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侨园》2011,(6):31
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目前中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  相似文献   

2.
世界范围内,在风险规制领域争议纷呈而较为通行的风险预防原则,并未明确表达在《食品安全法》关于食品添加剂准入标准的规定之中.而食品添加剂准入裁量的实践,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俗称“面粉增白剂”)的撤销决策,尽管没有按照风险预防原则的话语阐述其理由,却暗合该原则的要求.且唯有从风险预防原则出发,才能为此撤销决策理由提供正当性基础.进而,食品添加剂准入裁量的“技术必要”标准和“安全可靠”标准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应予重述,注入风险预防原则的精髓,以利于确立恰当的食品添加剂准入裁量之规范框架.  相似文献   

3.
番茄红素功能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铁军 《学理论》2009,(14):34-34
番茄红素(lycopene)是一种天然食用色素,在有效预防各种疾病防癌抗癌、抗衰老等方面,显示其多方面的生物学功能作用。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食品添加剂委员会(JECF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为A类营养素,并被5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具有营养与着色双重作用的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领域。  相似文献   

4.
食品安全重在防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我国的食品安全态势 趋于好转,但基本国情决定了食 品安全工作依然艰巨。针对当下 消费者较为关心的食品添加剂、 农药残留等问题,专家们郑重提 示:公众不要因"苏丹红事件" 而乱花迷眼,全世界包括中国在 内的最大食品安全问题是由致病 性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  相似文献   

5.
《侨园》2011,(7):25
一是工业废弃物污染农田、水和大气,导致有害物质在农产品中聚集;二是随着农业生产中化学肥料、化学农药等化学产品使用量的增加,一些有害的化学物质残留在农产品中;三是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一些化学色素、化学添加剂的不适当使用,使食品中有害物质增加;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德兴市委、市政府按照党中央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结合德兴市矿产资源丰富的实际,在“创新”、“创业”上做足文章,用创新促创业,在创业中求创新。近年来,德兴市黄金、食品和食品添加剂、铜矿副产品和有色金属深加工三大产业基地和六个工业小区,已成为经济的生力军和增长点,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7.
山丽杰  徐旋  谢林柏 《公共管理学报》2013,(3):103-109,141,142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引发了全球性的消费者信任危机,而企业实施食品可追溯体系能够增大不同信任属性食品的差异化程度,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从而能提升食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试图将垂直差异化博弈模型应用于食品可追溯体系研究,并通过Matlab模拟计算研究企业实施食品可追溯体系对消费者、生产者剩余以及社会福利的影响,以探究食品行业实施可追溯体系的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因食品安全程度提高而获得了更多收益,提高了效用水平。高质量食品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增量之和超过了低质量食品生产者剩余的减少量。总体而言,社会总福利因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8.
戴廉 《瞭望》2004,(17)
近年来,有关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的争论一直是科学界和媒体的热点。支持者认为它给人类带来了福音,因为它为人类解决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反对者则视其为洪水猛兽,认为它会对人类的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带来威胁。几位长期研究转基因技术的专家近日在京西的一次论坛上聚首,就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进行了讨论。他们的观点是:“转基因食品不是洪水猛兽”,并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转基因食品或许更安全。”  相似文献   

9.
防范和治理食品安全问题是当前公共治理领域的热点话题.在分析市场经济体系内在运作机理的基础上,通过与前市场经济体系的比较,探索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普遍频发的市场根源在于:在以专业化分工和自利价值取向为特征的市场经济体系的支配和带动下,社会生产活动的性质发生了重大转变——生产活动由使用原则向交易原则转变,致使生产者对产品的态度由以使用为目的转向以逐利为目的.在食品市场领域,食品生产由使用原则向逐利原则的转变、对食品的态度由以使用为目的向以交易为目的转变是食品安全问题普遍、频发的根源.这一结论阐明了市场经济体系与食品生产者的态度和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找到了宏观制度分析和微观行为研究结合的节点,为下一步开展微观研究,探索和评价食品生产者的食品安全态度、动机和行为,探讨更有效的监管和激励措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金玲  轩诗涛 《学理论》2013,(12):340-341
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高校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关系到整个学校师生的人身健康以及高校的稳定发展,越发受到广大学生及家长、学校领导以及全社会的关注。随着高校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高校食堂食品的整体卫生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仍时有发生,令人对高校食堂食品的安全性心存疑虑。由此看来,对高校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一些研究和分析是极为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日本是一个发达国家,对国民十分重视的食品安全问题,有着一套较为完善的保证食品安全的制度。 责任分担。保证食品安全,不仅是生产者的责任,也是政府的重要工作。在日本,中央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制定有关制度,制定食品标准和研究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和促进调查研究,具体的监督则主要由各级地方政府分担。  相似文献   

