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党政论坛》2009,(12):21-21
从1968年8月上任,到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我一直担任周总理的秘书。周总理对身边秘书在学习与工作方面的严格要求和谆谆教诲,也是留给人们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
1961年,周总理出访归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机场迎接他。第二天,周总理看到一张报纸上刊载他回京的消息上有“周恩来总理神采奕奕地走下飞机”时,不由得紧皱眉头。指着报纸对值班秘书说:“你打个电话,问一下这条新闻是谁写的,叫他马上到我这儿来一下。”那位记者很快赶到西花厅。周总理放下手中工作,又拿起那张报纸说:“我们现在国家遭难,人民受苦,我周恩来凭什么还‘神采奕奕’?”那位记者知道错了,只好向总理检讨。同时也汇报说,他当时写这则新闻时只考虑了国际方面的情况,没有考虑国内方面的因素,因此出了差错。周恩来略一…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3月5日,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周总理1976年1月8日与世长辞已经42年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民至今仍然非常敬仰和缅怀他。值此之际,我写本文寄托对周总理的无限思念之情。解密尘封多年的历史1976年1月15日晚8时15分,一架飞机从北京东郊的通县机场秘密起飞,在广袤浩瀚的夜空中将周恩来总理的骨灰,轻轻地撒在祖国的江河和土地,实现了周总理不保留骨灰的遗愿。执行这个秘密飞行任务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  相似文献   

4.
顾育豹 《侨园》2009,(4):50-52
(1)   早在1965年李宗仁先生从海外归来时,周恩来总理不仅亲自到机场迎接,而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宴会上,周总理对应邀出席宴会的著名电影导演成荫说:"今天李先生从海外回来,我看他有两件事今后可以拍电影.一个是1938年李先生指挥国民党杂牌军在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大捷,一个就是今天李先生归根."……  相似文献   

5.
周红 《民主》2010,(9):44-46
周恩来总理抗战时在重庆8年。每逢南开中学校庆,均以校友的身份到校祝贺,尊称他为老师:1957年周总理出访亚非11国归国途经重庆时,专程到南开中学看望他;在全国政协招待宴会上,席间周总理走到他面前向他举杯敬酒.  相似文献   

6.
早春二月,在周总理故乡——淮安,隆重举行周恩来诞辰百年纪念活动。泰州民革成员黄太生的百幅叶雕作品陈列于总理故居里,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周总理  相似文献   

7.
我在总参谋部工作期间,亲身经历了周恩来总理为维护祖国尊严和安全所处理的许多重大事件。那时对我国采取敌视政策的美国当局,多次派出军舰、飞机侵犯我国领海、领空,我国政府每次对其入侵行动发出警告,都是在周总理主持下,有了确凿证据后才公布于世的。我每参加一次这方面的工作,都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实事求是精神的教育。比如,1963年周总理  相似文献   

8.
今年3月5日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也是党的统战工作的杰出代表。在周总理伟大的革命一生中,他为建立、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为了缅怀周总理在统战工作中的不朽功勋,我从众多被广为传颂的有关他老人家团结、关怀和保护党外朋友的事例中采撷一二,并草成本文作为凭吊,借以表达我对周恩来总理的无限怀念和崇敬之情。一周恩来同志是党的统战政策的主要创立者和模范执行者。他善于团结一切爱国人士,对他们进行鼓励、支待,并给予亲切的关怀。  相似文献   

9.
《瞭望》1992,(30)
1971年,周恩来总理视察北京市第三聋哑学校时,语重心长地说:“要让聋哑孩子学会一技之长。”该校师生不忘周总理嘱托,于1987年自筹资金创办了全国第一所残疾人职业高中,开设  相似文献   

10.
史晓风 《民主》2006,(3):41-42
周恩来总理特别关心党外朋友。我在任叶圣陶先生秘书期间,就知道周总理曾两次救叶先生脱离险境。 1948年11月,叶先生应中国共产党邀请,赴解放区参加新政协会议。他于1949年  相似文献   

11.
从周总理的﹃六不准﹄谈起江苏刘长顺1972年9月,周恩来总理代表党中央前往七机部一院总装车间视察。事先,周总理向该单位的负责同志提出了“六不准”的要求:一不准事先向群众预告、下发通知;二不准列队搞彩旗;三不准鼓掌呼口号欢迎;四不准拍照留纪念;五不准拍...  相似文献   

12.
1954年4月20日,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在大会期间,中国代表团为外国官员、记者举行电影招待会。在出国之前,周总理特意点名让工作人员带上国内刚刚拍出不久的彩色越剧片《梁山伯与祝英台》。  相似文献   

