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4 毫秒
1.
张伟 《前沿》2005,(7):234-237
边沁的功利主义理论自问世之日起就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赢得了众多拥护者,但同时也招致众多的批评与反对。J.S.密尔一开始是以这一理论的拥护者和捍卫者的身份出现的,并且终其一生都是功利主义的积极践行者,但同时也对边沁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批评和修正。密尔对边沁理论的批评和修正标志着功利主义理论开始从初创时期走向鼎盛时期。功利主义伦理理论从18世纪向19世纪的形态转变是由密尔完成的。  相似文献   

2.
邓寒梅 《求索》2011,(4):209-210,254
"非典"小说揭示了2003年"非典"蔓延前后我国存在的公共健康危机,如某些部门和地方的不当"维稳"延滞了大众知情权,某些医疗部门和团体的经济利益观损害了国家和人民利益,享乐主义生活方式对健康道德观念的侵扰。公共健康伦理可以从政府和社会的伦理责任、公共健康专业人士的职业伦理和公众的公共健康伦理意识和价值观三个层面进行反思。正因为有了疾病,人类才会更加珍惜生命,才有可能团结一致、共同探讨和战胜疾病,从而突显出公共健康伦理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3.
任浩明 《桂海论丛》2001,17(4):59-62
葛德文是近代最大的功利主义伦理思想家之一 ,他与边沁所创立的功利主义伦理思想体系 ,标志着西方伦理思想上功利主义完备形式的建立。葛德文的理论继承和发展了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伦理学说 ,在道德评价的标准和依据上 ,他不仅把功利作为衡量和评价行为善恶的唯一标准 ,而且主张把动机与效果的结合作为确定道德行为的依据 ;在道德原则的内容上 ,他反对极端的自私自利 ,主张以利他主义作为指导人们行为的原则。葛德文的功利主义伦理思想包含着合理因素 ,对于马克思主义功利理论的建立有一定的借鉴、启发意义 ,但其实质依然是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  相似文献   

4.
近代西方功利主义的苦乐原理及现实价值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边沁、密尔为代表的功利主义是一种影响广泛而深远的近代西方伦理学理论流派。苦乐情绪是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出发点,唯快乐论的人性假设构成了功利主义的基石。边沁在快乐主义人性观的基础上建立了道德功利原则。密尔则在贯彻功利主义基本原则的同时,对其进行了修正和发展。“苦乐原理”作为功利主义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派生其它功利原则的基础。透视“苦乐原理”,我们重新审视人性、快乐、利益与自由等问题,并探析近代西方功利主义的“苦乐原理”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5.
李燕涛 《求索》2012,(8):48-50
边沁基于功利主义和拟制理论对近代社会契约论进行了批判。本文分析了边沁批判社会契约论的内在理路和服从习惯概念的内涵,并认为他实际上用基于功利考量的服从习惯取代了社会契约,并把服从习惯作为政治合法性和政治义务的来源,这为他后期主权理论奠定了基础,也是近代自由主义内部理论转型的表现。分析边沁对社会契约论的批判有助于从功利主义的角度重新审视近代自由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法律思想史的角度论述了刑法的功利主义理论。功利主义的刑法学说源于贝卡里亚的刑法理论,边沁则是功利主义刑法学说的集大成者。功利主义刑法理论核心是,犯罪行为带来的苦大于所带来的乐,刑罚本身是一种恶,但却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恶。边沁之后,功利主义成为英美国家刑法理论的主流之一,美国的社会学法学和经济分析法学对刑法的解释都受到了功利主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边沁功利主义反对自然法思想,不仅批驳古典自然法思想的两个核心要素:社会契约论和自然权利,还批判了自然法学说自古希腊以来所坚持的法律命题:自然法高于实在法,违反自然法的实在法无效.法律实证主义萌芽于边沁的功利主义,并以分析法学的形态在方法论上继承边沁的功利主义,其实质是法律的科学化.现代社会风险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随着人类社会高科技的发展超越了人类理性测度的范围,致使法律实证主义陷于"科学理性的困境".边沁功利主义为走出困境提供了重要的价值理性论题--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相似文献   

8.
边沁对沉默权的批判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昌盛 《前沿》2009,(2):151-155
边沁是功利主义哲学大师,他将其功利主义哲学贯彻到其所研究的众多领域。在边沁看来,证据法的价值就在于能够保证获得一个准确的实体法结果,所有有碍于这一目的的证据规则都不具有正当性。由于沉默权阻碍了证据法目标的实现.所以边沁对其展开了猛烈的批判。边沁的观点虽然看起来陈旧,但对于我们今天有关沉默权的争论仍具有巨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18世纪末、19世纪初,以边沁和密尔为代表的哲学家,展开对功利主义理论的深究,使功利主义理论正式进入成熟阶段。随着功利主义学说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已成为道德哲学领域关注的重要议题,在国际学术界更是产生了巨大反响。虽然功利主义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仍需就一些关联问题作出澄清,以免造成误读。对功利主义的特征、界限和理想之维进行分析或梳理,有助于理解功利主义的基础理论,同时也可以辨清功利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0.
李燕涛 《求索》2012,(12):244-246
作为与社会契约论相对立的一种主权学说,边沁主权思想的发展经历了早期、中期、后期三个发展阶段。边沁早期的主权思想表现为对社会契约论的批判;中期则指出了主权具有信托属性,并在法律渊源的意义上界定了主权的含义;后期则明确提出了他的人民主权说。尽管如此,边沁的主权思想仍具有内在的连续性,即用功利主义论证主权,这开创了一种用功利主义目的论的逻辑来论证主权的思想传统。  相似文献   

