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饮食篇喝热饮。常喝热饮可预防感冒,还能减轻感冒引起的不适。究其原因,热饮散发出的气味和水蒸气,能刺激唾液和其他黏液产生,从而缓解呼吸道干燥,增强抗病能力。冬日热饮宜选绿茶、红茶、柠檬水、鸡汤等,可以趁热饮比较烫时,把鼻子伸到距离热饮一拳左右的地方保持呼吸,待不烫口时将其喝掉,这样做可以加强抗病毒和细菌的功  相似文献   

2.
《侨园》2011,(12):32
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冬天,因为气候寒冷,许多人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但正如俗话所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这些都说明冬季坚持体育锻炼,非常有益于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3.
人所共知,梅兰芳先生到了晚年,嗓子依然保养得很好,这是他平时注意自我保健的结果。对于预防和治疗感冒,梅先生自有一套心得:在预防方面,除了合理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外,冬天外出必  相似文献   

4.
杨明 《党政论坛》2011,(11):54-55
人们去新加坡旅游似乎不会超过三天。一个独立不足50年、面积只有700平方公里、什么都要靠进口的小国家,生活成本高,购物又贵,法制又严,除了绿化得好、气候适宜,还有什么好看的呢?至于文化,你能举出新加坡有什么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歌曲、电影、电视或者创意产业吗?好像真没有。  相似文献   

5.
罗俊士 《侨园》2016,(4):64
正临近春节,市电视台采拍了一个节目。春节不回家。周姓女记者在广场和一位青年交谈不一会儿就当机立断,把另外几位组员召集过来。以下是当晚电视荧屏里播放的一组对话镜头。周记者:我是市电视台的,请问,您回老家过春节吗?青年:不回去。周记者:为什么不回老家呢?青年:我没脸回老家。周记者:能说说原因吗?青年:我是被老爹撵出来的,整整3年没回过老家了。都怪我不争气,那年冬天赌钱,把上门讨  相似文献   

6.
《侨园》2012,(3):36
春季养生特点春季多风,风邪是春季疾病的主要因素,它可能引发各种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如感冒、白喉、猩红热、麻疹、流脑、水痘、扁桃体炎、肺炎等,所以春季要谨防流行病。春季是冬夏转换交替的季节,冷暖气流互相交争,时寒时暖,乍阴乍晴,天气变化无常。气候的不稳定,使对气候敏感的人有诸多不适应,对此,敏感之人要  相似文献   

7.
配套     
黄裳 《瞭望》1984,(19)
去年冬天,朋友从广州给我捎来了一只煤油取暖器,说是上海的冬天没有火不好过,有了这个也许可以为我的工作带来一些方便。马上去买了几斤煤油试用,不料弄来弄去总是点不燃。请朋友把说明书译出来,仔细研究,才知道这炉子要用“白煤油”,一般纯度差的油不行。什么是白煤油呢?去请教内行,原来就是解放前充斥于城乡的那种美孚牌、壳牌火油。那时,这种大量倾销的火油,是外国人吸取我们民族血液的一种重要手段,今天是早已不见了。我们国家现在有了自己的大油田,连同步卫星都上了天,难道连“白煤  相似文献   

8.
寒冬热望     
在全国,有2180万城镇居民领取最低生活保障。入冬以来,还有更多的贫困者面临着和李秀洪、倪俊炎两家人一样的窘境:冬天怎么过?春节怎么过?  相似文献   

9.
索契位于俄罗斯的黑海沿岸,由于大高加索山脉阻断了来自北方和东北方的冷空气,使这里拥有了宜人的亚热带气候。索契的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如春,夏季不超过30℃,冬天在8℃左右。这里也是地球上最北端惟一一块属于亚热带气候的地区。棕榈、木兰、山茶花、竹子等各种热带植物随处可见。在索契,6—8月是一年中的黄金月份。不过,这里5月就可以下海,11月后天气才逐渐凉下来。  相似文献   

10.
《侨园》2012,(3)
春季多风,风邪是春季疾病的主要因素,它可能引发各种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如感冒、白喉、猩红热、麻疹、流脑、水痘、扁桃体炎、肺炎等,所以春季要谨防流行病.春季是冬夏转换交替的季节,冷暖气流互相交争,时寒时暖,乍阴乍晴,天气变化无常.气候的不稳定,使对气候敏感的人有诸多不适应,对此,敏感之人要注意起居调摄.  相似文献   

