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论毛泽东一元论辩证法理论体系孙继田1981年6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阐述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这为研究毛泽东一元论辩证法理论体系指明了正确方向。1986年8月出版了《毛泽东著作选读》。中...  相似文献   

2.
曹雪莹 《传承》2012,(24):4-5
建国以来,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无不渗透着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思想。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包含了众多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和观点,对当代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提出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认识路线 ,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过程的辩证法的思想 ,阐述了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的理论 ,提出了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新结论。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的运动观是毛泽东辩证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地域文化的视角来分析,毛泽东的运动观渊源于湖湘文化一脉相承的主动、求变的哲学精神,经过周敦颐、胡安国、胡宏到湖湘文化的集大成者王夫之对动静观的阐释和发挥,又通过谭嗣同、杨昌济的弘扬与传播,直接影响到青年毛泽东。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将运动观建立在矛盾论的基础之上,把唯物论的物质观和辩证法的运动观相结合,全面改造和发展了王夫之辩证法中的动静观,使之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经验与中国国情有机结合,促进了毛泽东统一战线哲学思想理论化、系统化、科学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毛泽东统一战线哲学思想的历史基础是中国革命曲折历程和统一战线实践;毛泽东统一战线哲学思想的核心是矛盾辩证法:实践性与理论性结合、同一性与斗争性协同、独立性与广泛性一致。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对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贤超  范湘涛 《湖湘论坛》2006,19(4):5-7,18
20世纪30年代,苏联理论界在斯大林组织领导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形成了教科书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成果。这种成果对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曾起过积极作用,也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但是毛泽东哲学思想不只是对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吸收,而是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在认识论、辩证法、唯物史观等方面,实现了对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超越。  相似文献   

7.
黄小谨 《前沿》2012,(22):56-5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毛泽东自幼攻读《周易》,终生学易用易,运用《周易》阐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提出一分为二的观点,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阴阳思想进行改造.毛泽东经常引用《周易》中的句典、将相反相成的道理运用于军事辩证法,毛泽东的军事辩证法处处体现了《周易》变通思想.对“穷则变”思想的运用、以“穷则变”思想为指导,成为毛泽东斗争哲学里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哲学观是哲学家对哲学真谛反思的结果。如同古往今来的无数哲人那样,毛泽东在探索宇宙奥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哲学观。毛泽东的哲学观经历了从延安时期的初步形成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嬗变过程,具有独特的中国化特色。考察毛泽东论哲学,有助于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一、延安时期毛泽东的哲学观在延安时期,毛泽东1937年8月写作的《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中(以下简  相似文献   

9.
李发铨 《理论月刊》2008,4(2):35-37
毛泽东社会主义改造思想的形成,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若干理论原则.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的创造性运用,提出了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从而为社会主义改造思想提供了总的理论前提.毛泽东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中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特别是"一定条件下的"决定作用的侧重和发挥,成为毛泽东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在工作中灵活应用唯物辩证法诸规律,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历史辩证法的重要作用。其工作方法理论对我们的各项工作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