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性悲剧人物美学意义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兰 《理论建设》2008,(3):76-77
西方美学理论认为,悲剧是一种美。莎士比亚说:“美若一死,宇宙也就要再度混乱混沌。”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美”这个字占有的最充分、最无可争议的是女性。所以在作家笔下,悲剧往往和女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剖析了几位女性悲剧人物,以期浅析她们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读屈原和司马迁的故事,是在儿时。儿时读历史,不知“史是史,我是我”,总把自己比将进去:遇此情境我当如何?但正是这种类比,却凝睇着一种世界观的奠基。这种思考,一直没有离开过我。它令我出入古今,给我一生的精神滋养。我深信,这种思考并非我一人独有。某种程度上,历史是为这种思考存在的。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地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亦活在那些杰出的死里。五千年积淀的,绝非只是出土的竹简,而是这中国式的生命。同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屈原与司马迁,一个要死,一个却不惜带辱而活? 后世一直将屈原定位为“爱国诗人”。  相似文献   

3.
为人民服务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相似文献   

4.
“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出自于《史记》.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写道:“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这句话原指人应该适应自然规律而不能违背.由于自然规律超出人的意志、不可改变,具有绝对性,所以“顺之”、“逆之”的结果很明显.  相似文献   

5.
读屈原和司马迁的故事,是在儿时。儿时读历史,不知“史是史,我是我”,总把自己比将进去:遇此情境我当如何?但正是这种类比,却凝睇着一种世界观的奠基。这种思考,一直没有离开过我。它令我出入古今,给我一生的精神滋养。我深信,这种思考并非我一人独有。某种程度上,历史是为这种思考存在的。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地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亦活在那些杰出的死里。五千年积淀的,绝非只是出土的竹简,而是这中国式的生命。同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屈原与司马迁,一个要死,一个却不惜带辱而活?这个问题从儿时就萦绕着我。后世一直将屈…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忠义节操.崇拜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崇敬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英烈。司马迁说:“人同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毛泽东在批阅《后唐书》时,把方志敏与岳飞、文天祥及著名共产党人瞿秋门等一同论列。称赞他们“以身殉志,不亦伟乎”。  相似文献   

7.
读屈原和司马迁的故事,是在儿时。儿时读历史,不知“史是史,我是我”,总把自己比将进去,遇此情境我当如何?这种思考,一直没有离开过我。它令我出入古今,给我一生的精神滋养。我深信,这种思考并非我一人独有。某种程度上,历史是为这种思考存在的。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地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亦活在那些杰出的死里。五千年积淀的,绝非只是出土的竹简,而是这中国式的生命。同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屈原与司马迁,一个要死,一个却不惜忍辱而活?这个问题从儿时就困扰着我。后世一直将屈原定位为“爱国诗人”。我…  相似文献   

8.
刘伯承用兵打仗讲究谋略。人们尊称他为“谋帅”。1942年12月,在庆祝刘伯承50诞辰时,新四军代军长陈毅赋诗《祝刘伯承将军50寿辰》,其中有“论兵新孙吴”一句.称道他是当代的孙武、吴起。这句诗也是党内、军内对刘伯承的共识。  相似文献   

9.
读屈原和司马迁的故事,是在儿时。儿时读历史,不知“史是史,我是我”,总把自己比将进去:遇此情境我当如何?但正是这种类比,却凝睇着一种世界观的奠基。这种思考,一直没有离开过我。它令我出入古今,给我一生的精神滋养。我深信,这种思考并非我一人独有。某种程度上,历史是为这种思考存在的。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地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亦活在那些杰出的死里。五千年积淀的,绝非只是出土的竹简,而是这中国式的生命。同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屈原与司马迁,一个要死,一个却不惜带辱而活?这个问题从儿时就萦绕…  相似文献   

10.
汪金友 《前线》2012,(2):54-54
近日读史,看到几则故事,将它们串联在一起,脑海便浮现出“保持纯洁”这几个字来。 几则故事为: 公元前96年,汉武帝大赦天下,50岁的司马迁被释放出狱,又当了中书令,他家的门庭也再度热闹起来。有一天,大将军李广利派人送来一件礼物。司马迁的女儿打开一看,是一对价值连城的玉璧。她不禁惊呼起来:“哎呀,这可是稀世珍宝!”司马迁看了一眼后说:“白璧无瑕,果然精美。但人何尝不是如此?如果收下这个礼物,我就有了一个污点,再也不能白璧无瑕了。还是包好,让来人带回去吧。”  相似文献   

11.
政绩,即政府官员在任内的工作成绩。这是时下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因为它与干部的升迁荣辱紧密相连。其实,细究起来,此古已有之,不绝史册。“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战国策》留下的这番话,就是讲的政绩。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商鞅法行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这也是讲的政绩。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岳阳楼记》此语还是讲的政绩。相比较起来,窃以为司马迁的“政绩观”似更值得借鉴,也更能给我们以启发。“民大悦”,是司马迁“政绩观”…  相似文献   

