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侨园》2011,(10)
秋季养生特点秋季,气温开始降低,雨量减少,空气湿度相对降低,气候偏于干燥.秋气应肺,而秋季干燥的气候极易伤损肺阴,从而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重者还会咳中带血,所以秋季养生要防燥.秋季,在燥气中还暗含秋凉.人们经夏季过多的发泄之后,机体各组织系统均处于水分相对贫乏的状态,如果这时再受风着凉,极易引发头痛、鼻塞、胃痛、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甚至使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对这种变化适应性和耐受力较差,更应注意防凉.  相似文献   

2.
钟南山教授的养生理念是:人体健康有五大基石,分别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早防早治。其中,心理平衡最为重要。心理平衡钟南山表示,养生第一要义就是心理平衡,这也是最难做到的一点。要做到心理平衡,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生活目标,并执著追求。调查显示,有明确生活目标的人长寿几率相对要  相似文献   

3.
《侨园》2012,(9):36-39
秋季,指中国农历7、8、9月,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个节气。秋季,暑夏的高温已降低,人们烦躁的情绪也随之平静,且秋风带来秋季宜人的景色。此时切勿因眼前的美景忽视了养生。许多因素往往在不经意间影响着您的健康,且夏季过多的耗损也应在此时及时补充,所以秋季您亦应特别重视养生保健。  相似文献   

4.
《侨园》2012,(7):36
男女不同,养生有别,中医养生讲:男人养生靠食补,女人养生靠睡眠. 男性:保阳气为主 男性进补以保阳气为主,建议具体针对个体体质,选择合适的“补阳气”食疗. 男性饮食的一大重点应放在“养肾精”上.因为肾主阳气收藏,人体的阳气来源于肾脏,肾为生命活动提供原动力,因此应多吃补肾生精的食物.据介绍,枸杞、准山药、栗子、黑芝麻、莲子等食物都有补肾功效.  相似文献   

5.
天秀 《党政论坛》2011,(14):15-15
钟南山教授的养生理念是:人体健康有五大基石,分别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早防早治。其中,心理平衡最为重要。 心理平衡 钟南山表示,养生第一要义就是心理平衡,这也是最难做到的一点。要做到心理平衡,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生活目标,并执著追求。调查显示,  相似文献   

6.
《党政论坛》2008,(20):60-61
进入秋季,人体的生理活动也随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养生保健尤要注意衣食住行的调节。  相似文献   

7.
《侨园》2011,(9):27
秋季养生保健必须遵循"养收"的原则,其中饮食保健当以润燥益气为中心,以健脾补肝清肺为主要内容,以清润甘酸为大法,寒凉调配为要。下面介绍秋季饮食养生的两种方法。茶疗养生法茶疗简便,既可养生又能治病,近年来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和药理作用,不断被人们发现,其保健功能和防治疾病功效得到肯定。在秋季,如能根据自身体质,选用适宜疗方,对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定会有益。  相似文献   

8.
《侨园》2011,(11):29
首先,中医养生贵在养德,这是健康和长寿的最重要条件。中医养生历来重视精神卫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医书《黄帝内经》中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明确提出养生应注重精神方面的保养。养生的第二个关键因素就是进行有规律的运动。生病的人需要运动,没有  相似文献   

9.
, 《侨园》2013,(8):30-33
<正>立秋节气及其养生要点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2013年"立秋"到来的精确时间为:8月7日16时20分21秒。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秋后一伏热死人",立秋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立秋"是中国重要的岁时节日,早在3000年前,古人就有"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的仪式,且习俗众多。时至今日,中国民间仍有在立秋这天"贴秋膘"、"咬秋"等习俗。早睡早起、少辛多酸立秋标志凉爽的秋季即将到来,公众在起居和饮食上应该有所讲究,起居宜"早睡早起",饮食需"少辛多酸"。中医认为,天人相应是养生的一种方法。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应当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因此,在起居上,应做到"早  相似文献   

10.
《侨园》2011,(10):37
立秋之后,气清风寒万物变色,早晚凉风时至,秋风秋雨渐多,气候多变,此时,应顺应时令,重视养生,特别是老年人应该做到三个"坚持",即秋冻、秋防、秋练,以提高健康水平,增强抗病能力,即机体的自身免疫力。  相似文献   

