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2012年5月,宁波市旅游局会同雪窦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溪口旅游集团,在台北举行"风水宝地·秀美溪口"奉化溪口旅游台湾市场合作对接会。这是溪口首次组团赴台湾进行旅游推介,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目的地与客源地的市场对接。对接会上,溪口景区向到场的近100家台湾旅行商介绍了溪口独具优势的旅游资源和丰富的旅游产品,推出了5条根据台湾市场需求精心策划包装的组合线路,包括"风水宝地—秀美溪口"六日游、奉化溪口"文化之旅"六日游、奉化溪口"祈福之旅"六日游、奉化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0,(4):83-83
溪口的秀丽风光让人赞叹,溪口在那段特殊的历史年代承受着许多不平凡让人赞叹,但更让人赞叹的是,历经风云变幻的历史起伏.溪口依然保存得如此完美!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0,(4):78-82
溪口,得名于穿镇而过的剡溪之水,澄碧如练,逶迤至远方。不远处武山雄踞于东。山水相映,山清水秀。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武陵源”相传指的就是这里,因为溪口的古称就是“武陵”。秀美的风光使这里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到了近现代,源于蒋氏父子的关系,溪口再度成为焦点。在风云变幻的历史潮流中.溪口一度躁动,继而空前繁盛,最终又重趋平静和散淡。这个秀丽的小镇,算得上是那段特殊历史时期的重要见证者之一。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0,(4):82-82
溪口是蒋氏父子一生中最深的牵挂,特别对蒋介石来说更是他在政治风雨中漂泊的最温暖的依靠。蒋介石对故乡溪口的感情一直很亲密,这种亲密不仅体现在1925年蒋介石发迹后在家乡溪口花重金大规模修复、扩建故居,他对家人、家乡族人的用心与栽培上,也体现在他近乎保守固执的家庭观念上,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蒋介石发迹后,每年清明或自己的生日,总要回乡一两次。清明回乡是扫墓祭祖,生日回乡是为了避寿。  相似文献   

5.
林言顺 《春秋》2009,(2):18-20
抗战胜利后,蒋经国常在溪口,首次回来是在1946年春天,其时武岭学校已开学上课,全校学生手持欢迎标语到汽车站迎接,他到溪口后,住在原先的小洋房内,主要是访问亲戚,祭扫祖茔。  相似文献   

6.
戎雪海 《政策瞭望》2011,(10):34-37
溪口是全省27个小城市培育和宁波7个卫星城市培育试点镇之一。加快溪口特色小城市建设,有利于溪口做强做大旅游大产业,提升完善小城市服务功能,引领带动奉化乃至宁波旅游业加快发展;有利于溪口增强城镇集聚辐射能力,促进奉化西部区域人口、要素、产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5,(19)
<正>如果说,当年溪口被国家建设部确定为首批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溪口走的路子契合了小城镇发展的规律。那么,2010年溪口入选上海世博"未来馆",作为亚洲区唯一代表入,溪口恰是在"完全不知情"时被选中,因为入选世博"未来馆"则是把溪口作为未来居住典范加以推广。而当下的溪口,作为宁波市唯一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5A级旅游景区,还是联合国计划开发署中国可持续发展小城镇试点镇。溪口以其独特的民国文化、秀美的雪窦山水以及庄严的弥勒文化,体现着旅游资源富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0,(4):84-85
1949年4月25日,蒋氏父子离开故乡溪口后,家乡成了蒋氏家族子孙后代心中永远的牵绊,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台湾的蒋氏子孙无不牵挂、期盼能够回乡谒祖认亲。1993年,时隔44年之后,蒋介石长孙蒋孝文的妻子徐乃锦成为第一个回溪口老家的蒋氏后人。之后,16年间,蒋氏后人陆续回乡谒祖。  相似文献   

