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案被告人情况晓宇,男,17周岁,汉族,初中文化,无业。其父亲本是一位上海知青,母亲则是西安人。晓宇自幼生活在动荡不安、缺乏温暖的特殊家庭里。9岁时,他父母离异。不久,晓宇便有了一位新妈妈。13岁时,家里又有了突变。他的生父杀了自己的后妻,畏  相似文献   

2.
胤禔(1672—1734年)其初在康熙帝诸子中排行第五,因为前面四个皇子均早殇,按封建礼法,在成年皇子中他的年龄最大,所以被列为皇长子。但是,他的生母惠妃那拉氏只是一位庶妃,远不及皇二子胤礽的生母皇后的身份高贵,胤礽因是嫡出而被立为皇太子。胤禔表面上遵从父命,内心里对太子的地位却十分觊觎。  相似文献   

3.
1994年2月,纽约市的个案工作者让三岁半的玛丽索离开从她出生一周即抚养她的养母而回到令她陌生的生母家里生活.  相似文献   

4.
从朋友那里听来一段故事:五一假日难得机会,他去长沙参加亲戚聚会,晚饭后聚在一起打"80分"。他是上海人,而另外三位都是湖南人。虽然都表示会打"80分",但开局不久随即发现,彼此所遵循的规则完全不一样。少数服从多数,牌局就按照湖南的规则进行。在打牌过程中,作为少数的上海牌友一边学习"湖南规则",同时就一些他觉得实在没道理  相似文献   

5.
正濮存昕是一位德艺双馨、演技精湛的好演员,生活中的他,更是一位好父亲、好岳父。濮方是濮存昕与宛萍的独生女儿。2010年5月28日,27岁的濮方向父母宣布了一件大事:"爸、妈,我交男朋友了。"濮方的男友名叫韩金凯,曾是黑龙江省滑雪队的运动员。2009年12月,中国国际滑雪节在黑龙江亚布力滑雪中心举行。濮方挑战高山滑雪时,从10米高的雪堆上滚下来擦伤了。当时,韩金凯也在那里为运动员朋友加油助威。濮存昕是一位德艺双馨、演技精湛的好演员,生活中的他,更是一位好父亲、好岳父。  相似文献   

6.
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个难题,你必须去跟不很熟悉甚至有隔阂的人相处、相熟。很重要的一环是:谦虚谨慎。美国总统威尔逊当年在获选新泽西州州长后,在纽约出席一个宴会,主持人介绍他时,称他为“未来的美国总统”。这显然是奉承话,对在座的其它人却是不大不小的打击。威尔逊立即起身致谢,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我有一个朋友,前些日子与一群钓鱼人去加拿大玩,其中一位先生大胆地尝试了一种名叫‘松鼠’的威士忌,据说喝了这种酒的人,就会象松鼠那样去爬树。他喝得太多,虽然没去爬树,却在搭火车时‘爬’错了车厢,原该往北,他上了往南的。朋友们只好电告列车长,请求帮忙。不久,他们接到列车长的回电,说是无能为力,因为车上有13个醉  相似文献   

7.
2010年1月24日,山东省济宁市15岁女孩张雅“死”了多年的生母突然回到家里。然而.张雅还未来得及为亲人团聚的事庆祝一下,马上就陷入尴尬的两难之中。原来,父亲在法院依法宣告母亲“死亡”后已经再婚,继母待她如己出。生母返家后迫切想“破镜重圆”,继母不甘心退出,而优柔寡断的父亲则对她们中的任何一位都不愿“伤害”……  相似文献   

8.
关明 《工会博览》2024,(8):53-56
<正>11.汪寿华:书剑飘零姓名:汪寿华,原名何纪元,字介尘,又名何今亮等出生年月:1901年籍贯:浙江诸暨入党时间:1923年生前职务:上海总工会委员长牺牲时间:1927年4月11日,时年26岁牺牲地点:上海遗书遗言:或许因为他指挥过上海工人武装起义,是第一位牺牲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烈士,又是死于青帮杜月笙之手,上海总工会委员长汪寿华给后人的印象是一位仗剑冲锋、奋勇拼杀的斗士。然而我们梳理他的生平,却发现他原来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书生,在革命洪流中走上武装斗争的道路,生命定格于26岁的大好年华,书剑飘零。  相似文献   

9.
倪方六 《法制博览》2009,(11):62-63
朱棣是个有故事的人。他的生母之谜,忽悠世人六百年,也争论了六百年。 近来笔者翻阅了一下相关史书,质疑朱棣为“妃生”而非“后生”,即系庶出而非嫡出的最有力的文字证明,集中地指向《南京太常寺志》一书。书中所载孝陵神位:“左一位淑妃李氏生懿文太子、秦愍王、晋恭王,右一位妃生成祖文皇帝,是皆享于陵殿,掌于祠官,三百年来未之有改者。”  相似文献   

10.
仕途失意 情场得意 李商隐,字义山,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齐名,并称“小李杜”。早年受知于牛僧孺党人天平节度使令狐楚,并经令狐楚之子推荐,于唐文宗开成三年,即公元838年高中进士及第.不久便到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下当了一名幕僚,并且娶了他的女儿,从此堕人牛、李党争之中,一生困顿失意。李商隐是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诗人,二十六岁时写下的《安定城楼》,展示了他的远大抱负。但是他空有“欲回天地”之雄心,可叹事与愿违,竟是“一生襟抱未尝开”。  相似文献   