11.
《侨园》2011,(10):34
秋季,指中国农历七、八、九月,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个节气。秋季,署夏的高温已降低,人们烦躁的情绪也随之平静,秋风带来宜人的景色,此时切勿因眼前的美景忽视了养生。  相似文献   

12.
杨力 《党政论坛》2013,(16):35-35
中医养生不是几个方子、几味中药、几个穴位那么简单,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可归结为6个字:顺、静、修、调、补、固,真正领会并做到这几点,长寿就离你不远了。  相似文献   

13.
《侨园》2011,(12):33
汗蒸、高温瑜伽、桑拿:保健身体、美肤养颜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现代人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如何养生逐渐成为人们口中常讨论的话题。但是冬天温度较低,体内有害物质很难排出体外,再加之身上穿着厚重的衣服,使人更加不想运动。以下几种时下新兴的也是最流行的冬季养生,仅供参考:汗蒸汗蒸是通过超强远红外线、生物光波的作用,能让人体的细胞产生共振,  相似文献   

14.
《侨园》2014,(6):34-37
女性夏季如何养生 夏季炎热的天气让女性朋友心烦气噪、食欲不振,如何在夏天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为美丽加分呢?看看专门为女性定制的夏季养生原则吧。饮食调理"民以食为天"所以夏季养生也一定要注意合理搭配饮食。夏季是女性妇科病的高发期,并容易出现复发的可能性。另外在夏季人体的消化系统变得脆弱,所以夏季养生饮食应注重健脾益气、清热利湿以及消暑生津的作用,选择较为清淡的饮食最佳,少食用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3,(32)
杜光庭,唐末五代时期处州缙云人。近年来,浙西南中心城市丽水围绕"生态、休闲、养生"的主题,全力打造"秀山丽水、养生福地"。作为丽水本土的历史文化人物杜光庭,是"学海千寻,辞林万叶,扶宗立教,天下第一"的道门领袖,一生追求道教,一世致力养生。从文化与经济两个视角,研究杜光庭养生文化,以促进丽水养生产业大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于效利 《党政论坛》2009,(16):25-25
在中医理论中,不仅四季的变换是一个完整的循环,有一套相应的养生理论,一天24小时也是如此。由于古人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因此这套养生之法又被清代养生家尤乘称为“十二时辰无病法”。中医认为,人体内的经气就像潮水一样.会随着时间的流动,在各经脉间起伏流注,且每个时辰都会有不同的经脉“值班”。如果能够顺应这种经脉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就可以达到良好的养生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王碧薇 《学理论》2013,(14):189-190
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在需求越来越旺盛的背景下数量逐年增加,但是质量却良莠不齐。北京卫视的《养生堂》节目在众多健康节目中脱颖而出,其背后无论是内容还是传播渠道和平台,都有着独特的优势,这些为节目的品牌化之路创造了条件。《养生堂》节目给养生健康类电视节目建设的启示有三:养生节目要保证内容的真实性、权威性及科学性;要开阔视界,不断调整定位和节目内容;在品牌化过程中要高标准严要求。  相似文献   

18.
《侨园》2012,(12):32-35
冬季,是指中国农历十、十一、十二月,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6个节气。冬季,天寒地冷,万物凋零,一派萧条零落的景象,对此,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防寒保暖。冬季养生仅防寒保暖就可以了吗?冬季养生应特别注意什么?如何过一个健康温暖的冬季?下面,我们就围绕这几个问题来探讨一下冬季养生。  相似文献   

19.
《侨园》2011,(9):26
俗话说“秋天进补,春天打虎”,可见秋天是一年中最适合进补的季节.夏天过后,进入了秋季,人体内“营养库”的储存经过夏季的消耗有待补充,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也有待调整.从气候看,秋季是冷热交替的季节,自然界阳气逐渐衰弱,阴气慢慢生长,各种疾病开始进入高发阶段,人体还要准备接受漫长寒冬的考验,所以不要错过秋季进补的良机.中医专家建议,即使身体没有任何不适,秋季也应该拿出一个月的时间来调理身体.  相似文献   

20.
养生先养心     
中华养生有一句名言,叫做"善养生者养心,不善养生者养形";又说:"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所谓"内",也是指心,那么何以养心呢?所谓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