13.
悼贝尔蒙多     
一九七九年十月,法国著名雕塑家保尔·贝尔蒙多完成了中国总理周恩来塑像,两年多后的今天,当周总理巴黎故居戈德弗鲁瓦旅馆的纪念碑前站满前来瞻仰的游人时,贝尔蒙多的雕刻室却大门紧锁,落叶满阶,因为主人已经逝世了。  相似文献   

14.
十五年前,一位全身被烈火烧得焦黑的北京青年女工,经过医务人员的奋力抢救和精心治疗,获得了第二次生命,并且能够重新站立、走路,读书和写字了。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烧伤治疗史上的奇迹,是同周恩来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 她现在生活得怎样呢?这恐怕是读者所关心的。作为当年曾经采访过这一事件的记者,在周总理逝  相似文献   

15.
读了《周恩来选集》下卷,进一步引起了我对周总理的深切怀念,深感周总理在革命和建设的许多问题上都有卓越的创见。现只就知识分子问题谈一点肤浅的看法。周总理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知识分子问题,首先是个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因为,谁都知道,生产力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而古今中外的任何一种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任何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的劳动力,特别是现代化生产,对科学技术的要求愈来愈高,科学技术在生产中也越来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他说: 露我们要找矿,就得有一批地质专家,带上大批大学毕业生和中学毕业生,到各处的荒山僻野去进行测量、普查和钻探。我们要建设矿山、工厂、  相似文献   

16.
至孝周恩来     
周恩来父亲名叫周贻能,字懋臣,在周恩来出生前两三年时更名为劭纲。周劭纲一生颠沛流离,走南闯北,四处谋生。虽然生活清苦,话语不多,但他十分有主见,对儿子周恩来投身革命“从不阻拦,在内心里他是支持的”。1931年,他曾到上海,冒着极大的危险帮助周恩来做过通信联络工作。后来因斗争形势严峻,父子又分别了。  相似文献   

17.
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定于1971年10月20日再次来京,安排尼克松访华事宜,并代表尼克松同周恩来总理进行预备性政治会谈。事先周总理多次召集有关同志讨论,拟定方案,报请毛泽东主席和中央政治局批准。 10月19日,总理的秘书钱嘉栋(后改为钱嘉东)通知我当晚9时到西花厅开会。 会上,总理检查了对基辛格再次来访的准备工作,听取了国际形势的汇报,提出一些问题,与会的同志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4,(36)
周恩来为内蒙古人民的政治解放、经济发展、文化进步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针对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初期疾病流行、人口下降的状况,他创造性地提出"人畜两旺"的政策,使内蒙古摆脱了梅毒病的困扰;乌兰牧骑作为内蒙古最具代表性的文艺团体,曾先后12次受到周恩来的接见。在"文化大革命"特殊时期,周恩来力挽狂澜维护了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他还鼓励自己的亲侄女到内蒙古插队生活。主要陈述周恩来与内蒙古人民的情谊。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已经十周年了.为了悼念周总理,现将我们几个同志一九七三年六月九日跟随总理参观时的谈话加以追述,这些指示尽管是处在当时的特殊环境下讲的,但却为党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文化大革命”的年代,全国许多纪念地的展览馆都关闭了,仅有绍山、井冈山、延安等少数馆为国内外的广大观众开放.而且开放着的这些纪念馆也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和歪曲历史事实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周总理利用陪同外宾的机会陆续作了许多重要指示.而在此期间总理还把革命圣地延安的纪念馆作为重点,从一九七○年起曾为延安纪念馆的工作召开座谈会,指定邓颖超同志亲自抓;还委托中联部乔石等同志兼管延安纪念馆陈列内容审查工作.一九七三年六月九日又亲自来到延安,对新馆陈列展出作了极为重要的指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王殊 《瞭望》1994,(38)
近来在电视上和报刊上看到卢旺达发生部族仇杀,一百多万难民逃到邻国扎伊尔的悲惨情景,使我联想起周恩来总理当年要求我们外事工作人员深入和认真研究非洲部族问题的教导.早在1955年亚非会议以后,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进一步高涨起来.当时,我国同非洲北部的国家有的已建了交,有的交换了商务代表处,对那里的情况有一些了解.但撒哈拉大沙漠以南的黑非洲仍是殖民枷锁下的一片“黑暗的大陆”,同我国几乎完全没有接触,对黑非洲的情况很不了解.1958年周总理要新华社尽快派记者到黑非洲去,作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社决定先派我去.那时我常驻在巴基斯坦,正好在1958年9月回国参加国外分社会议,总社把这个决定告知了我,并且嘱咐我不仅要把日常报道搞好,还要认真研究非洲的社会情况,包括部族、宗教乃至民情风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