12.
周林 《瞭望》2007,(33)
食品安全问题在世界各地时有发生,但美国媒体为什么对中国的食品问题如此大肆渲染和炒作?近几个月来,美国媒体以大量篇幅报道了与中国食品有关的安全问题。美国《芝加哥论坛》报道说,至少有137批来自中国的食品在沙门氏菌检测中呈阳性,或因含有违禁成分而被鉴定为不卫生并被拒绝入关。《华盛顿邮报》称,除了农作物产品,一些最不适宜出口的商品也进入了美  相似文献   

13.
李艳 《学理论》2012,(15):85-86
随着经济的发展,食品问题越来越明显,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台阶,食品问题刻不容缓。从食品问题产生的经济与法律原因入手,揭示目前存在的问题,为食品安全监督提供一套有效的运行体系,即完善的制度,有力的执行,有效的监督。也将重点从食品安全立法的滞后,执行的不力及媒体的放大报道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等现象入手对食品问题进行深切思考,从而防范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预防恶劣事件的再次出现。  相似文献   

14.
田洪磊  詹萍 《学理论》2012,(28):97-99
食品科学创新理论及研究开发的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理论及创新思维方法相吻合。科技革命可以看作食品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动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食品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现代科技革命对传统的食品加工产业的加工方法、检测标准、检测手段、质量控制预警体系乃至食品科学技术的理论框架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并提供了新颖的技术研究平台,为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食品科学技术在不断创新的同时,也促进科技革命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民主》2019,(3)
<正>【提案背景】"互联网+食品"已经构成食品流通的主渠道,然而,食品网络营销中的安全监管问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网络食品存在着食品质量和配送环节的隐患,还有消费者售后维权难度大等食品安全现状。网络食品市场监管难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法律法规不健全;经营主体资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怀疑的时代.同学考上了公务员,不是说人家凭本事,而是怀疑人家有背景;有人考进了事业单位,不是说人家刻苦努力,而是怀疑人家送了礼;看到超市卖的食品,先要怀疑里面有没有添加剂;去吃早点,生怕人家用了"地沟油"、复炸油.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怀疑的时代。同学考上了公务员,不是说人家凭本事,而是怀疑人家有背景;有人考进了事业单位,不是说人家刻苦努力,而是怀疑人家送了礼;看到超市卖的食品,先要怀疑里面有没有添加剂;去吃早点,生怕人家用了“地沟油”、复炸油。  相似文献   

18.
蔡元兴 《团结》2002,(4):22-24
“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党和政府工作的全局。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关税、关税配额制、对国家专营的限制和国内补贴四个方面。根据有关协议,我国对进口农产品的税率将从22%下降到15%。进口配额和国家对食品批发的垄断宣告结束,这将使我国成为对进口食品最开放的国家之一。加入WTO后,我国农业遇到的挑战主要是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差,主要问题是价高、质低、加工差。 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进一步重视“三  相似文献   

19.
食品安全是维系民生和社会安定的重大问题。在严重危及民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食品犯罪案件层出不穷的情况下,以“严刑峻法杀无赦”的重刑主义规制食品犯罪无异于舍本逐末;反之,在食品犯罪认定中,降低因果关系的证明强度,提高刑罚的不可避免性,才是规制食品犯罪之正途。对此,在食品犯罪认定中可引入过错推定责任、疫学因果关系说,将食品犯罪认定中因果关系的证明强度相对淡化,从而遏制食品犯罪的高发势头,保障民众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20.
当前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反映出食品供应与监管中的严重道德失范问题.加强食品伦理道德建设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防线.把食品伦理作为一个专门的相对独立的道德体系建设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因为:伦理内在于食品,食品承载了生命价值,对待食品的态度就是对待生命的态度;食品伦理的要旨在于安全与责任,以此与生命伦理、经济伦理和政治伦理相区别;当代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在于利益与健康冲突中伦理道德的缺失,实践呼唤食品伦理,食品伦理的建构是时代的使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