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卢立业 《侨园》2011,(8):68-69
酒窖池,距离我们很远其实又很近的地方。一杯酒香四溢、味道醇正的陈酿老酒,得益于老窖池的功劳。窖池的年代越久远,越能出美酒佳酿,也越能体现一个白酒品牌的真正价值。当我们走进位于沈阳大东区珠琳路老龙口酒厂的窖池群时,内心升腾出一种震撼:这个中国建造最早、规模最大、保持最完整、连续烧酒时间最长的酒窖群,历经340多年依然在发酵。是什么魔力让这个中国最老的窖池群依旧存在?今天,我们走近老窖群,讲述它传奇般的经历。  相似文献   

2.
正提及老龙口,辽沈大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是辽宁酒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个篇章。老龙口酒曾是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帝十次东巡盛京的御用贡酒,这样的玉液琼浆堪称沈阳人的骄傲。喝上一杯老龙口,可以在甘洌浓醇中感受到九五之尊的豪迈。回味之后,再来感受一下老龙口的厚重历史。话说清太祖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后,大兴土木,人口骤增,手工业和商业迅速发  相似文献   

3.
"古石磨群"震动四方6年前,一群刚被挖掘出来的古石磨,成为各界热议的焦点.尽管这个传统的酿酒工具早已退出历史的舞台,但有关它的传奇身世,仍像谜一样吸引着人们.沈阳老龙口酒博物馆馆长赵志闯回忆起当时发现古石磨的情景时显得异常兴奋.那是2005年3月11日,正是民俗中的"二月二",工人们正在老龙口酒厂改建地秤挖土方,当挖到地下一米深时,一个个石磨"破土而出".随着工程的推进,石磨越来越多,老龙口酒厂领导邹长顺当即叫停.现场清理出的古石磨,完整的有十五六个,残损的有二十来块,其中大的磨盘达四五百公斤,小的也有一二百公斤,石质多为青色或红色马牙石.  相似文献   

4.
<正>翰墨飘香二月二,龙吐天浆润新春。正值中国传统节日"二月二龙抬头"之际,沈阳天江老龙口酿造有限公司于2019年3月8日在"老龙口"旅游景区隆重举行了以"二月二,龙抬头。兴龙运,赏龙酒"为主题的"2019中国(沈阳)老龙口酒文化节",这次文化节以提高老龙口品牌在辽宁沈阳消费者心中的影响力,推动古窖1662系列品牌形象为主,省内外两百余名经销商  相似文献   

5.
李守东  卢立业 《侨园》2012,(2):65-67
从孟子敬创建"义隆泉"算起,在大东区珠琳路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老龙口已走过了将近三个半世纪,堪称见证沈阳历史的"活化石".从康乾盛世到鸦片战争,从军阀混战到伪满乱局,从建国中兴到市场转型,老龙口经历数不尽的生死磨难.引为自豪的老龙口渐渐崛起,这不过是近几年的事.  相似文献   

6.
邹婷 《侨园》2011,(12)
2011年全国秋季糖酒会圆满落幕,老龙口一款50年陈酿酒开价10万元人民币,引起行业轰动.为探寻这款天价老龙口酒的真实面目,我们走访了素有"大清贡酒"之称的老龙口酒厂.据了解,拥有349年历史的老龙口以"优质独特、高档廉价、珍贵稀有"而闻名.开价10万元只是一个成本价,随着老龙口品牌不断上升,将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相似文献   

7.
正老龙口和八王寺是沈阳地区两个知名的本土品牌,老龙口品牌始建于清朝康熙元年,即1662年,迄今三百五十多年。因坐落于盛京(今沈阳)城东内治门(今小东门),皇城东门乃龙城之口,因而御封得名"老龙口";沈阳市八王寺汽水厂(现为沈阳八王寺饮料有限公司)是中国现存唯一的由民族资本家集资创办的碳酸饮料工厂,始建于1920年,在改革开放初期曾是东北地区最大的汽水生产专业厂,素以"八王寺汽水够汽够味"享誉东北三省。1963年出生的李秀实是这两家企业的董事  相似文献   

8.
谁出了洋相?     
九舞蹈表演者为什么在台上老是笑,倒好象观众席上谁出了洋相。十文学跟酒一样,老酒鬼一尝就知道掺水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卢立业 《侨园》2011,(5):68-69
在沈阳大东区珠琳路1号,有一口300多年历史的神奇老井仍在"出水"。这个看起来与普通水井并无二致的老井,却有着不凡的身世。当年,这口老井打出来的水酿出美酒,被康熙、乾隆等四位大清皇帝10次东巡盛京拜祖时饮用,并用此酒拜祭了太祖皇帝、太宗皇帝。一举成就了大清贡酒的地位,也赢得了它传奇的经历。它就是中国最老的一口酒井—龙潭水。  相似文献   