11.
当您打开1993年10月号美国《生活》月刊,翻到第10—11页,看到一大幅照片上一位没有眼珠的盲童在吹奏长笛的情景时,您一定会感到惋惜;但在了解实际情况后;您一定会感到愤慨.这孩子名简生,现年10岁,住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的一所慈善机关里.他小小年纪,双目失明,却已经学会吹长笛了.但这可不是一个暖人心怀的故事.他妈说,简生之所以失明,是因为他的一对眼珠子给人偷走了.据他妈介绍,简生10个月大的时候,患了急性肠炎,给他从村里送进镇上的医院.第二天去领孩子的时候,她发现他眼睛上蒙  相似文献   

12.
一间15平方米的居室.一个奇特的世界。 1.5万枚毛泽东像章整整齐齐地排列在深蓝色的布上,记载着一个时代,一段历史。一位记者惊叹:“仿佛走进了一个像章大观园。”一位特地从上海赶来参观的收藏家感慨:“他收藏了一个特殊的时代。”他叫周继厚,贵州航空工业总公司修文○一一技工学校的教师。“百宝箱”里的愿望 28年前,4岁的周继厚离开了出生地北京,随父母来到贵州高原最边远的一个小县城,京城的孩子初到山乡,那树叶花草,小乌小虫  相似文献   

13.
您见过清朝的铜钱吗?一枚圆圆的小钱,中间透着棱角分明的小方孔,当一位饱经人生风霜的老人,在一位年轻人即将远行时送他这样一枚小钱时,年轻人不能理解其中含义。但当现实生活让他跌尽跟头,在开始体味人生的艰苦、深感生活难以驾驭之时,年轻人突然明白了老人送他这枚铜钱的道理,找到了生活中的光亮,原来老  相似文献   

14.
陈晓兰,上海一名普通的临床医师,年轻时下乡当了8年卫生员,通过自学考取得了大专学历以及医师执业资格证书。1991年调入上海广中地段医院后,一直是一位尽责的医生,时常收到病人的感谢信。1983年,她离婚后带着3岁的女儿,住在一个普通小区的小房子里。在接触假冒伪劣医械前,她的生活一直平静而安逸。  相似文献   

15.
正有人说:生活如歌,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生活似画,色彩丰富缤纷绚丽。有这样一位老人,他退休后的老年生活,让记者深深地感受到了两个字——快乐。他叫魏希才,66岁,原北京市工业设计研究院工会副主席。在魏希才看来,他的快乐生活源于唱歌。2008年初,"共和国同龄之声合唱团"到魏希才所住的丰台区太平桥街道东里社区招生,魏希才报着试试看的想法报了名,有幸就成为了合唱团的一员。从此,魏希才告别了整天和老伴儿在一起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淡生活,《沂蒙山颂》、《长征》、《怀念战友》等一曲曲红歌唱响了他快乐美好  相似文献   

16.
2002年11月,中国软件业继用友老板王文京之后,又产生了一位“上市暴富族”——杭州信雅达软件公司在上海证交所上市,46岁的老板郭华强个人共计持有20929517股信雅达股份,市值5亿元人民币。 当媒体把关注的目光聚焦于郭华强时,却发现他的致富时间出乎寻常地短:从工商银行的软件技术人员到亿万富翁,他只花了11年时间!而他的发财轨迹又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恒一离婚不久,就带着五岁的儿子去德国慕尼黑工作。由于天天早出晚归,无力照管儿子,他就把儿子托付给社区志愿者,也是自己邻居的劳顿斯太太监管。劳顿斯太太非常敬业、友好,她不但悉心照顾其生活,还认真教其识文断字,为此,恒一非常感动。但他连做梦也没想到,正在他高兴之时,劳顿斯太太却把他告上了法庭。什么原因呢?说他对儿子态度有问题.没有履行父亲的义务.经常晚上10点了还回不了家,与儿子交流时间太短.关心太少。  相似文献   

18.
去年,广州市发起了一元钱教育基金的捐献活动,一时大街小巷,无人不知。这项活动是一位港澳的市政协委员,在政协的一次小组讨论发言中提出的,不久当他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建议已成为广州人的行动时,连忙赶回广州,捐了1000元港币。这次小组讨论中的发言,被市政协的工作人员敏感地捕捉住闪光点,会后单独整理成一项建议,送给市领导。领导同志特地召开座谈会倾听各方意见后,才慎重地做出决定,使一  相似文献   

19.
讴歌 《南风窗》2008,(17):95-95
一直对与科学(特别是医学)有关的混搭,保持着非同一般的兴趣。因为我所经历、见证的医学生活,大部分时间枯燥无味。上医学院时,有天下午,学校破天荒请来了两位客人做讲座。一位是长发扎成马尾巴、拿着萨克斯的老先生。一位是顶着"性学专家"头衔的老太太。老先生给我们讲他如何受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的影响。认识了音乐里的自由性,又是多么地喜欢  相似文献   

20.
一个神秘人物又“神秘”地返回了生活。七九年上海民办刊物《民主之声》,负责人是他;八○年,发起成立“民刊学会”的,也是他。他曾自凑班底,竞选上海南市区人民代表,这成了当年的“爆炸”新闻。这个神秘人物,姓傅名申奇,原是上海动力机厂工人。五年前,他被控犯“反革命煽动罪”,判刑七年。今年七月,他被提前释放。找寻他的人在问:傅申奇在哪,近况如何? “我在自建的‘炼狱’里!”这位平常、普通的三十二岁男子深沉地说,“我在民主、宽容的氛围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