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政论坛》2008,(20):60-61
进入秋季,人体的生理活动也随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养生保健尤要注意衣食住行的调节。  相似文献   

2.
《侨园》2012,(5):30
健康长寿,是古往今来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有关养生保健的谚语,是人们长寿之道的宝贵财富.保健养生谚语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谚语 "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贪吃贪睡,添病减岁";"饭吃八成饱,到老肠胃好";"早饭要好,午饭要饱,晚饭要少";"饥不暴食、渴不狂饮";"人愿长寿安,要减夜来餐";"多吃不如细嚼";"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等,提醒人们注意吃饭的量,把握好饮食的方法与"度量".  相似文献   

3.
《侨园》2011,(10):34
秋季养生贵在养阴防燥。秋季阳气渐收,阴气生长,故保养体内阴气成为首要任务,而养阴的关键在于防燥,这一原则应具体贯彻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秋季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所以,顺应秋季的自然特性来养生,即保肺,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起居养生:秋季应做到早睡早起,注意添加衣物,防止因受凉而伤及肺部。  相似文献   

4.
《侨园》2012,(9):36-39
秋季,指中国农历7、8、9月,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个节气。秋季,暑夏的高温已降低,人们烦躁的情绪也随之平静,且秋风带来秋季宜人的景色。此时切勿因眼前的美景忽视了养生。许多因素往往在不经意间影响着您的健康,且夏季过多的耗损也应在此时及时补充,所以秋季您亦应特别重视养生保健。  相似文献   

5.
李阳 《党政论坛》2008,(16):55-55
从中医角度讲,夏天养生应以“清”为主。清心以安神,古语说“心静自然凉”。饮食也如此,以清淡为主,清淡的饮食能清热解暑、生津补液,可以防止中暑的发生。所以夏季只要掌握清热利湿、消暑解毒、养气滋阴的调理原则,就可以达到夏日养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侨园》2012,(7):36
药食同源、食疗养生是中国老祖宗特有的养生智慧,早在公元前5世纪,周朝就有"食医"一职,专门掌管饮食营养保健。以下是健康长寿的"国宝级"中医们平常爱吃又保养身体的食物。1.莲藕2.燕麦3.芝麻4.白木耳、莲子5.白萝卜6.甘蔗7.米8.生姜9.柑橘10.醋  相似文献   

7.
《侨园》2013,(5):36-39
<正>【提示:春夏季节交替之时,天气渐热,气候干燥,风邪尚有余威,要注意排"毒"去"火"。夏季养生六大原则,即:五脏以养心为首;饮食以清淡为宜;进补以清补为益;冬病夏治以疗旧疾;除湿消暑健脾胃;生津益气养肺肾。】  相似文献   

8.
《侨园》2014,(6):34-37
女性夏季如何养生 夏季炎热的天气让女性朋友心烦气噪、食欲不振,如何在夏天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为美丽加分呢?看看专门为女性定制的夏季养生原则吧。饮食调理"民以食为天"所以夏季养生也一定要注意合理搭配饮食。夏季是女性妇科病的高发期,并容易出现复发的可能性。另外在夏季人体的消化系统变得脆弱,所以夏季养生饮食应注重健脾益气、清热利湿以及消暑生津的作用,选择较为清淡的饮食最佳,少食用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  相似文献   

9.
《党政论坛》2011,(24):38-39
在我国古代,医:儒、道、佛等各家都很注重养生保健。他们在日常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简便、实用的养生手法,历经几千年流传下来,其中有一些非常适合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处练习。  相似文献   

10.
《侨园》2012,(6):39
立夏一过,就意味着炎夏即将来临,清热消暑自是成了重中之重,但同时,按照中医养生学理论,还要吃对东西,以免伤了脾肺之气。唐代"药王"孙思邈曾把饮食与季节的变化联系起来,根据季节的不同和身体  相似文献   