10.
末代皇帝溥仪曾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出庭作证,当年他在法庭上说了些什么?这个历史事件最核心的档案文献——庭审记录,国内外大都处于未开垦状态.即便日本东京涩谷的那幢大楼早已不复存在,然而凭借逐字逐句记录了法庭上每一句话的庭审记录,后人完全可以在时隔60多年后,再一次“回到”当年的法庭现场.  相似文献   

11.
孙大光 《侨园》2020,(2):42-45
进入冬季,沈阳下过几场小雪,气温达到了-10℃左右,走在路上,人们都不自觉地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2019年12月17日,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举办了一场轰动沈城并在海外引起反响的活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印记·中国革命历史版画展》"。近三百位辽沈地区各界代表、青年学生、老红军、老战士、港珠澳大桥建设者及在辽宁参加"寻根之旅"的海外华裔青少年冒着严寒赶来参加开幕式。  相似文献   

12.
理宏 《瞭望》1991,(52)
有朋自某地来,带来这样一则“新闻”:中秋节前,某县防疫站下了一道送检通知,凡生产月饼的厂家每个品种的月饼送3斤,经销酒的商店每种酒送3瓶,每送检单位另缴检验费10元。这件事颇为蹊巧。 其一,卫生检疫应该是抽样化验,其效果往往就在这个“抽”字上。这家防疫站不去抽,而是站在上面发通知,让被检者送去,问题必然也由这个“送”字而生。哪个单位会选不合格的月饼和酒送检呢?其中谁又能保证没人弄虚作假?这种检验结果有何意义?据说,这次检验结果表明,没有不合格的商品,上下皆大欢喜。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它和民族的历史、情感、心理、语言、宗教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现代文化是三百多年来人类文明在现代化过程中经历变迁、转型、发展和国际互动的结果,也持续体现着文明内容的变异、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交互进行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14.
今日沙甸     
云南个旧市的沙甸,是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回民大村落,是个远近闻名的地方。去岁末,一场三百年未遇的大雪袭击了沙甸及其周围热坝区。我来到沙甸时,田野中雪虽已融尽,但甘蔗倒伏满地。我心里一紧:这雪灾,降到以种植热带经济作物为业的沙甸人头上,日子该怎么过! 我走进村子,看到来往的人们说笑着,招呼着,敞着门的小院里传出“轧轧”的缝纫机声,不时还有几个小伙子骑着崭新的“幸福”牌摩托车从街上驶过。难道这场雪灾对沙甸人的生活毫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资本涌沈阳     
《瞭望》2005,(Z1)
沈阳,从未像今天这样吸引着世人的眼球。历史上也没有一个时期,像今天这样把沈阳与世界如此紧密相联。 东北振兴犹如一个巨大磁场,吸引着广阔范围内资本的目光; 沈阳,敞开胸怀,挖就"金"洼地,迎接世纪机遇; 一批批国际政要、商界名家来了……一批批跨国公司、国内知名企业  相似文献   

16.
具有200多年发展历史的辽宁道光廿五集团,携清代之酒魂、乘改革之东风,以其优秀的产品、深厚的文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不断壮大,成为锦州一个知名企业.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22,(8)
听花酒,开创生津白酒 听花酒,发扬传统固态酿酒优势,综合生物与发酵工程、食品分析与风味感官科学等多学科前沿成果,以醇熟老酒为原酒,经定向菌二次发酵、精馏浓缩等109道白酒制化增益酿造工艺,制化酒性与酒体,将白酒大热燥烈的酒性制化到温凉适中,得到香高一寸、味厚三尺、落口生津的珍贵酒体,开创生津白酒.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南北结合的管理创新战略的实施,在2008年6月这个全中国人民为奥运在中国举办而激动的初夏,安利(中国)副总裁陈朝龙来到了沈阳这个奥运协办城市.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的改革,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题目。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和曾经做过多年党的青年工作的人,我有责任把自己的看法告诉青年同志们。我同青年人接触得不那么多,话是否能说到你们的心坎上,我没有把握了。首先我想讲讲我们的改革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的国家怎么会走到这一步来的?为什么世界上各社会主义国家几乎都在谈论或者进行着改革? 大家都知道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所代替。历史证实了这一点。这个学说提出只一百年的时间,世界上就有除南极洲以外占全球大陆面积  相似文献   

20.
周军 《侨园》2013,(10):44-45
<正>一幅巨大的吴郡康城地域图占据了观景台一侧的整个白色墙面,站在位于上海市西南部金山区沪杭公路北侧的特色渔船观景平台上,用高倍望远镜向大海和金山三岛瞭望。有谁能想到,从金山嘴至金山三岛之间曾经是一片陆地,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村落和城堡!那么,在望远镜下,是否能看到海面下曾经的历史?曾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康城"是否真的就沉没在这片海域中?这里的海下,是否隐藏着上海地区诞生的最早的历史与城市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