关心犯罪和罪犯,促进罪犯回归社会作为依归,同时改变在刑事司法过程中受害人边缘化的地位。在监狱刑罚执行阶段,监狱应成为恢复性司法程序的启动主体,在罪犯入监服刑改造初期为罪犯制定个别矫正方案的同时,为适用恢复性司法的罪犯制定恢复性司法方案。将罪犯"认罪悔罪,积极参加劳动改造,获取劳动报酬赔偿被害人,取得被害人的谅解",确认为"确有悔改表现",结合其他减刑、假释条件由监狱向人民法院提出减刑或假释建议。这涉及到对《监狱法》的修改,是对我国刑事奖励制度的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是新时期刑事司法政策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监狱作为刑罚执行的重要机关,如何在罪犯改造中贯彻和运用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就应该是体现在刑罚执行、分级处遇方面。  相似文献   

7.
王林 《中国司法》2007,(9):31-31
为了解国际刑事司法尤其是监狱行刑与矫正领域科学研究和司法实践的最新进展,促进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特别是监狱刑罚执行与罪犯矫正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以及相关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2007年7月28日至29日,经司法部批准,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和美国马里兰大学在保定共同举办了中美2007刑事  相似文献   

8.
笔者探讨刑事错案是在司法救济和法律监督的语境下进行的,是将刑事错案与刑事错误严格区别的前提下展开的。从实务的角度看,刑事错案应具备四个基本特点:一是已经作出了有约束力的刑事司法决定,被告人(罪犯)不能迳行上诉;二是经过法定的程  相似文献   

9.
过去几十年,犯罪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无论在欧洲还是美国,已经被许多优秀的教科书所充实。绝大多数教科书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已知的犯罪问题和实际情况的介绍。比如,它们论述了社会中犯罪行为的范围和分布;刑法和诉讼程序的特点;罪犯的特征以及刑事司法系统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恢复性司法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司法模式的新型司法模式,它寻求尽可能利用罪犯、受害者和社区的积极和自愿参与的方式,恢复受犯罪影响的所有当事方的一切权益。我国引入恢复性司法既具有刑事司法实践、刑事观念、刑事制度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也与我国当前的刑事诉讼制度存在一定冲突。恢复性司法实践与理念对我国刑事诉讼可能产生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刑事观念、诉讼制度和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方式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1.
美国社区矫正制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种若静 《中国司法》2008,(10):104-108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非监禁性刑罚执行方式,是国家刑事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在惩罚和改造罪犯方面的良好效果,在国外的刑事司法文践中被广泛应用。美国社区矫正制度起步比较早,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其他国家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刑事执行,也就是将生效刑事判决确定的内容付诸实施的过程。从目前有关论述来看,关于如何在实践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其关注的重点主要放在如何对被告人定罪量刑之上,而对于生效刑事判决的执行阶段却关注甚少。刑事执行是国家应对罪犯的刑事司法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  相似文献   

13.
恢复性司法是一项全球兴起的刑事司法改革创新,近些年在我国相继出现,如目前正在积极推广的“宽严相济”、“社区矫正”等,其实也都带有恢复性司法的典型特征.恢复性司法将罪犯与受害人的矛盾化解和修复受损社会关系作为主导因素,虽然现实中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但其对于社会矛盾化解、社会关系重建、受害人利益维护等方面完全符合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国情,因此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本文从恢复性司法的发展及内涵入手,通过分析和谐社会对刑事司法理念的要求,提出恢复性司法所具有的重要借鉴价值,使其消减传统刑事司法诟病,成为现行刑事司法系统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联邦刑事执行制度研究”将以俄罗斯联邦刑事执行法为基础,对俄罗斯刑事执行制度做比较系统的研究。“俄罗斯联邦刑事执行法概述”是“俄罗斯联邦刑事执行制度研究”系列文章之一,重点介绍了现行的刑事执行法与过去的劳动改造法的承袭关系以及立法结构、基本原则、罪犯处遇等基本内容架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司法》2015,(2):97
上海市青浦监狱注重罪犯价值观的改造,倡导"思悔、明理、守矩、致新"的罪犯改造核心价值取向。强化罪犯行为规范管理,相继开展了罪犯改造表现"E评估"、争创"自律监组"等活动。面对国家刑事司法政策的调整,监狱成立高度戒备监区,集中关押限制减刑罪犯和高危险度罪犯。  相似文献   

16.
保外就医作为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彰显了人道主义,对罪犯改造以及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对罪犯的人权保障尤为重要,保外就医作为一项刑事执行的变更措施,是给予罪犯人道主义待遇的主要手段。然而,近年来的司法实践证明,保外就医制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在1989年8月14日,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市库克郡巡回法院宣布1979年加利·多特森(GaryDotson)强奸案件的判决无效,并撤销了定罪裁决。多特森先生在监狱中服刑达10年之久,后来得到了假释,他并不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被无罪释放的无辜的囚犯。但是,该案是美国刑事司法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他是第一个受益于 DNA 鉴定技术而被无罪释放的罪犯。该案掀开了美国刑事司法系统改革的帷幕。在此前,针对被错误定罪的被告作出无罪释放的裁决被视为是反常的情况。但是自从1989年以来,这种少有的事变成了一种令人不安的常见的情况。本研究报告旨在研究美国从1989年到2003年期间所作出的无罪裁决。通过调查那些作出无罪释  相似文献   

18.
关注焦点理论是美国刑事司法领域解释量刑差异的主流理论。该理论认为,法官和其他刑事司法系统的决策者在作出量刑决定时有三个关注焦点:罪犯的可谴责性、人身危险性,以及实践中的可操作性。由于法官在量刑时缺乏完整的信息,因此使用"感官速记"把对这三个焦点的关注转化为对性别、年龄、种族等表面信息的关注,导致"类案不同判"。对关注焦点的研究,在理论上有助于理解司法过程中量刑差异的产生原因,在实践中有助于解决量刑不规范的问题。通过介绍美国的关注焦点理论,以及这个理论框架下的实证研究和对关注焦点理论的评论,反思对我国量刑理论和实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林博雯 《法制与社会》2013,(14):108-110,114
2009年4月,海协会和海基会在南京共同签署的《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标志着海峡两岸在刑事司法领域的合作由个案方式向常态化、制度化转变,刑事司法互助的机制由此建立。本文在肯定两岸于协议基础上开展刑事司法互助所取成效的同时,针对该框架性协议中协助侦查、人员遣返、文书送达、调查取证,以及罪赃移交、裁判认可、罪犯移管等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以期构建海峡两岸顺畅、高效、平稳的刑事司法互助模式。  相似文献   

20.
美国宪法《权利法案》第四、五、六条修正案所规定的内容并非仅仅是刑事程序,而是公民的宪法刑事程序权利。美国学界主流观点与司法实务判例对这些修正案的误读,导致有利于罪犯却伤及无辜的后果。通过重新赋予这些条款以宪法权利属性,阿玛尔认为可以避免颠倒事实和压制真相,起到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作用,并体现宪法的人民性。对该问题的研究,客观上有利于在回应全球司法改革趋势的前提下,思考我国的司法改革对策,并可帮助廓清宪法权利与公民普通法律权利之间的界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