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郭伟 《工友》2011,(4):26-27
《工友》编辑部:我的母亲患了重病,在住了十几天院还未好的情况下,医院要求其出院,在办理完出院手续后又重新安排住院,如此反复。请问医院的这种做法是否正确?郭伟郭伟同志:你来信反映的这种情况在实践中称为"分解住院"。"分解住院"是指住院患者尚未痊愈时,医院为病人办理多次出院、住院手续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陈开宇 《工友》2010,(8):32-33
案例回放:某公司员工刘明以"有事回老家处理"为由向公司请假24天,公司予以批准。但刘明实际上并未回家,第二天即前往另一家公司办理入职,该公司同时为刘明办理了社会保险,刘明请假期满后,又回到了原公司工作。公司发现后,  相似文献   

3.
工会会员管理工作亟需加强在新形势下,加强工会会员管理工作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据淮阴市总工会的调查,当前工会会员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四不"、"三少"、"二难"、"一削弱",即:有些会员不愿交会费,有些新工人不愿入会,有些会员调动工作时不愿办理转会...  相似文献   

4.
企业不给职工办理劳动保险怎么办?编辑同志:您好!今去信询问有关劳动保险的问题。《劳动法》颁布实施至今,我们这个市直企业仍未办理职工的劳动保险。而市劳动局认为"单位不办,劳动局也没办法"。试问,《劳动法》难道不是一部带有强制性、必须遵守的法律吗?如果劳...  相似文献   

5.
《工友》2008,(6):54-55
《工友》编辑部:多年来,养路工的退休年龄都是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即可办理退休手续。可是,近年来,我们这里的养路工只有办理了"特岗证"的同志才能在这个年龄段退休,否则,就必须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才能办理退休手续。  相似文献   

6.
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如何更充分地发挥青年流动人口的健康人力资本效用,值得关注。本研究基于2014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社会融合专题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和OLS回归方法,就受教育程度对青年流动人口不同健康指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青年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由初中向高中提升能够促进正向健康自评,但高等教育加剧了健康随时间推移而变差的感知;女性、农业户籍、80后青年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更明显地受到受教育程度的影响。研究建议:通过缩小城乡教育质量差距、加强多元化心理健康支持、提高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水平等举措,提升青年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质量,促进青年流动人口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钱国宏 《工友》2011,(2):55-55
什么食物都能果腹,什么地方都能栖身,甚至在"脑袋搬家"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活上9天!——世界上有这种"雷人"的生物吗?有,这便是人们熟知的"四害"之一:蟑螂!  相似文献   

8.
灵活就业已成为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促进流动人口中的灵活就业者实现高质量就业对城市人 力资本集聚有重要意义。研究利用 2017 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数据测度灵活就业流动人口就 业质量,并探究其对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受教育水平、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的灵活就业流动人口 的就业质量均小于有固定雇主的标准就业流动人口的就业质量;灵活就业流动人口就业质量的提升会显著增加 其居留意愿;同时,减少对灵活就业流动人口的“身份歧视”、降低买房困难、增加技能培训及地区互联网经 济的发展亦可间接增加其居留意愿。研究建议:应提升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水平,建立更为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 体系,提高灵活就业流动人口的当地社保参保率,降低其在当地的买房困难,以提升灵活就业流动人口的就业 质量,进而增加其居留意愿。  相似文献   

9.
翟杰 《工友》2012,(9):55-55
与朋友一起到邮局办理业务,我们两人分别叫了号之后,便坐在休息区等待。眼看就要到下班时间了,工作人员关闭了叫号机。十多分钟后,进来一位学生模样的年轻人,他看了看已经停止运行的叫号机,便恳求工作人员说:"我有急事,能不能再让我叫个号?"对方微微一笑,然后又摇了摇头。多次交涉,仍然无果,年轻人极不情愿地退了出去。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积极应对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探究老年流动人口就业状况,全 面提升老年流动人口就业质量,已成为社会经济转型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任务。研究利用 2017 年全国流 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从职业类型、单位性质、行业分布等方面考察了老年流动人口的就业状况,并探讨了就 业质量指数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老年流动人口就业呈现出工作时间长、收入少、层次低、环境差等特点; 老年流动人口的就业质量指数低于劳动年龄流动人口且群体内部存在差异;教育经历增加、社会参与增多和非 农户籍会对老年流动人口就业质量产生正向影响,且对受雇和自雇老年流动人口就业质量的影响存在差异。研 究建议:要完善老年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对从业老年流动人口进行“扶智”“赋能”和“扶助”,从而改善 老年流动人口的就业状况,提高其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1.
《献给职工一片真情》感动了我刘方"职工之家没有墙,从职工之家流淌出来的暖流也没有尽头。"我的这番感慨,是读了《献给职工一片真情》(载《中国工运》1994年12期)以后,从心窝窝里发出来的。看到四川石油管理局川西北矿区工会干部们,为三个孤儿办理农转非"...  相似文献   

