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达契奇 塞尔维亚社会党主席、议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报告和全会通过的决议表明,中国始终致力于建设一个独立自主、繁荣富强的国家.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对此表示尊重和钦佩.中国不仅是塞尔维亚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伙伴,也是学习的榜样.面向未来,塞尔维亚愿继续做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伙伴.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强调,中国将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也是塞尔维亚秉持的原则.我们希望建设一个和平、平等和进步的世界,一个没有压力、威胁和强权的世界.只有在这样的世界中,每个国家才能充分发挥潜力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共十九大之后的首次两会引发国际舆论广泛关注.回顾过去,国际舆论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高度赞赏;展望未来,国际舆论对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党的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普遍看好,对中国积极引领全球治理大方向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3.
<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共十九大报告贯穿的一条红线,是十九大精神的核心。中共十九大不仅事关中国,而且影响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世界历史走来,又走向世界历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丰富的国际意蕴和时代内涵。中共十九大是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议,不仅事关中国,而且影响世界。深入学习和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意蕴和世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再次向世界宣示:"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这三个"坚  相似文献   

5.
从国际社会对中共十九大的关注度、论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呈现出多重视域下的世界意义。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力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其倡议多次被收入联合国决议,中国方案快速进入实践过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动形成全球化新格局,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百年前的十月革命与百年后的中共十九大一脉相承于科学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制度模式、现代化方案,为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中国在摆脱贫困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世界作出巨大贡献;全面从严治党、强力反腐、推进重塑国际反腐秩序,彰显中国对世界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6.
<正>十九大后,国际社会持续高度关注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未来发展及世界的重大意义和影响。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即是为回应国际社会关切,顺势搭建的全球性政党高层对话平台。作为当今世界最大规模的政党大会,这一新颖的外交盛会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兴趣。  相似文献   

7.
2008年在世界历史上是不寻常的一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当代资本主义正经历着自上个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世界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世界历史将发生重大转折。2008年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不平凡的一年。社会主义中国经受住了冰雪灾害、藏独闹事、汶川大地震的严峻考验,成功举办了奥运会,顺利进行了神州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在凯歌声中庆祝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年终岁末,我们采访了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顾问卫建林同志,请他谈谈对这些事件的看法,下面是他同本刊记者的谈话。  相似文献   

8.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国先后超越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历史性变化在世界范围和中国国内都引发了一轮热议,伴随一片赞誉之声,外界关于“中国是否仍是发展中国家”的争论也更加激烈. 中国的多重国家属性  相似文献   

9.
<正>十八大以来中国坚定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国际舆论眼中的中共十九大不仅是一次中共党内会议,更是一次具有全球影响的"国际性会议"。它不仅关乎中国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而且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18日在北京开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党和国家政治生活  相似文献   

10.
苏格 《当代世界》2018,(6):18-21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走过40年筚路蓝缕的征程,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回顾中国经济腾飞的原因,不仅诸多"内因"至为关键,给中国带来机遇的经济全球化"外因"也是不可或缺的。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获益者和贡献者。中国改革开放四大重要阶段均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起点:一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二是邓小平南方谈话;三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四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党的十九大再释改革开放决心,开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中国将呈现全面开放新格局,继续向世界和人类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开始由量增到质变,对全球治理的贡献将由硬实力向软实力转变,包括全球治理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同时,中国将进一步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力所能及为全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与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繁荣和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世界》2008,(8):1-1
2008年8月8日,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拉开帷幕,这一举世瞩目的全人类体育盛会在中国举行,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健将将在28个大项、302个小项的争夺中一决高下。北京奥运会,将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和谐的中国展现给世界,使源于西方文明的奥林匹克精神在东方得以更广泛地弘扬,必将永载人类文明史册。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引发强烈反响。现在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十九大报告,透过数字学习报告精神。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外交"三不"原则是指"不干涉内政、不结盟、不当超级大国"."三不"是中国几十年来实行的外交基本原则,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体现,也是推动构建"和谐世界"的前提因素.在国际形势动荡多变和中国同世界关系发生很大变化、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国际事务上发挥更加积极主动作用的现今,是坚持还是要修改甚至放弃"三不"原则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也日益走近世界政党舞台的中央,引发了国际社会广泛、持续的关注。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的认知评价更为全面、理性、客观,折射出对我们党的认知发生了转折性变化,也为新时代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外交思想,随后又将其写入新党章和新宪法,成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又在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明确概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对于这个当今国际关系学界和实务界都十分关注的外交新理念而言,它提出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作用和价值何在?它对未来的中国又会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本刊特邀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与世界经济互动发展的视角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有助于更清晰地认识中国经济崛起与世界经济的内在关系。在过去30多年的发展中,世界经济和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经济依靠自身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积极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创造和分享全球化红利,由此实现了经济崛起。在未来30年,中国经济将开始在更深、更高层次上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随着经济进一步崛起和国际地位逐步提升,中国将会在新一轮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新规则建构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市场化、全球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的推动下,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将在未来30年中呈现一体化互动发展关系。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良性一体化互动发展,既要求中国自身进一步加强法制化、规范化建设,也要求国际社会与中国共同形成有效的平衡机制和修复机制,不断平衡与及时修复中国与世界经济的互动关系,从而维护好、建设好中国经济与世界的一体化互动发展新格局,争取更多的双赢和多赢。  相似文献   

18.
以泛伊斯兰主义为主的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不仅引发了伊斯兰国家内部的民族对立、宗教对抗、武装冲突、恐怖暴力和政府危机,也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恐怖活动,对地区安全、世界格局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伊斯兰极端势力在中亚、南亚、西亚和东南亚坐大后,不仅诱发了我国宗教极端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的兴起,也为美国势力的渗入创造了条件,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  相似文献   

19.
有人曾形象地把当今中国的外贸比喻成大象,把世界外贸格局比喻成瓷器店。2004年,中国外贸额突破11000亿美元大关,一举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巨象。其一举一动,都会引发世界各国的格外关注。  相似文献   

20.
2017年伊始,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国总统。同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为中国从将强未强向世界现代化强国挺进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2018年,中美战略竞争态势进一步升级,中国周边逐渐出现"分化"与"合作"两股力量的抗衡。面对当前中国周边形势发生的一系列新变化和新特点,中国周边外交需要与时俱进做出新的定位,在战略层面重新布局和设计,继续维护中国崛起所需要的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