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各界》2010,(2):F0002-F0002
1、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27日,中国同盟会在广州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黄花岗起义(又称“辛亥广州起义“)爆发。4月27日黄兴率敢死队进攻广州两广总督衙门,与清军激战一昼夜,因伤亡过大退却。方声洞等约100余人牺牲,林觉民、喻培伦等29人被捕就义。事后收殓遗骸72具于广州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这是黄花岗起义中被捕的革命志士。  相似文献   

2.
李旭东 《团结》2012,(1):53-56
熊克武(1885年—1970年),字锦帆,生于四川省井研县盐井湾(今研经镇)。1904年,年仅19岁的熊克武留学日本,在孙中山先生的感召下加入同盟会,当选总部评议员。1906年,熊克武奉命回国,先后领导了泸州、成都、叙府、广安、嘉定等起义,并南下参加广州黄花岗  相似文献   

3.
1929年12月11日,广西右江地区掀起了一场红色风暴——举行了百色起义。百色起义,是在毛泽东同志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指引下,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举行的又一次规模较大的武装起义。起义后,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60个春秋过去了,右江人民一提起这次起义的领导人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韦拔群等,就抑制不住崇敬和怀念之情。在纪念百色起义60周年之际,广西部分红七军老战士,回忆了他们与邓小平共同战斗和生活的往事,赞颂邓小平领导百色起义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4.
北雷 《侨园》2011,(10):18
在辛亥武昌首义时,有三位年轻人是策动武昌起义的重要角色,他们就是名闻全国的“三武”——孙武、蒋翊武、张振武.由于他们三人的名字中有一字相同,地位也大致相当,而且又都是武昌起义的风云人物,故人们称他们为“首义三武”.  相似文献   

5.
江丙坤:"我现在来的时候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希望海峡两岸也会春暖花开。"春暖花开时节,正值孙中山先生逝世80周年之际,由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参访团抵达大陆,先后祭奠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拜谒南京中山陵、  相似文献   

6.
星雨 《各界》2008,(7):68-71
广州起义失败后,1928年初,在李立三的实际主持下,广东省委在香港召开会议,专门总结和检查关于广州起义的问题.广州起义的一些领导人也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陈辉 《党政论坛》2010,(24):31-31
9月22日上午8时,万家团圆的中秋节,本刊记者来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抗美援朝战争馆”,看到“志愿军烈士墙”的上方镶嵌着29个金光大字:“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英名和光辉甫迹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8.
刘则永 《团结》2011,(3):55-58
兴中会成立后,孙中山先后组织和领导了广州、惠州等武装起义。这些起义大多是以旧式会党、绿林为主要力量。起义虽以失败而告终,却在广大范围内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也促使孙中山  相似文献   

9.
冯健 《瞭望》1984,(35)
南斯拉夫的英雄城市铁托乌日采,是南斯拉夫人民景仰的革命圣地。这里保留着铁托当年指挥起义的办公室,建有纪念为解放自己祖国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的丰碑。作者不久前曾访问南斯拉夫,饱览胜迹,感慨系之,写下了这篇随笔。  相似文献   

10.
尹曙生 《各界》2011,(12):74-76
民主革命烈士徐锡麟(1873-1907年)领导安徽巡警学堂起义,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的英勇行为,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件大事。一些近现代历史书籍对这件事都有记载。但是都不那么详细、具体,有的甚至有史实错误。  相似文献   

11.
瞭望哨     
《瞭望》2001,(38)
8月下旬,随同事一行驱车赴山西晋中地区考察民居,途经刘胡兰乡及刘胡兰纪念馆时,被处处可见的一幅幅广告惊呆了,与我同行的同事们也纷纷议论起来。 广告内容主要是“胡兰牌牛肉”、“胡兰牌火腿”……醒目的广告基本上都与肉类食品相关,看后令人顿生一股血腥味道。大凡国人都会记得刘胡兰烈士死于国民党军的铡刀下,毛泽东主席为她气概所动特作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烈士之乡启用烈士名字作为地名如乡名、村名,是为了让后代永远记住先驱者,这无疑是正确的,但用烈士的名字作商品广告,甚至广告词中称是“山西名特产品”就不应该了。我  相似文献   