9.
正2012年10月12日,由溪口旅游集团主办的台湾日月潭"奉化·溪口"号游船冠名仪式在日月潭朝雾码头举行,共有5艘日月潭游船被冠"奉化·溪口"号。台湾旅游界人士表示,日月潭"奉化·溪口"号游船的冠名与首航,是奉化溪口与日月潭两大旅游景区交流与合作的生动写照,有助于台湾民众更加了解奉化,促进奉化、南投两个县市的旅游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7,(7)
正溪口这个古老的小镇,闻名天下不仅仅是因为出了一代民国风云人物——蒋介石、蒋经国父子,这是因为溪口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小镇,四面环山,田地纵横,桃园连绵,九曲剡溪婉诞而下。"溪口"之名,取的就是剡溪出口之意。走进武岭门,眼前豁然开朗,青石铺成的三里长街沿剡溪而筑,街旁屋舍俨然,明末清初的建筑式样让人怀旧。剡溪水缓缓流淌,文昌阁绿树映掩。入夜,景观灯让夜溪口变得扑朔迷离,更添民国风情的妩媚,给生活在这里的人和到这里来的人以轻松宽容的幸福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当年说着一口流利英文的溪口媳妇宋美龄来到这里,夫唱妇随,过着偏安一隅的安逸生活,就是因为这里有着宁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0月24日,17位台属组成的溪口首个亲情团,千里迢迢,奔赴台湾,与失散了50多年的亲人亲密接触,实现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溪口亲情团与在台亲人团聚的“破冰之旅”。85岁高龄、台湾朝阳科技大学董事长宋时选接到浙江奉化外甥女婿石君山来电,说奉化溪口亲情团要到台湾探亲。他彻夜难眠:这可是半个多世纪来的第一次啊!放下电话,他立即将这一喜讯告诉他的好友唐茂昊老人:“娘家人来了,咱俩得好好宴请宴请!”唐老欣然应许:“到台北叙香园。”  相似文献   

12.
走溪口     
溪口这个千年古镇素以风景清幽奇秀、气候宜人、人文古迹荟萃而著称。在汉代就有“海上蓬莱,陆上天台(既溪口)”之誉。现代又出了蒋氏父子,使溪口镇更加声名远播。溪口,位于宁波市区西南,奉化市西北。从宁波市区出发沿宁奉公路南行至江口右转弯再行8公里即可到达。  相似文献   

13.
去年9月,我赴浙江奉化开学术会时住在溪口应梦园宾馆,会余,得以饱览溪口胜景并探研了蒋氏渊源。溪口包括三个风景点:溪口镇、雪窦寺、亭下湖,溪口镇包括武岭十景和与蒋氏父子有关的建筑。其他两个景点也与蒋氏有些瓜葛。奉化溪口除因是蒋介石老家而著名,也以山清水秀、景色迷人而享有“海山蓬莱”之美称。历代众多文人墨客都到过这里并留下诗文。改革开放以后这里被辟为  相似文献   

14.
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自南京国民政府任内宣布"引退"下野,次日便退居家乡溪口,直至4月25日离开溪口出走,共住94天。我原籍浙江宁波,曾任九三学社济南市委委员,自幼在奉化溪口成长、上学。祖父与蒋介石有世交之谊,上世纪90年代,我与蒋纬国先生常有书信往返,交谊甚笃,耳听目染蒋在当地的行踪;近年来又相继去溪口故地访问知情人,现结合有关内部资料特记叙如下:  相似文献   

15.
位于宁波市区西南方、奉化市西北部的古镇溪口,素以山水清幽奇秀,人文古迹丰富而著称,近代出了蒋家父子这对风云人物,更加驰名中外。  相似文献   

16.
千丈岩归来     
假日,我和朋友慕名去了奉化溪口,走马观花似的游了溪口和雪窦山风景。千丈岩是雪窦山景点之一,也是我和朋友在那天最后游览的一个景点。千丈岩有岩顶与岩底之分,美在岩底。我和朋友受不得美的诱惑,决定去岩底。饱经风霜的轿夫调侃地说:“这会子下去,今儿怕是上不来了!”  相似文献   

17.
奉化西部四明山脉孕育着一条古老而美丽的溪流--剡溪.悠悠剡溪,经年潺潺不息,流经之处,造就了不少名胜古迹,也造就了溪口这方灵性的山水. 千年古镇溪口,位于奉化西部山区,与嵊州、鄞州接壤,是奉化的西大门.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15,(11)
<正>从去年12月28日起,宁波溪口雪窦山风景区推出了"民国风情情录秀"三大系列活动。本次活动分为武山庙《梦回溪口》庙戏开场、武岭学校旧址"武岭女子国学堂"开学、武岭路三里长街"民国风情情景秀"展示三大系列,面向中外游客、全方位呈现富有地域色彩的溪口民国文化。一台戏的剧情以蒋氏慈孝文化、蒋氏爱情故事以及弥勒佛教文化为主线,以线带面融入民国元素,旅游文化内涵,倾情演绎一出融  相似文献   

19.
去年10月24日,17位台属组成的溪口首个亲情团,千里迢迢,奔赴台湾,与失散了50多年的亲人团聚。11月4日亲情团回到家乡,圆满完成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溪口亲情团与在台亲人团聚的“破冰之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4月,第四届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在溪口举行。海峡两岸的100多位专家学者会聚溪口,围绕"中华文化的礼俗传承"这一主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清明文化的核心是"慎终追远",是凝聚民族认同的重要载体,是民族的文化根基和精神纽带。这些民俗文化对于凝聚民族认同、提升"两岸一家亲"的共同认知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率团出席论坛。蒋孝严表示,两岸同胞同根同源,清明文化存在于每个中国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