11.
《侨园》2011,(1):42-43
冬天,寒冷的气候使得体弱小宝宝很容易患感冒,而且也是各种传染病的多发期。专家表示,除了做好宝宝的日常护理外,如果在这段时期里,妈妈能了解冬季饮食的基本原则,就可以从饮食入手,增强宝宝的身体抗寒和抗病力。  相似文献   

12.
巴金的真诚     
那一日,摄影记者瑾与我相约,去探望巴老。其间,瑾提出为巴老摄几张照,巴老欣然同意。年过半百的瑾忙活起来,装胶卷、对距离、选角度……望着这一切,沉默着的巴老突然说道:“王子瑾,你第一次为我拍照还是个姑娘呢。”瑾笑了起来,说道:“是啊,是啊。”“那是哪一年?”巴老笑着问道。瑾抬起头,想了半天也想不起来。巴老手点着她说:“是1961年的冬天嘛。那天,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也来了,你还弄坏了一个灯泡呢。”瑾从沙发上跳了起来,连叫:“对,对,对!巴老,您的记性真好。”  相似文献   

13.
正市场究竟能不能矫正人类的行为,或者督促人们依法依规办事?市场能不能让政府的手延长,而且更有效?有一年的冬天,我似乎看到了一个答案。在十六七年前的冬天,我去了美国印第安纳州的一个小城。路上的积雪约莫有半尺高,而且雪还在不停地下。司机一路开着车,每到一个需要停车的地方,不管是加油站、餐厅还是学校,路边都看不见停车位的线。这种情况下,要是搁咱国内,就算有个戴袖章的人过来查,你也完全可以说:"这怎么停啊?你能看见停车位吗?"很  相似文献   

14.
今年9月中下旬,为了使受灾的安徽人民顺利度过即将到来的冬天,在首都北京,进行了一次次规模空前的衣被大募集。北京人几乎是倾城而动,纷纷拿出自己家藏的棉衣、棉被、毛衣、呢衣……短短半个多月的时间,共捐献衣被750万件。  相似文献   

15.
我们是相信鲜活的、生动的、摆在我们面前的销量呢,还是相信那些冰冷的、僵硬的、小说写作的观念和原则呢?  相似文献   

16.
春节刚过,北京还是寒冬料峭,但是电视机的屏幕上巳经相迭映出一家家电扇工厂的宣传广告。是不是太早了一点?是工厂利用反季节的效应以图给消费者更奇妙的刺激? 也许是,但是最根本的还是:工厂企业之间的竟争。这也反映了轻工某些产品上开始出现一个“买方市场”,消费者开始成为市场的主人。人们嫌落地扇冬天占地方,工厂马上将它设计出有衣架的功能;有人嫌厨房怪味大,三四十元一个的排气扇又立即上了生产线;添上些彩灯;吹出些柔风;冬天能散热;  相似文献   

17.
由于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等发不平衡 ,中国地方主义表现明显。也正是地方主义的存在 ,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就受到严重的阻碍。但地方主义为何会出现且表现得如此普遍呢 ?又该如何去克服呢 ?本文试图利用奥尔森的公共选择理论对中国地方主义的行动逻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地震在发生前就没有什么先兆吗?为什么没有提前预报、提前示警呢?  相似文献   

19.
《侨园》2015,(1):36-37
冬天如何运动才最养生俗语讲"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冬季锻炼有提高身体御寒能力、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骨质疏松和加快血液循环等诸多益处。但是,冬季锻炼时要注意季节特点,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有效。冬季运动很有必要冬天运动是很有道理的,冬天里运动自身消耗大,出汗少,运动者能更加适应出汗过程,增加运动  相似文献   

20.
在对外开放、对内改革的时代潮流中,企业经理、厂长们的心愿是:给我们“松绑”,企业党委书记们的心愿是什么呢?在这一新的形势下,又怎样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呢?他们有些什么要求和建议?最近,福州市委企业工作部邀请部分基层单位党委领导进行座谈。下面是他们对几个问题的回答。一、企业党委书记对开放、改革应持什么样的态度?回答是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