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忠 《侨园》2005,(Z1)
2005年8月23日下午4时,长江三峡的一艘游轮上,美国人史蒂夫靠近船舷,从包里拿出一个小瓶,深情又虔诚地说了一句:“希望与长江合为一体能让你感到快乐!”打开瓶盖,让瓶中的粉末散入滔滔长江之中,融合,消散……那个小瓶里装的是史蒂夫的老师约翰·德怀根的骨灰。1995年,美国漂流专家约翰·德怀根和14个伙伴以及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记者、摄影师来到中国,为实现一个梦想:在中国长江的支流水洛河进行首次漂流。但他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不得不中途放弃。约翰立下誓言:如果生前没机会征服长江,死后也一定要与长  相似文献   

2.
接受不完美     
王丽芳 《党政论坛》2011,(18):62-62
海滩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贝壳。一个小男孩儿每拣起一个,瞧一瞧,然后就随手把它扔掉。就这样,他已经拣了一个下午,却始终没有找到自己心目中最完美的贝壳。  相似文献   

3.
我记得曾听过这样一节课"提出数学问题"(一年级上).开始教师出示多媒体动物们开运动会,教师让学生观察哪支队伍动物多,然后再数一数.感觉开始这堂课还好,接着就终止了教学,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几个纸袋发给学生,让学生分成小组用纸袋里的图形创作一个美丽的奖杯,学生们有兴趣地拼,并将拼好的奖杯展示在黑板上,评出最好的,然后又回到多媒体动物们开运动会.说实在听完课后,我没想明白这堂课为什么要设计这么一个活动.从"数学教学"的角度来看,<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而不是乱编、乱创教材.  相似文献   

4.
柴歌 《侨园》2012,(6):68
5月8日是"世界微笑日",中国首部微笑漂流书——《此致微笑》漂流启动仪式在沈阳奥体中心隆重举行。中共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曾维出席仪式启动图书漂流活动。今年2月启动的"微笑沈阳"行动,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受到了沈阳全市各行各业和广大市民的热烈响应。为了在更广的范围内传播微笑理念,传递城市文明,在"第四届沈阳全民读书月"里,沈阳市举行此次图书漂  相似文献   

5.
第一线的报告 1986年夏秋之际,洛阳8 名青年组成的漂流探险队,向万里长江发起挑战,他们历尽千辛万苦,经过生死搏斗,于11月12日到达上海吴淞口,首次用无动力漂浮工具,完成了历史性的漂流。 8位青年的壮举,全国为之瞩目。家乡洛阳的人们,更是为之自豪。8位青年征服长江之举,在古城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波。 在世界江河漂流探险史上,尼罗河、亚马逊河、  相似文献   

6.
吴迪  韩丽 《侨园》2008,(1):3-5
不懂法语,她却写出一部轰动法国的畅销书;巴黎圣母院破例为她在180年前拿破仑结婚的大厅举行了隆重婚礼;在伦敦倒房成为著名房地产富豪,与阿拉伯王子为邻,球星罗伯特·皮雷是她的房客;就连查尔斯王子都感叹:这是位了不起的女人!她就是中国最勇敢的女人--吉胡·阿莎. 漂流长江 成为中国"最勇敢的女人" 吉胡·阿莎是一位从大凉山走出的彝族女子.由于从小崇拜福尔摩斯,1980年,20岁的她从警校毕业后成了西昌市公安局的一名刑警.凭着一股辣劲儿,她和同事一起多次破获重大凶杀及毒品走私案.在地方上当刑警,侦查、拍照、画图、审讯嫌犯,甚至解剖尸体都要自己动手做,但她从不含糊.  相似文献   

7.
《瞭望》1987,(1)
世人瞩目的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完成全程漂流后,已于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初回到集结出发地四川成都,在这里进行总结并参加为他们举行的庆功大会。本刊记者特地赶来,与历经艰辛的科学考察队员们举行了座谈。他们畅叙了这次科学考察的成果,也谈了许多极富情趣的见闻。下面是我们座谈的摘要:  相似文献   

8.
舍得放手     
听说在印度的热带丛林里,人们猎捕猴子时,先在一个小木盒子上开个仅能伸进一只猴爪的小口,并放入猴子爱吃的坚果,然后就把木盒子固定起来。当猴子走到木盒子前,将爪子伸进去抓取坚果时,它的爪子就再也抽不出来了——因为贪吃的猴子有一种天生的习性:决不肯放开已攥到手里的食物。笔者还听到了另一个故事:一座庙里住着一个饥肠辘辘的乞丐。为了能吃顿饱饭,他每天都虔诚地向庙神祈祷。于是,这天庙神赐给他一个能从里面取出无数金币的钱袋,并一再叮嘱他:只要一开始花钱,钱袋子就会永远地离开他。乞丐得到钱袋后,贪婪地从里面不停地掏出金币,很…  相似文献   

9.
在一个拥挤的停车场,当一个叫埃尔达的司机准备把车子停在一个好不容易找到的空位时,另一辆汽车从他后面抢上去,抢占了他想占的那个位置。他们就吵了起来。不料,抢车的那个人身材魁梧,他突施冷拳,将埃尔达放倒,然后扬长而去。  相似文献   

