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煜 《新民周刊》2024,(13):36-39
<正>随着“上帆”诞生,上海打造的自主品牌赛事“三上”全员就位。2024年3月31日,首届上海帆船公开赛在滴水湖闭幕。随着“上帆”诞生,上海打造的自主品牌赛事“三上”(上海马拉松、上海赛艇公开赛、上海帆船公开赛)全员就位。“三上”都是城市景观赛事,如何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是办赛的一个重大考量。与“上马”“上艇”相比,帆船比赛对自然环境有着更多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阿晖 《新民周刊》2022,(8):66-69
在上海市民的眼中,作为上海地标再度翻新的上海体育馆,换了新衣,但依然是心中那个充满情怀与激情的“万体馆”。虎年新春伊始,上海徐家汇体育公园内,综合馆“万体汇”启动部分试运营,迎来了众多“以球会友”的申城市民。这座未来占地达到35.96公顷的新型城市体育公园,除了新规划建设的综合馆“万体汇”。  相似文献   

3.
黄祺 《新民周刊》2022,(11):8-13
从某种意义上说,上海今天不封城、不停摆是被‘逼’出来的,上海没有退路。一觉醒来查“上海发布”,是最近上海居民每天的“仪式”。3月22日早上8点不到,“上海发布”公布了前一天上海疫情的最新情况:3月21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1例和无症状感染者865例。新增本土阳性感染者总数来到历史最高位。  相似文献   

4.
《新民周刊》2024,(13):6-7
<正>对于开埠较早、早已成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而言,面包是许多上海人的主食之一。据说上海人有100种吃面包的方法。而对于外地朋友来说,在社交平台上,“上海土特产”点赞数最高的帖子中,经典海派西点、网红面包被认为是“上海制造”的随礼佳品。可以说,上海有着全国最卷的烘焙市场,但也因此成了“面包脑袋”的天堂。而具有海派文化印记的面包产业,涵养了独特的城市品格和精神气质,成为上海城市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5.
黄祺 《新民周刊》2023,(11):56-59
<正>“上海每出生5个婴儿,就有一个是在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以下简称上海一妇婴)分娩。”提起上海一妇婴,人们脑中的第一印象是上海“大摇篮”,医院年分娩量已经连续9年位居上海第一。但是,上海一妇婴的特色并不仅仅是“大摇篮”,医院在妇科肿瘤、生殖医学、胎儿医学等等专业上也具有引领优势。比如胎儿医学,上海一妇婴有10项独创的宫内干预技术,让一些宝宝在没有出生之前在宫内得到治疗,大大降低出生缺陷。  相似文献   

6.
刘朝晖 《新民周刊》2022,(26):28-29
徐家汇体育公园,今年底将基本竣工,成为上海设施设备最齐全的市级体育文化聚集区之一和城市的新地标。进入7月,上海陷入连绵的高温酷暑,但对于足球爱好者来说,这种天气并没有击退他们在绿茵场上奔跑的热情。在上海“万体汇”成片球场的背后,是正在紧张进行改造施工,被俗称为“万体馆”和“八万人”的上海体育馆和上海体育场,以及上海游泳馆。  相似文献   

7.
黄祺 《新民周刊》2023,(17):58-61
<正>如今的万州、夷陵已不再是“深藏闺中人不知”,山海携手共建,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三峡之美,感受到两地深情。去三峡库坝区寻找上海印记,特别容易。4月的重庆市万州区,气温比上海略高,已经是初夏景象。万州地处三峡库区腹心,是当时移民数量最多、搬迁任务最重的区县。在万州城区的中心位置,约5公里长的“上海大道”被两旁的榕树绿茵覆盖。在“上海大道”上,有上海小学、上海中学、上海医院……这些都是30年间上海对口支援万州的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8.
孔冰欣 《新民周刊》2024,(10):64-67
<正>当上海遇上了香港,这两颗中国最具摩登气质、性格最为相契的璀璨明珠,终将在新时代续写情真意切、流韵深长的精彩文化篇章。2024年3月10日,一个“很上海”的日子。为什么这么说呢?“310”是上海人身份证号码的开头三位,而上海话里,“310”谐音“侪要灵”,寓意更是极好,阿拉欢喜的。当天是上海大学春季新学期的第一天,天公作美,骄阳明媚。在这股“万象更新、生机勃勃”的闹猛气氛感染下,校内首届沪港文化学术论坛高朋满座,名师云集,妙语连珠,尤其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9.
周洁 《新民周刊》2023,(40):26-29
<正>园林绿化作为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高效的管理和科学的养护是巩固和提高园林绿化建设成果的关键环节。近十年来,我国城市快速发展,城市人居环境也得到显著改善。在上海,市民对于推门见绿的感受更为深刻。2004年起,上海市绿化部门启动的“春景秋色”工程,大面积种植春天开花、秋天变色植物,形成“春有花成景、秋有色多彩”的景观,助力上海从“绿色上海”变为“彩色上海”,最终迈向“美丽上海”。  相似文献   

10.
2021-2022“上海设计100+”在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开幕日重磅发布,集中展现上海“设计之都”建设成果,彰显设计的价值和力量。“上海设计100+”已连续举办三届。300余项优秀成果入围,已实现销售422.4亿元,生命周期总销售预计达3987.8亿元。经10万+公众线上投票和100位国际国内专家评审,最终产生新一届“上海设计100+”。  相似文献   

