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 0世纪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的演化经历了扼杀与争得生存、并存与对抗、共处与竞争三个阶段。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国家长期处于全面对抗、相互封锁的“冷战”状态固然有其客观原因 ,但社会主义国家在认识上、实践上的偏差和失误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不能正确处理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使社会主义国家长期闭关锁国 ,经济发展缓慢 ,教训深刻  相似文献   

2.
两制关系迄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扼杀与争得生存阶段、并存与对抗阶段、共处与竞争阶段.在20世纪社会主义从高潮到低潮的曲折发展过程中,共产党人是否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对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产生了直接影响,由于社会主义国家过分强调与资本主义的对立和斗争,而忽视或怀疑两制之间需要互相借鉴、交流与合作,缺乏吸收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自觉性,导致苏联模式长期僵化,社会主义实践出现曲折发展以致严重挫折.历史经验证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能够顺利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及采取策略的科学态度,取决于社会主义恰当地对待和处理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人类已跨入了21世纪,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形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关系(即"两制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必须重新认识"两制关系"。文章认为,新形势下的"两制关系"是多重的,即存在辩证否定关系、对立继承关系、借鉴合作关系以及替代关系;认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简称“两制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而现实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起,就开始对两制及其关系进行理论思索和实践探索。党的三代领导人对两制关系的认识和把握,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而逐步科学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5.
规范"一家两制"是扎紧制度笼子的重要举措,是全面从严治党、依法治权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实践中的延伸和具体化。"一家两制"问题的本质在于"背后的利益冲突和利益输送",实践证明,根治"一家两制"的弊端,不能"头疼医头",要认真审视现有规范"一家两制"制度不够具体仍有监管真空的现实,强化公开与透明是规避"一家两制"滋生腐败问题的基石的基本理念。在全面从严治党、深化党的制度建设背景下,应进一步阻断"一家两制"隐蔽的利益输送纽带,需要完善制度设计:一要完善个人事项报告配套制度,二要形成个人事项核查、适当公示和结果使用等制度"闭环",三要进一步明确对"关键少数"领导干部的相应规范制度,四要规范领导干部离职或退休后到企业任职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6.
李漠 《小康》2008,(8):80-82
走集体之路与承包单干,自1983年以来,这两种力量在新中国唯一的"一村两制"的新合村此消彼长。这是全国唯一实行"一村两制"的黑龙江省依安县向前乡新合村。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制度首先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立,从而形成了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开始的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共处的历史时代.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理论发展离不开"两制共存"的总体历史背景.在长期的艰苦探索中,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理论建设既取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也存在一些偏差.在新的历史时期,江泽民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理论探索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8.
蔡娟 《理论月刊》2002,(10):5-6
“两制关系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邓小平精辟的“两制关系观”中可透视其拥有的崇高品质。如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开拓创新的理论勇气,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等。  相似文献   

9.
派出所与刑侦改革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民警素质一时难以适应“一警多能”要求;破案与办案矛盾突出,办案质量有所下降;执法监督力度减弱。为解决以上问题,必须抓紧制定各类工作规范,使民警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范围、要求;必须加强全过程的执法监督,全面落实执法责任制,实现公安执法机制建设与“两制”改革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两制关系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使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由“共存———对抗”模式向“合作———斗争”模式演化。在影响两制关系的主要因素中 ,经济、科技因素越来越具有主导和支配作用 ,综合国力的竞争上升到最重要地位 ,而意识形态因素则退居次要地位。意识形态原教旨主义逐渐不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的需要。两种制度在政治与文化领域的斗争有时仍很激烈 ,形式更加隐蔽多样。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进一步高涨 ,资本主义各种不可克服的矛盾的激化 ,将促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振兴。  相似文献   

11.
在东汉大一统瓦解的背景下,颁行于延康元年(220)的九品中正制具有重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意义。中正评议包括"品""状""簿阀"三项,其中"簿阀"主要指祖、父两代的本朝官爵。九品中正制其实是在世家大族的范围内,按汉魏、魏晋易代的贡献,重新分配官品等政治资源。西晋品官占田荫客制进一步按官品分配经济权益。九品中正制还在顺应士林舆论的基础上将清议纳入体制,并与选官相配合。借助于以九品中正制为核心的门阀制度,魏晋将王朝权威与制度性权力植根于社会之中,完成对统治基础的培育。  相似文献   

