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6 毫秒
1.
张广新 《侨园》2012,(4):64-66
一个品牌的成长需要时间、资源、战略、运营的全面支撑.道光廿五品牌2000年8月诞生,13载春秋的磨练,使它不仅仅是一个白酒品牌的名称,更成为了中国满族酒的代名词.在硝烟弥漫的商战中,它排除万难,奋勇作战,顽强地生存下来,并且正在一天天地强壮起来,成为中国白酒界弘扬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 “打造中国的略易十三,为国人争光”,这是我19年前的愿景,如今这更是道光廿五人的梦想和追求.道光廿五品牌诞生13年来,我们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超越自我,寻求突破,走出了一条适合道光廿五品牌发展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2.
乔方庭 《理论导刊》2003,(11):51-52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创造和逐步形成的,并为企业职工所认同和遵循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和某些物化的精神。经济学家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对企业生产经营具有支配作用的意识形态,是一种潜意识,它象一只无形的手,调节着企业的运行方式以及全体员工的行为方式,决定着企业的兴衰与存亡。一、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情况从总体上来看是良好的,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些大中型企业纷纷采取有力措施尽快地把企业精神变成全体职工共同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一些有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老…  相似文献   

3.
王永光 《党政论坛》2008,(11):53-54
企业制度文化作为企业文化中人与物,人与企业运营制度的中介和结合,是一种约束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规范性文化,它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受控状态,从而保证企业各项经营管理工作得以有效实施,最终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企业管理制度是制度文化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赵新华  黄成 《学理论》2008,(22):82-83
企业文化与企业同生存、共发展,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体现着企业的行为方式和经营风格。每一个企业都有别于其它企业的文化。构建企业文化,必须精心培养企业精神,强化企业与员工的精神道德纽带。  相似文献   

5.
企业制度文化作为企业文化中人与物,人与企业运营制度的中介和结合,是一种约束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规范性文化,它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受控状态,从而保证企业各项经营管理工作得以有效实施,最终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企业管理制度是制度文化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曹旌 《侨园》2012,(5):50-51
随着2011年10月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文化"这一命题被摆上了重要位置.集中探讨文化问题,这是十七大以来,中共中央首次将"文化"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也是继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中共决策层再一次集中探讨文化课题. 对道光廿五集团而言,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  相似文献   

7.
《侨园》2011,(8)
具有二百多年发展历史的辽宁道光廿五集团,采辽西之精粮、集凌水之精华、携清代之酒魂、乘改革之东风,以其优秀的产品、周到的服务、深厚的文化、严格的管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不断壮大,成为辽宁一个知名企业。从中国惟一满族酿酒工艺到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从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到中国十大文化名酒,从国家唯一可饮用液体文物到吉尼斯世界纪录,这一串串闪光的足迹无不印证着道光廿五的成功与骄傲。2009年4月24日,对道光廿五集团来讲又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这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建设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企业文化是公司成员共同的理念与期盼,它具有五大要素。企业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长期性、系统性。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许多成果,但问题也不少。建设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在营造以人为本的氛围和环境,塑造核心价值观,以内养外。同时构建工作载体,使核心理念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最终体现在企业形象的不断提升上。  相似文献   

9.
搞好企业文化建设 推动企业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及沟通、协调企业员工关系的功能.良好的企业文化能推动企业经济的发展,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0.
一是企业价值的升华。当下不少的企业文化建设,不是在打造企业核心价值观上下功夫,而是在一些形式、口号、广告上,大动脑筋、花力气,使企业文化成为一个空壳。企业文化建设应通过着力打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本导向的企业价值观或企业精神,切实解决企业为谁生产、员工为谁工作,即企业与员工两者的价值取向这一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早在20世纪70年代,日美等经济强国就掀起了研究企业文化的热潮。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企业文化引起了我国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家的充分重视,并形成了初步的体系与规模。目前,在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残酷的形势下,世界各国却把企业文化提到一个这样的高度来研究和开发,足以见得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经济发展之重要。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石化集团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并将其纳入了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作为中国石化集团企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油田基层企业文化,得到越来越多基层单位的重视。但是,一些单位淡化企业文化的管理学属性,使企业文化建设脱离了企业管理实践。厘清油田基层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必要措施,对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企业文化与企业领导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 1世纪 ,企业文化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与企业领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企业领导通过重视、调节、控制企业文化 ,对重大事件和危机做出反应 ,角色示范、教育和培训 ,分配薪酬和提升员工 ,招雇、挑选、退休和解雇员工等环节来塑造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对企业领导的反作用是 :企业文化培育了企业领导 ,促进了企业的成功 ,为企业领导向企业家的转变创造了条件 ,企业文化塑造了企业领导的形象 ,企业文化影响着企业领导有效领导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史晓兵 《各界》2011,(9):94-95
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而树立形成的,被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文化是员工思想、行为的依据,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和员工个人成长进步的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15.
企业文化本质上是人本文化。企业文化理念最终要通过每个员工的身体力行体现出来。得不到员工的认同,再好的企业理念也不过是一纸空文。因此,如何使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相“融合”,使企业文化“落地”,在基层的每个班组、全体员工中生根开花结果,是企业文化建设中应该坚持的原则、研究的课题和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的总称。有着优秀文化的企业,就会勇往直前,昂扬向上,就会不断创新、打出品牌,终成“百年老店”;反之,一个没有个性和激情的企业,就会逐步失去竞争力,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湮没沉沦。本文就新时期如何加强和改进企业文化建设进行若干探讨。  相似文献   

17.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是人的心灵的无声指令,它对于人心民心具有凝聚力,对于思想教育具有感染力,对于人才的培养具有熏陶的力量. 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员工工作的努力程度和贡献程度.这种认同,最终是以社会角色和心理契约的形式发挥作用,使组织对员工和员工对组织能够在共同的平台上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加强,使企业全体员工认同企业的目标,并把自己的人生追求与公司的目标相结合,增强企业员工的上进心和责任感,也有力地推动企业的管理创新与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8.
兰州石化公司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把“坚持以人为本,践行‘两个全心全意’(全心全意服务员工,全心全意依靠员工),做到‘四个千方百计’(千方百计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千方百计地发挥员工的潜能,千方百计地帮助员工增强其发展能力,千方百计地满足员工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作为管理指导思想写进了《企业文化手册》,标志着兰州石化公司的企业管理实践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9.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为广大员工所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经营宗旨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体现。企业文化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其关键在于人本管理。知识和技术的载体是人,而企业文化应当  相似文献   

20.
李答民 《理论导刊》2006,(8):98-100
企业文化的核心表现为特定的价值观取向,它渗透于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支配着企业家和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成为决定企业经营绩效的一个最终解释变量。文化创新是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突破文化约束、倡导文化创新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