12.
周兵  李伟 《工友》2012,(10):34-35
100多平方米的面积、2个服务接待窗口、1间调解室,3位工作人员,大家都在各自忙碌着,这里就是沙洋县总工会帮扶维权中心。在这儿,一对对"剑拔弩张"的当事人,在"和事佬"的耐心劝导下,几乎总能心平气和地接受调解,握手言和。  相似文献   

13.
40岁的打工者冉艳(化名),生活在一个自己也没法解释的"悖论"里。她一家人在东莞的小屋,只能放下一张床。她选择这样的生活,是因为要在农村老家建一座"空巢"。面对这个悖论的,不只是她一个人。"当前我国有2.36亿外出流动人口,其中1.63亿为外出农民工,还有7000多万城镇间流动人口。到2020年,我国城镇人口将达8亿,预计流动人口将达3亿多。如果再不着手解决城市外来人口的  相似文献   

14.
雷抒雁 《工友》2011,(2):19-19
突然,一切都被"绿色"了。除了男士头上的帽子,"绿色"暴走天下。蔬菜自不用说。而其他食品也绿色:房子"绿"色、空气"绿"色,连二人转也"绿"色……一句话,"绿色"已如当年的红色,发财时的金色,呼啦一下就流行了。何谓"绿色"?并非真指七彩中的一种,亦非三原色里的黄蓝之配。"绿色",专指"天然"、  相似文献   

15.
闲话闲说     
《工友》2011,(4):58-58
中午食堂吃饭,打了一份回锅肉,我一看里面都是土豆片子,我就问给我打菜的人:"肉呢?"他还没说话呢,我后面的人就接着说:"回锅里去了。"——食堂里面永远都有精彩的对话  相似文献   

16.
流动人口的相对非福利状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人口生活在相对非福利状态之中 ,体现在物质生活的相对贫困、对生活得出被社会遗弃与被不公正地剥夺的主观评价两方面。劳动市场供大于求导致失业与制度关怀缺失是这种相对非福利状态的主要成因 ,因而完善制度关怀是从根本上改善流动人口的非福利状态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黄乐平 《工友》2013,(11):12-12
据报道,人社部相关司局负责人在对"同工同酬"进行解读时曾表示,一家央企集团算账称,其当年全行业利润是300多亿元,如把其劳务派遣职工都实行完全意义上的同工同酬,保险和福利就会吃掉近260亿元的"利润"。而这样一笔账,似乎也为人们揭示了实现"同工同酬同福利"的阻力何在。从立法层面来说,人社部有关负责人关于"同工同酬不包括福利和社会保险"的说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8.
易安 《工友》2010,(12):30-31
留言板:原本你是众人的焦点,可是因为他的到来,掩盖了你的光芒,大家似乎都忘了你的存在,于是你耿耿于怀;你比她来得晚,却比她"爬"得快、升得高,甚至有可能成为她的领导,于是你感觉她处处说你的风凉话,你成了别人的眼中钉……实际上很多时候,一切只是"假想敌"在作怪,没有人能够真正威胁到谁,真正威胁自己的是那只幻想出来的"纸老虎"。留言板:原本你是众人的焦点,可是因为他的到来,掩盖了你的光芒,大家似乎都忘了你的存在,于是你耿耿于怀;你比她来得晚,却比她"爬"得快、升得高,甚至有可能成为她的领导,于是你感觉她处处说你的风凉话,你成了别人的眼中钉……实际上很多时候,一只是"假想敌"在作怪,没有人能够真正威胁到谁,真正威胁自己的是那只幻想出来的"纸老虎"。  相似文献   

19.
方佳节 《中国工运》2012,(12):59-59
小时候,喜欢在田野奔跑。每年春天,看到家乡的土地由荒芜变成葱绿,青草冒芽长高,花朵在枝头灿烂绽放。 看着这些绿色植物生机勃勃的可爱样子,我忍不住问爷爷:"为什么花儿、草儿、树木都一个劲地向上生长?"爷爷指指头顶的蓝天,说:"因为太阳给了它们生命,为了享受阳光的爱抚,它们纷纷去接近温暖,努力向上!"我还是固执地不信,又转头问爸爸:"真是这样?"爸爸笑了:"当然,有坚定信念的人总会奋发向上!"  相似文献   

20.
郭凯 《工友》2013,(9):14-14
前段时间,曾经以"开胸验肺"一举成名的张海超,因尘肺病不断恶化,出现气胸并发症,只能整日躺在病床上,等待着死亡的到来。他说:"呼吸是每个动物都无偿享有的权利,但尘肺病人这点权利都被剥夺了。"在我国,尘肺病患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由于尘肺病具有迟发性和隐匿性,实际患病人数远远大于报告人数。尘肺病一旦发病,往往难以治愈。很多人本来是因贫困而外出打工,最终却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