12.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社会制度(简称“两制”)间的关系,是中国共产党追求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始终面对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议题。建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两制”关系的认知经历了从彻底消灭资本主义到灵活对待资本主义、从倒向社会主义到开展战略合作、从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到争取两大制度求同存异、从倡导相互尊重到引领“两制”关系的历史演进。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调整转移、中国发展外部环境动荡变革分别构成了上述转变的根本动力、内部推力和外在压力。新时代新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认知和处理“两制”关系应注意把握社会主义必然替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积极构建合作共赢的可持续“两制”关系,推动中华民族和世界社会主义同步复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湖北省随州市瓜园村"两会决策制"的实践为例,考察和剖析了"两会决策制"这一村务民主管理机制,认为扩大村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可以促进村务民主管理,从而推动村民自治后三个民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韦伯官僚制的理论局限及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官僚制为官僚主义的培育提供了温床,是官僚主义所依附的物质载体。考察官僚制不能不考察韦伯的官僚制理论,韦伯的理性官僚制遭到了后继学者的不断批评,我们需要对这些批评进行理性审视,对理性官僚制作一番重新认识。韦伯官僚制存在三个方面的理论局限:一是历史时代的局限,二是价值理性的缺失,三是封闭性与静态性并存。我们对韦伯官僚制进行理性反思得出三点启示:一是坚持科学与价值的统一,二是坚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三是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然而这一过程是曲折而漫长的.在社会主义完全取代资本主义以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整个世界还将处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共存的时代.两制共存时代存在着诸多的世界矛盾,不可能像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单一社会主义社会那样去构建理想的和谐世界.邓小平以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精神,坚持与时俱进,突破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能共容的理论,从现实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这些思想体现为:和平与发展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基础,国家间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世界的核心,世界文明共享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途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准则.这些思想对于两制共存时代化解世界矛盾、构建和谐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简称“两制关系”)现在已经成为热点问题。国内外的学者、政治家都很关注对这些热点问题的研究。研究这方面问题的文章、著作可以说是汗牛宽栋。其主原因有二:一是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已席卷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游离在这个潮流之外。二是经济全球化确实提出了许多涉及到重大的理论和决策方面的问题,致力于现代化建设的国家都要重视研究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产翁制"这一风俗在世界许多地方都曾见于古文献记载或人种志.产翁制的本质是什么尽管学者们存在着分歧,但有一说影响巨大,即"产翁制"是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产物.事实上,这只是一个假设,母系制与父系制之间并无必然的承继关系,母系也不能必然导致母权.我国学者在古典进化论思想的影响下,在研究"产翁制"时,对古文献的理解存在着严重偏差,应该引起文化史研究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历史上,对两制相处问题的认识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历史表明,两制相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走向共产主义的动力;是多种形式交织的共处。因此,我们应确立和平竞争的新理念;加强共处中的合作关系;在共处中坚持必要的斗争。最终在共处中加深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并利用资本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官僚制在近代史上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理性官僚制出现了明显的问题和不足。由此,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西方兴起了一场公共行政改革运动,提出要在官僚制中引入市场机制,下放权利,用企业精神去改造公营部门,从而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官僚机构的效率,重塑政府形象。然而,这只是对现有理性官僚制的校正,并不是完全替代。因为政府和企业毕竟是根本不同的两种机构组织,实质是对官僚制的一次制度创新。我国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事业机构的改革,要从根本上解决机构重叠、政企不分、官商不分、决策混乱的问题,同样需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以市场为取向和以企业家精神为导向的改革战略。  相似文献   

20.
实行执法"两制",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是实现依法治国战略目标的有力手段,是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有效途径,是强化人大监督职能的举措。目前,执法"两制"存在"四难"的问题。要统一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理顺关系;狠抓"两制"的同步运行;善于发现认定、敢于追究执法违法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