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3 毫秒
1.
强化就业保障 推进“劳有所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士俊 《群众》2008,(7):75-76
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近年来,江都市委、市政府从“劳有所得”这个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不断强化就业保障,努力加快和谐进程。  相似文献   

2.
杨柔坚  杨成功 《群众》2011,(12):82-83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民生”的概念,要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审计要保障社会健康。保障社会健康发展的核心就是要重视民生、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为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可以为政府解决民生问题提供决策依据、为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当好坚强卫士。  相似文献   

3.
十七大报告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民生是一个大课题,不仅是经济和社会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民生问题涉及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劳动就业等诸多方面,这些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共十七大把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强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相似文献   

5.
公共财政要致力于改善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干部队伍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力量,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在平时工作中能否真正做到“情为民系、权为民用、利为民谋”.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的执政基础坚固与否。组织部门必须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关注民生”的干部队伍,积极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7.
勇彪 《观察与思考》2009,(10):62-63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中共十七大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  相似文献   

10.
《当代广西》2007,(23):1-1
世纪的盛会,人民的盛会。 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落下帷幕。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几年,民生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主题。而"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则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主要着力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张廷登 《当代广西》2007,(22):14-14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时,强调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一战略部署寄托了亿万民众的新期待,凝聚了执政党的集体智慧,让人心里更加甜美,精神更加振奋。  相似文献   

13.
巫欣春 《时代主人》2011,(11):28-31
随着经济的发展,民生问题越来越为我们党和各级政府所关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是我们党就民生  相似文献   

14.
洪自成 《楚天主人》2008,(11):24-2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  相似文献   

15.
十七大报告从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六个方面阐述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中共十七大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政策目标涉及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关系到老百姓享受基本人权、享受幸福安康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笔者认为,县级人大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可以说,这为真正改善民生提出了具体目标。为此,本刊请有关专家对各界读者高度关注的民生重点话题,作一些解析。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家有所居。人大代表是人民的代表,人大代表是人大常委会履行职责,反映人民意愿和呼声,改善和发展民计民生的桥梁和主体。人大常委会在履职过程中代表发挥着重要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和谐的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君飚 《创造》2007,(11):75-77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十七大报告中,这几句朴实而带有先贤理想色彩的郑重承诺,让百姓惊喜地发现:十七大是一场“民生的盛宴”。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表示,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预见,“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个关平民生的大话题,将是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