12.
绝笔诗,指人临死之前所吟就的诗作。不过,人死的价值,正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而且,人们对待死的态度也不一,或视死如归,坦然赴死;或贪生怕  相似文献   

13.
“文革”,作为一场悲剧、闹剧、惨剧、丑剧,早已降下大幕。 为了写作百万字的长卷《“四人帮”兴衰》,这几年我访问了许许多多卸了妆的“文革”演员。我发觉,他们绝大多数人都变得冷静、客观,对着我的录音机话筒,滔滔不绝地回首往事。一位原是研究历史的“中央文革”的成员对我说:“我的历史教训之一,就是写文章不实事求是。我把我的历史教训告诉你,希望你在写作中遵循历史的原则——实事求是。司马迁的可贵,就在于实事求是。我跟你谈‘文革’,也愿本着这样的原则——实事求是。”如此坦诚的态度,令我非常感动。这样,我们之间不再隔着鸿沟,而是有着共同的目标——撩开“文革”迷雾,写出历史真相。 我翻阅着一本又一本厚厚的采访笔记,重听一盘又一盘采访磁带,写下这篇采访手记,算是写作《“四人帮”兴衰》历程的一点回忆……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天回乡居民唐福珍为了反对暴力拆迁,不惜“自焚”,以死抗争.而江苏省宿迁市市民王马玲却采取了与唐福珍完全相反的做法.不堪拆迁公司人员辱骂、威胁、殴打、骚扰的她,持刀相向,将暴拆人员砍死,酿成了全国首例“反暴力拆迁”致人死亡案。  相似文献   

15.
速览·国际     
黑人少年被杀凶手无罪美国各地游行抗议 枪杀黑人少年特雷翁·马丁的29岁美国人乔治·齐默尔曼被判无罪的消息传出后,从纽约到加利福尼亚,从华盛顿到芝加哥,美国全国多地于7月14日爆发游行示威。据报道,在陪审团做出裁定几小时后,美国首都华盛顿U街就爆发了示威。一名示威者手持“停止将黑人罪犯化”的标语。美国总统奥巴马14日称,马丁之死“不仅是其家人的悲剧,也是美国的悲剧”,但呼吁民众保持冷静。  相似文献   

16.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悲剧。它的悲剧含义,不仅在于对党、对国家、对那个年代受过影响的大多数人来讲,是与挫折和灾难联系在一起的,而且在于当人们被卷入这场运动时,许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它会带来怎样的恶果,真诚地对它寄予良好的愿望,包括刘少奇在内。刘少奇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是一场悲剧。它的悲剧含义,不仅在于刘少奇冤案本身,而且在于当“文化大革命”发动时,他对这场“革命”的对象、性质毫无所知,及至有所认识后,只能悲愤地抗议,悲壮地抗争,直至悲惨地离世。刘少奇之悲,是全党之悲。这是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也…  相似文献   

17.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反抗暴秦的故事,因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而流传至今。陈胜,字涉。他与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秦王朝的统治,揭开了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序幕。然而,历代农民战争不是被地主阶级利用为改朝换代的工具,便是以失败告终。总结历史的教训,是为了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毛泽东在读《史记·陈涉世家》时,曾深有感触地批注,陈胜、吴广起义失败的原因有“二误”。 一误是功成忘本,脱离了本阶级的群众。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当陈胜起义前还是一个雇农时,有一次对伙伴们说:“苟富贵,勿相忘。” 及至陈胜起义为王,旧时伙伴找来。开始时,陈胜未食前言,接待了他,这个人因而得以经常出入宫廷,也常常无顾忌地谈及陈胜为雇农时的贫困往事。有人对陈胜说:“你的客人愚昧  相似文献   

18.
翎子 《实践》2006,(3):46-46
“堑山湮谷,直通之”,是司马迁在其巨著《史记》中对一条伟大道路的描述。这条修筑于2000多年前的大道,出秦都城咸阳以北50公里云阳城(今陕西淳化县北)的甘泉,沿陕西旬邑、黄陵、富县、志丹、安寨、榆林,进入鄂尔多斯高原,经伊金霍勒、乌审、东胜、达拉特,抵达九原郡(今包头麻池古城遗址)。史籍称其为直道。司马迁说,此道“道广50步,隐以金锥,树以青松”;古闻  相似文献   

19.
<正>绝笔诗,指人临死之前所吟就的诗作。不过,人死的价值,正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而且,人们对待死的态度也不一,或视死如归,坦然赴死;或贪生怕  相似文献   

20.
民无信不立     
《吕氏春秋·慎小》记载了战国时吴起在魏国实行改革的一则故事。故事说:吴起治理西河,为了取信于民,一天晚上,在南门外立了一根木柱,并昭示百姓:“谁推倒了木柱,就命谁为长大夫。”第二天,太阳快落山了,还是没有人来推木柱。众百姓议论纷纷,以为未必可信。其中一个人说:“我来试试,最多得不到奖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