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沈北新区是沈阳发展的缩影,更是改革开放的中国整体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2006年3月,沈阳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沈阳辉山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与原新城子区合署办公,组建沈北新区,规划面积1 098平方公里.同年10月,沈北新区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12月,经国家发改委同意,沈北新区被省政府批准为辽宁省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在当时是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相似文献   

2.
欠发达地区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我们从广西新兴的地级市来宾近几年的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只有加快发展,壮大实力,以夯实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统筹兼顾,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以突破难点;以人为本,发展社会事业,以增强支撑力;强基固本,加强党的建设,以提供组织保障。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辽宁新闻     
《侨园》2011,(10)
本刊讯(张绍瑞记者柴歌)8月14日,2013中国·锦州世界园林博览会奠基仪式在锦州龙栖湾新区隆重举行。省长陈政高出席奠基仪式并宣布2013中国·锦州世界园林博览会开工。副省长邴志刚在奠基仪式上致辞。2013中国·锦州世界园林博览会是由国际风景园林师  相似文献   

4.
朱长喜  刘琳 《侨园》2014,(2):63-63
辽宁省法库县为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建设“沈阳北部新兴产业基地、区域中心市场、现代田园城市”三大目标,于1月18日在沈阳举办招商推介会。县委常委赵丹、副县长杜波及企业代表、受邀客商等80余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5.
邢春生 《求知》2009,(2):35-36
国务院20号文件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改革创新来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探索区域发展的新途径.实现中央做出的开发开放天津滨海新区,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6.
霍兵 《求知》2007,(9):36-37
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使滨海新区的发展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这也给规划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务院20号文).明确将滨海新区确定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要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在金融、土地、对外开放、税收管理等方面先行先试.取得突破,并形成统一、协调、精简、高效、廉洁的管理体制。要提高滨海新区规划管理工作的水平,也必须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通过创新规划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规划理论和编制方法,创新规划实施机制,才能为促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供优质的规划保障服务.才能保证滨海新区规划建设的高水平。  相似文献   

7.
《党政论坛》2008,(9):F0003-F0003
“三区联动”是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简称。作为杨浦知识创新区发展的核心理念,“三区联动”这一概念最初起源于区委、区政府2003年在论证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方案的过程中,围绕“知识杨浦”的发展定位,  相似文献   

8.
与中部及周边省份相比,山西省经济结构偏重而且产业单一,消费内需相对不足,投资总量不大而且结构不尽合理,资源消耗大、环境成本高,科技教育经费投入较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推进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更好地实践转型跨越发展,山西必须全面实施多元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地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全方位创优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坚持走低碳发展之路,建立健全科技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着力统筹城乡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型工业化是我国加入WTO,步入新世纪之后的明智之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进程的科学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用新型工业化代替传统工业化,不仅符合我国的国情及国力,而且对于全面提升和改造传统工业,加快我国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政府提出必须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以期真正发挥其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同时提出城镇化应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同步发展。而马克思对这四个问题都曾分别有过探讨:涉及分析了城市化的城乡分离和城乡对立基础、以及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的目标趋势;指出城市化的起点和动力是工业革命,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给城市带来诸多弊端,而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城乡融合是治理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认为科学技术不仅影响着经济发展,也影响着社会和谐与进步、人类的思想与生活;肯定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对加速城市化有着重要作用。这些观点为我们走"新四化同步"之路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指导和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1.
西部地区经济起飞条件的完善,必须走借势发展的道路,在区域规划、本土名企和名品培养、市场开拓、旅游开发等方面实现大的发展。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要想走上起飞通道,实现赶超式发展,必须在产业选择和城镇化建设两个方面取得突破,培育一个或几个能起带动作用的引领产业(部门),使产业化和城镇化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要合理安排城镇化速度,正确处理城市定位和产业发展间关系,注重社会事业发展,注意生产型服务业发展对于西部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户籍制度改革是新常态下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任务。在城镇就业生活的常住人口对进城落户持观望态度,简单的人口政策管理变革不足以打消他们的顾虑。因此,按照《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的要求和部署,政府部门需坚持以人为本,协同推进与户籍制度相关领域的综合配套改革,彻底破除土地制度的牵绊,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建立健全户籍制度改革的成本分担机制和资金支持机制,着力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  相似文献   

13.
王文力 《学理论》2012,(1):3-4,9
作为千年古都、百年老县、年轻新区,阿城已跨越五年光辉历程,以长江南路通车为标志,阿城将全面加速与中心城区同城化步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向中等城市看齐、向全市前列迈进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首要问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阿城唯  相似文献   

14.
王惠臣 《求知》2007,(11):40-42
2006年5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发(2006)20号),批准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一战略决策的实施.对于提升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对于实施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对于探索新时期区域发展的新模式.都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邢春生 《求知》2006,(5):35-36
一、滨海新区实施综合配套改革的战略构想 一切改革缘于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则是科学发展的客观需求。在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中,特别是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之后.还面临着许多体制性障碍,这其中有全国性的难题,也有独属新区的关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从国际国内发展的大势着眼,对综合改革的思路、目标和重点领域进行总体的战略把握。  相似文献   

16.
刘天亮 《求知》2006,(8):38-39
天津滨海新区在12年的时间里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20.6%的高速度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综合经济实力不断上升、区域功能不断完善,在京津冀、环渤海等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目前.天津滨海新区已从一个城市发展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布局的组成部分,被赋予了更重要的区域职能。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我国经济结构不断升级和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做出的战略选择。因此,在考虑农业发展和制定相应政策时不仅要以解决“三农问题”为着眼点,还要努力实现农业与工业两大部门协调发展、互相促进,探索我国工业化进程中新农业的成长之路,最终通过经济结构优化和各部门效率的提高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韩良  刘慧珍 《求知》2010,(8):30-31
1.发展低碳经济是滨海新区建成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的必然要求。与浦东新区等六大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相比。《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将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为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宜居的生态城市。传统的高耗能、高排放制造业已不适宜滨海新区未来的发展.滨海新区可利用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带来的新机遇,对已有的高投入、高消耗、高碳排的传统第二产业进行改造与引领.及时更新企业的设备和技术.鼓励和吸引企业投资建设低碳技术与新能源技术研发项目.将滨海新区真正建成全国现代制造业与研发转化基地。  相似文献   

19.
曹妃甸新区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南部沿海,现辖曹妃甸工业区、南堡开发区、唐海县和曹妃甸国际生态城,规划面积1900多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22万人。以曹妃甸新区为中心,沿23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向东西延伸,分布着乐亭新区、丰南沿海工业区和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构成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唐山湾"四点一带"。  相似文献   

20.
2011年,"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参照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正式启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亦上升为国家级试验区。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现状出发,分析"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的相关对策,对全国其他国家级自主创新试验区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