11.
应琛 《新民周刊》2022,(26):8-15
“全域公园,无界融合”,这是上海公园城市建设想要达到的理想状态。晨雾消散,上海迎来新的一天。在大宁公园内,约一万平方米的荷花池边已经围着不少拍摄和观赏的游客。作为浦西市中心最大的绿肺,大宁公园自开园后就备受市民的青睐,是市民茶余饭后、节假日休闲的首选。随着人们对优美生态绿色环境需要的日益增长,摩天大楼林立的“水泥森林”不再是国际化大都市的“标配”,“城市建在公园里”才是最“IN”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阿晖 《新民周刊》2023,(18):30-33
<正>如果想追溯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历史之根,看到古代上海的繁华与灿烂,感受其浓厚的历史人文积淀,松江博物馆不容错过。而要寻味上海最年轻的崇明区的岛史与古老民俗,在崇明区博物馆一定大有收获。“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素有“上海之根”美誉的松江区,是一座物华天宝的“文博之府”,上海地面上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唐经幢、隐藏着中国史前文明的广富林文化遗址、上海历史最悠久的园林——醉白池……,令松江堪称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浓厚的“城市露天博物馆”,刻下了上海最早的都市繁华印记。  相似文献   

13.
“德国巴伐利亚州产品展示会”在上海举行本刊讯为期十天的“德国巴伐利亚州产品展示会”今年6月中旬在上海举行,受到了中国消费者与企业界的欢迎。该展示会是由德国巴伐利亚国际经济关系有限公司、上海德国工商代表处等机构联合举办的。来自巴伐利亚州的著名企业向中国...  相似文献   

14.
姜浩峰 《新民周刊》2023,(18):26-29
<正>“最早的上海人”在青浦区,最早的国际大港在青浦区,崧泽遗址,陈云故里……那些留在青浦的遗存,让青浦看上去就是一座天然的博物馆。都说上海是移民城市。那么,上海最早的一批移民从哪里来,又落脚哪里呢?据现有的考古发现来看,目前上海行政区划内,“最早的上海人”在青浦区。都说上海是国际大都市、东方大港,那么,上海最早的国际港口在哪里呢?同样从考古发现来看,目前上海行政区划内,最早的国际大港在青浦区。  相似文献   

15.
黄祺 《新民周刊》2023,(17):16-19
<正>“对于医药行业来讲,上海有非常多的优秀的、顶尖的人才。上海的营商环境也是优质的。”最近,制药巨头、跨国企业辉瑞在上海又有“大动作”。4月17日,“辉瑞市场营销学院”在上海正式启动,这个学院致力于成为医药营销圈的“人才摇篮”。当天,辉瑞中国区市场部全员齐聚一堂,开启为期三日的线下培训交流课程。辉瑞中国区总裁Jean-Christophe Pointeau在大会上表示,辉瑞将持续深耕中国,加强中国医药健康领域营销人才队伍的建设,让人才可以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更好地服务患者。  相似文献   

16.
金姬 《新民周刊》2022,(43):68-70
总部位于上海的世茂酒店在这大半年转“危”为“机”,旗下部分酒店业绩甚至创下开业以来的最佳。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闭幕的第二天,恰逢2022年双十一,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种种迹象表明,疫情后的中国正在恢复如常。而作为国际消费中心的上海,是率先“满血复活”的大城市,从节假日的城中微度假模式到三轮“爱购上海”电子券的发放,从街头巷尾的烟火气到进博会的溢出效应,无不重现城市活力。  相似文献   

17.
应琛 《新民周刊》2023,(42):22-27
<正>百威亚太“链”动本土产业,更以场景为突破口,从酿造“好啤酒”到创造“美好生活”,为消费者创造快乐,为城市经济注入新动能。要知道,上海人也是很爱喝生啤的。彼时每逢夏天,上海的街头总能看到一群抱着热水瓶、拎着铜吊或钢精锅子在排队等散装啤酒的人。在上海,是要讲“零拷”的,不讲买的。拷散装啤酒,也从来只定点不定时。散啤没有经过巴氏杀菌,所以它隔夜就坏,因此市面上卖的绝对都是当日的酒。因为时间不确定,所以排队的人里也有帮家里大人拷生啤的小孩。他们中不乏回家路上偷喝上一口的。很多上海人的喝酒历史就是从此开端。  相似文献   

18.
刘朝晖 《新民周刊》2022,(45):68-71
当前,包括上海港、上海机场、中远海运、东方航空在内的上海航运、航空物流企业,都在为实现“双碳”目标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当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正处于从“基本建成”向“全面建成”迈进的关键节点,如何进一步提升国际航运中心的能级,在全球供应链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的航运航空业界正在寻求新路径的创新探索。  相似文献   

19.
金姬 《新民周刊》2022,(24):48-53
在2022年春天的“大上海保卫战”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不断“排兵布阵”,在人力资源相对紧张的情况下派出一支又一支医疗小分队,哪里最需要支援就去哪里。用仁济医院副院长张继东的话说,仁济派出的医疗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为打赢上海疫情防控阻击战而时刻贡献着一份“仁济力量”。  相似文献   

20.
上海合作组织(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SCO)的前身是由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组成的”上海五国”会晤机制。2001年6月,“上海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第六次会晤,乌兹别克斯坦加入后,六国元首举行首次峰会,并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