10.
在法学上,无论就其学术价值还是就实际影响来说,功利主义均是一极为重要的学派.边沁作为功利主义法学的创始人,对立法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的立法思想对十九世纪英国法律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先从其理论发展入手,然后阐述了边沁功利主义的立法原则和基本方法,最后在对功利主义立法观进行客观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立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1.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特殊规定性”而言,实践是一个哲学范畴,它反映了人类活动的真正本质,但就“思维方式”而言,实践则是一种哲学观念,它说明了人类掌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从本质上来讲,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体现着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念,这种实践观念是在对以往哲学的批判继承中形成的,同时又在新的高度上与主体性观念实现了辩证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论新时期的党群关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切党群关系是党的十六大关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它对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群关系的必要性 ,然后从分析影响党群关系的因素入手 ,系统阐述了建立互动合作型党群关系的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13.
王殊 《瞭望》1986,(36)
见过周总理以后,我就准备回波恩去,晚上常常出去看望亲友。七月二十三日晚上九时半,我从一个同志家里吃过晚饭后乘公共汽车回皇亭子宿舍,刚刚下车,正在车站上等候的新华社外事部同志欣喜若狂地拉住我的手说:“真是好不容易找到你了!”原来他们刚刚接到电话通知:有重要事情要我在晚上九时到外交部门口,然后  相似文献   

14.
《各界》2015,(3)
灵感源自瞬间,可遇而不可求.有人在睡梦中获取灵感、有人在音乐中捕捉灵感、有人从饮酒中寻觅灵感……而更多的文人墨客则偏好点上一支烟,“烟雾随风而飞,灵感忽然释放”. 自古文人就推崇香烟于读书氛围的营造和创作灵感的催化,众多文学著作往往在优雅的吞云吐雾中蕴蕴而生.不少文人是喜欢抽烟的,团团烟雾给了他们创作的灵感.据说蒲松龄就是边抽烟边听故事,然后写出了闻名于世的《聊斋》;清朝的“纪大烟袋”就更不用怀疑他诗词歌赋灵感的出处.  相似文献   

15.
所谓孤独感,是感到与世隔离,孤单寂寞的心理状态。处在这种状态中的人,既体会不出自己是生活在人与人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中,也感觉不到自己是为社会这个整体所包含所需要的一分子;他们常常觉的自己就象是漂流在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在别人的欢笑声中,他们听见的往往是从自己灵魂中发出的不谐调的声音。那么,滋生孤独感这种病态心理的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人雕互救     
克里斯·丹尼尔是阿尔卑斯山玩雕世家的第三代传人之一.除了冬天,每个周末丹尼尔都会驱车从比尔来到阿尔卑斯山放雕与滑翔,这里有绝妙的悬崖和美丽的戈壁滩.去年初秋的一天,丹尼尔停好车背起背包,卡尔与莎拉这两头刚成年的金雕就飞落在丹尼尔肩上.爬上阿尔卑斯山北坡悬崖时,丹尼尔装好滑翔器,像往常一样拍了拍手,卡尔与莎拉就一同飞旋上天空,然后他退后几步,一段助跑后轻松跃下悬崖,在气流的托浮下滑翔器冉冉升起……  相似文献   

17.
价值标准     
《党政论坛》2013,(14):13-13
一次,一个人在他的地里掘出了一个绝代佳人的大理石雕像。于是他就拿着它到一位喜欢各种艺术珍品的收藏家那里出售。收藏家用高价买下了这尊雕像,然后他们就分手了。  相似文献   

18.
沈黎明 《侨园》2012,(4):50-51
父亲一个建议 “老毕”红遍大江南北 毕福剑1959年出生在海滨城市大连,1976年下乡当知青时从农村应征入伍,成为北海舰队的一名水兵.1985年在部队整整摸爬滚打了9年的毕福剑转业了.当时因为当兵没能上大学的毕福剑,很想上大学读书,根据那时的规定,他的年龄已经到了招生上限,只符合部分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报考年龄,如果再不考,过一年就没有机会了.  相似文献   

19.
黄家双 《侨园》2012,(5):36-37
从宁波向西南行35公里,便到了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故里——奉化市溪口镇.该镇处于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中,诸山环镇,起伏秀逸,犹似一个剖开后的葫芦.镇中一条三里长街依一脉澄碧横贯东西,街两边上百家店铺排列有序.我们是上午9时左右来到镇上的,透过薄薄的雾霭,给人的感觉多少有些朦胧,又由于它与一个历史人物的渊源关系,本来就有些神秘色彩,乍然间,更显迷茫邃远了.  相似文献   

20.
寒冬腊月,遭受严重水灾的吉林省人民迎来了灾后第一个春节。春节前两天,记者来到灾情最重的双辽县,看到灾区的男女老少正在欢欢喜喜地迎接新年,所见所闻令人精神振奋。 双辽县,地处东辽河沿岸。去年七月,这里洪水泛滥,200多个村屯被洗劫一空。房倒屋塌,财物漂流,庄稼绝收。一夜之间,20000农户无家可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