12.
胡笳 《瞭望》1991,(26)
今年2月7日,是著名的“左联五烈士”罹难60周年。提起“左联五烈士”,人们并不陌生。然而,对于其中两位——柔石和冯铿一段感人肺腑的恋情却鲜为人知。事实上,他们这段炽热的革命情谊,对于他俩当时的创作和生活都起了巨  相似文献   

13.
金满楼 《各界》2013,(9):31-34
一 武昌起义中,张振武是湖北少有的“骨灰级”元老,他曾于1905年赴日留学并加入同盟会,后于1909年加入“共进会”并成为会中重要干部。武昌起义前夕,孙武负伤入院,蒋翊武仓皇出逃,革命机关相继被破坏,危急形势下,张振武主动站了出来,并联络各方提前发动起义。  相似文献   

14.
一心向党 淡泊名利 夏明翰烈士的独生女名叫夏芸。当夏明翰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凛然就义时,夏芸刚出生几个月。还是襁褓中的婴儿。 为了保住烈士的这根“独苗”,母亲郑家均星夜赶回湖南衡阳乡下,将小夏芸寄养在外婆家。自己又去上海、东北,以“湘绣女”的身份,为地下党传送  相似文献   

15.
1927年爆发的广州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虽然中共处于幼年时期,但对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却给予了高度重视,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党内民主、巡视工作、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等方面均采取了举措,部分举措还具有较大的创新意义。广州起义之后,又积极汲取相关教训,提出了许多加强党建的有效措施。广州起义中党建工作的主要经验和教训是应将党的建设与党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张徐剑 《民主》2012,(5):43-45
长江入海口的波涛拍打着南通长江大堤的岩石,发出阵阵涛声,召唤着近代一位南通籍著名爱国志士的不朽英灵;江海平原的春风吹拂着南通狼山的松林,发出沙沙声响,倾诉着一位英烈的悲壮事迹。这位英烈,就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老师,为实现民主共和理想而捐躯的辛亥革命滦州起义主要领导人白雅雨烈士。  相似文献   

17.
范福潮 《各界》2011,(8):69-71
黄兴和谭人凤诗中有“能争汉上为先著,此复神州第一功”,此句并非夸谭一人,而是夸赞领导武昌起义的诸位元勋。居正自辛亥正月负命回鄂,除了七八月赴沪购枪短暂离开,一直坚守在汉,备尝艰辛,力促共进会、文学社的联合,运筹帷幄,策划起义,堪称“第一功”者,非其莫属。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居正出任内务部次长,是武昌起义领导人中惟一入阁者,  相似文献   

18.
张杰 《各界》2014,(5):92-94
“两当兵变”是在中共陕西省委的直接领导下的一次较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是继清涧起义、渭华暴动之后,在西北地区较早的起义之一,也是甘肃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最早的一次起义。  相似文献   

19.
一九四五年七月,一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被国民党特务秘密处死在贵州息烽的集中营里。 没有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和姓名。重庆刚解放时,烈士资格审查委员会在整理“中美合作所”牺牲人员的情况时,关于她的结论是这样写的:“与《新华日报》及重庆办事处有联系。”而更多的情况则不得而知,只好在烈士名单中不予提及。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在广州美术学院“岭南画派纪念馆”会址,举办“春睡三友”画展.与此同时,在广州朱紫街新修复的“春睡画院”也将继揭幕.此次活动引起艺术界莫大的兴趣,来自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的朋友,以及港澳地区和全国各地的来宾欢聚一堂,祝贺“春睡三友”——司徒乔、黎雄才、关山月的联展,并参观“春睡画院”首次举办的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作品展览.连日来一些学者还举办岭南画派研讨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