11.
《侨园》2012,(5):31
50岁~59岁是人类从中年步入老年的关键,这10年也是最容易急剧衰老阶段.在这一阶段,如不重视养生保健,对生命的危害常存有"三性":即潜在疾病的危险性;慢性疾病的引发性;疾病发生的突然性.科学地认识衰老的本质并顺利度过这一年龄段,对于养生保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倩锦 《党政论坛》2009,(22):58-58
有些人很注意养生保健,但在生活习惯上却存在一些误区,像下面这些“亡羊补牢”的做法,不是为时未晚而是为时已晚了,这已经对身体健康造成了影响。  相似文献   

13.
《侨园》2013,(8):2-2
<正>格林天沐温泉度假村位于沈阳新民市兴隆堡镇,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距沈阳市中心28公里,沿304国道行驶可直达,是沈阳首座社区内天沐温泉度假村。度假村建筑装修豪华,集温泉养生、营养餐饮、中医保健、顶级SPA、休闲运动于一体,是轻松减压、商务会客的理想场所。养生温泉包括室内温泉水疗馆(含室内游泳馆)和室外露天温泉两大部分,40多处功效各异、特色不同的露天温泉池镶嵌其中,属偏硅酸温泉,富含有益人体的微量元素,具有保健功能。格林天沐温泉度假村注重挖掘温泉文化,倡导休闲健康的生活理念,天沐"九步六法"温泉沐浴礼仪,让人以虔诚的心态、纯洁的心灵去体验大自然的馈赠,释放身心,达到与天同沐的超然境界。  相似文献   

14.
彭智华 《学理论》2012,(2):181-182
"以德养生"有深刻的内涵,就个体生命而言,通过加强道德修养能够获得个人的长寿健康和生活幸福,就群体来说,以德养生的思想有利于社会的道德吁求转化为道德主体自觉的实践行动,从而在社会层面促进道德文明建设。因此,探究以德养生的内涵以及以德养生的原因及其现代意义,这不仅能为现代健康心理学提供思想基础,而且能够为道德文明建设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 《侨园》2013,(8):30-33
<正>立秋节气及其养生要点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2013年"立秋"到来的精确时间为:8月7日16时20分21秒。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秋后一伏热死人",立秋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立秋"是中国重要的岁时节日,早在3000年前,古人就有"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的仪式,且习俗众多。时至今日,中国民间仍有在立秋这天"贴秋膘"、"咬秋"等习俗。早睡早起、少辛多酸立秋标志凉爽的秋季即将到来,公众在起居和饮食上应该有所讲究,起居宜"早睡早起",饮食需"少辛多酸"。中医认为,天人相应是养生的一种方法。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应当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因此,在起居上,应做到"早  相似文献   

16.
《侨园》2011,(12):33
汗蒸、高温瑜伽、桑拿:保健身体、美肤养颜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现代人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如何养生逐渐成为人们口中常讨论的话题。但是冬天温度较低,体内有害物质很难排出体外,再加之身上穿着厚重的衣服,使人更加不想运动。以下几种时下新兴的也是最流行的冬季养生,仅供参考:汗蒸汗蒸是通过超强远红外线、生物光波的作用,能让人体的细胞产生共振,  相似文献   

17.
《侨园》2011,(12):30
"冬季养生",中医名词。中医认为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冬令进补以立冬后至立春前这段期间最为适宜。冬季养生主要指通过饮食、睡眠、运动、药物等手段,达到保养精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江宁 《党政论坛》2009,(8):37-37
春天,阴退阳长,伴随万物生发,人体的新陈代谢也日趋旺盛。然而,春风不仅是送暖,一些病原微生物也会在此时“复苏”,随风而来,乘机侵入。气象医学的研究表明,四季养生保健,不仅要注意“天时”,在春天,还须把握“三春”各不同。  相似文献   

19.
《党政论坛》2011,(9):14
董必武遇事不恼董必武一生始终站在历史变革的前列,鞠躬尽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董老从来不抽烟、不喝酒,饮食简单且有规律。关于养生,他有句口诀:"吃饭不饱,走路不跑,遇事不  相似文献   

20.
从中医角度讲,夏天养生应以"清"为主。清心以安神,古语说"心静自然凉"。饮食也如此,以清淡为主,清淡的饮食能清热解暑、生津补液,可以防止中暑的发生。所以夏季只要掌握清热利湿、消暑解毒、养气滋阴的调理原则,就可以达到夏日养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