11.
耿步健 《求索》2010,(12):106-10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到两个基本关系的和谐,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传统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只调整"人与社会"的关系,没有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得社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缺乏伦理基础。因此,本文认为,在生态文明视野下应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调整范围,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政府执行力无疑是直接影响政府存在与发展性质以及各项改革事业成效的一个关键变量。理解政府执行力,仅有技术层面是不够的,应挖掘其精神层面的丰富内涵。政府的信念、价值观和习惯对于政府执行力至关重要。过度推崇功利主义,必然导致政府公共性迷失,而盲目迷信和依赖工具理性,又使得公务员陷入自私自利的泥潭。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存在着政策执行不力和政策执行扭曲等问题,其根源在于功利主义盛行、双重激励机制和目标置换。因此,要提升地方政府执行力,必须走出功利主义误区,积极倡导理想主义,培育公共精神,建设以人为本的行政伦理,同时还必须摒弃公务员晋升制度中的集权主义,重新确立价值理性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3.
吕稚知 《前沿》2010,(14):116-118
提高地方政府服务能力是公共管理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但要研究这一课题首先要把握的即是"政府服务能力"的概念界定。从公共管理学科的建立,到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再到世界各国开展的"政府再造"活动等,政府组织及学术界一直研究政府能力尤其是政府服务能力。因此,本文以中国实际为背景,借鉴、参考学术界已有的相关研究,试就"政府服务能力"进行较为科学客观的概念界定,希望能为以后对地方政府服务能力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14.
论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缘起及治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建华 《前沿》2010,(19):177-180
区域公共管理是以区域公共问题为研究对象,对区域公共事务进行跨界治理的一种公共管理活动。区域公共管理的兴起源于区域公共问题的"跨界性"而单个的行政区政府由于权力行使的"边界"制约性而无法对区域公共问题进行有效治理,区域公共管理应运而生。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权力来源于各自具有一定地域行政管理权的地方政府,区域政府合作是区域公共管理的本质要义。从区域公共管理治理的角度分析,区域公共管理具有跨界治理、合作治理和"多中心"治理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前三届政府绩效管理与绩效领导国际会议以"绩效领导、绩效评估与公共治理创新"、"通向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路径"、"治理、领导与绩效——通过国际合作加速政府绩效创新"为主题分别于2009年、2011年和2013年在兰州、美国波特兰和日本东京举办。前三届会议后,政府绩效管理实践与研究的背景和关注点发生了重要转变。面对这些变化,学者们基于社会视角对政府绩效管理进行反思,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以公共价值为主线的"范式再造"运动,  相似文献   

16.
公共行为的伦理构建直接关系和影响着政府的运行、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等方面,是政治文明发展的制度需要、经济稳定发展的环境需要、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需要,因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结合我国实际,从公共行为伦理构建的内涵及意义、内容及特点、途径及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郑高花 《前沿》2011,(5):192-195
突破传统"人际伦理学"的藩篱,使"环境问题"合理地进入到"伦理问题"之领域,是构建生态伦理学的基本前提。要使这一基本前提得以成立,必须重新反思环境与伦理关系的传统范式,探寻环境与伦理关系的新路径。本文在梳理环境—伦理关系的"人类学范式"和"生态学范式"的基础上,提出环境与伦理的"一体性价值观",以期为生态伦理学的哲学前提奠基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广州荔湾区"六普"资料为根据,就"人户分离"问题与社区建设的关系进行了梳理与探讨。荔湾区"六普"数据显示,在户籍人口为主的管理体制下,"人户分离"现象普遍,易诱发社区公共资源配置失真、流动人口公共需求难以满足、居民生活便利性受阻等问题。"人户分离"问题的治理,除依赖"顶层"部门的制度与工作配合外,属地化社区人口管理服务机制与具有暂时替代意义的有关机制建设,是化解问题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9.
道德的缺失,伦理的滑坡成为当今时代哲学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每个民族自古以来都有对道德研究的不同理论,这些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并不断发展,构成所谓的"哲学"内核。从法哲学的角度通过对后果主义、绝对主义道德推理的内容以及方法论后果论方面阐述了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和康德的绝对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试图借鉴外国法哲学先哲的研究理论来解决当下中国存在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社会,功利主义盛行,道德失范与信仰危机并存,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日趋紧张。面对现代性道德困境和伦理问题,存在着多种路径或选择,汲取传统美德伦理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路径或选择。中西传统美德伦理是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源,厘定中西传统美德伦理的现代意义和价值系统,使之重开新生面,是我们解决现代伦理学各种理论争论,甚至解决现代性社会道德实践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