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包容性发展"理念正式出台,这为"城市包容乡村发展"这一新型价值观的构建提供了历史契机。"包容性发展"与"城市包容乡村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理论关联与功能耦合。我国近年来城乡社会发展的实践状况、中央的一系列政策安排、学界相关的理论研究亦为"城市包容乡村发展"这一价值观的孕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实践、政策、理论三维基础的视角切入,文章对"城市包容乡村发展"价值观构建的可能性进行了探析,认为这一新型价值观确立不仅必要,而且必然。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语〕2007年8月,在亚洲开发银行召开的以包容性增长促进社会和谐战略研讨会上,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被正式提出。之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先后四次在国际、国内多种场合下,支持与强调了这一理念。2011年4月,博鳌亚洲论坛在中国海南举行。此次年会把包容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据说英国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是最早提出城乡一体化思想的学者。他在上个世纪出版的《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说:“城市和乡村都各有其优点和相应的缺点,而城乡一体则避免了二者的缺点………城市和乡村必须成婚,这种愉快的结合将进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  相似文献   

4.
郑殿兴 《前线》2008,(1):70-70
记得读过一篇谈领导班子成员应学会包容的文章,鄙人对文章提出的包容才能团结和谐、团结和谐才能干事的观点很是赞成。道理很简单,领导班子成员不讲包容,不懂包容,不会包容,这个班子难免就不团结不和谐,而不团结、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从“城市中心”到“乡村中心”思想转变历程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关于“乡村中心”的思想是1930年1月提出的。而在此前后周恩来也提出了“乡村中心”思想,用词还更明确。从1927年底到1930年八九月间,他从提出“农民割据”是中国革命的“特殊方式”,到提出“农民游击战争和土地革命是今日中国革命的主要特征”,到明确提出“现在中心是在苏维埃区域,不仅党是[有]政权的党,而且有红军、赤卫队,而且是要发展及于全国”。同时他倡议成立“中共苏区中央局”,统一领导红军和农村根据地的斗争,并主动提出自己愿意到中央局工作,从而完成了他从思想到实践、由“城市中心”到“乡村中心”的思想转变历程。而且他从党中央领导的角度开始党的工作转变,因此更具有全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代贵州》2013,(33):22-22
青山环抱,小桥流水,硬化好的通村公路宽敞整洁,一条条水泥连户路阡陌交通,一窿座农家小院绿树掩映,村庄干净整洁,庭院鸟语花香……这是今年毕节市七星关区以“两个硬化”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后大部份农村的新景象。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1,(16):48-48
思想观念的价值,在竞争中才会彰显,在实践中才能检验。“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自信。那种扣帽子、抓辫子的辩论方式,“不同即敌对”的思维模式,本质上都是狭隘虚弱的表现,无助于社会和谐的构建、健康心态的形成。多元表达难免会有“异质思维”,甚至给人“鸡同鸭讲”的感觉。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欣赏理性平和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任永恒 《奋斗》2009,(5):64-64
有个乡村的朋友。 认识他的时候是在姥姥家的后窗。暑假,妈妈把我送上车的时候,叮嘱我:“乡下的孩子野,别惹他们。”于是我变得很乖,半倚在炕沿上,拨拉着晒太阳的猫。乡村的后窗大多是上下开启的,那天上午见一只小手掀开窗,探出一个光头来:“你,出来!”我害怕,如见到今天黑社会的打手。  相似文献   

9.
保持和促进统一战线"五大关系"的和谐发展,卓有成效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更大贡献,需要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包容精神。文化包容为政党关系增强向心力,为民族关系增强凝聚力,为宗教关系增强包容力,为阶层关系增强整合力,为海内外同胞关系增强亲和力。  相似文献   

10.
近来,“包容性增长”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一些新闻事件、新闻现场也不时给人们带来有关“包容”的讯息和体验。  相似文献   

11.
肖露 《当代贵州》2013,(3):22-22
桐梓,位于川渝南下和云贵北上的交通要塞,地处成渝经济区和黔中经济区的巨大辐射圈内,又是两大经济区产业布局的重要承接地。在这个黔渝经济大通道上,近年来,桐梓县的乡村旅游业发展态势十分红火。  相似文献   

1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和短板在"三农",为了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党中央适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置性任务,只有乡村产业发展才能盘活乡村发展活力,激发乡村发展动力。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主体、土地、制度、党组织建设等治理要素密不可分,乡村治理和乡村产业发展有着紧密的逻辑关系。"三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进程必然是多种治理手段和方式共同作用于乡村产业发展的过程。由治理要素组成并形成相对稳定的乡村治理结构对乡村产业发展尤为重要。优化和改善乡村治理要素,推动乡村治理体系优化升级,既是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现实手段,也是切实推进乡村产业发展进而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3.
以单纯经济增长为发展导向面临着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保障不足、就业压力增大、生态污染与环境破坏突出等问题。包容性发展观是兼顾所有人尤其是最不利者、倡导人人具有发展机会、环境可持续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发展,是对单纯经济增长型发展的解构。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宗旨的志愿精神深刻地体现了包容性发展所蕴含的一些基本内核,是社会包容度的体现。志愿服务在实现包容性增长中具有缓解社会矛盾、弥补社会保障不足、增加就业、促进环保事业发展等功能。  相似文献   

14.
城市文化是建设和谐城市的重要基础,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内容,是城市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影响并决定着城市发展的前景和方向。从传统的功能城市到今天的文化城市,文化已经成为城市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关键元素。  相似文献   

15.
《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批复,桂林的发展真正进入了国家的战略层面。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科学规范是前提,打造特色品牌是关键.提升服务质量是保证。  相似文献   

16.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重要观念,是对当代世界正在形成的文化多样性观念的本质把握,是构建社会和谐、实现创新型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观念保证,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的新的文明观念。这种观念所蕴含的处理族际关系的真谛,无论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还是多样性的世界,都是弥足珍贵的。  相似文献   

17.
今天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全国各地方兴未艾、如火如荼,深入推进、重点突破。然而也得看到,一些地方的乡村振兴具体做法仍然没有跳出以往唯速度、唯规模,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粗放式发展样式与扩展模式。对此,唯有实现乡村振兴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有机融合,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与各方面,才能让乡村振兴可持续,也才能通过振兴乡村,日益开启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乡村全面提质发展的历史机遇,要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本文基于乡村价值理念,重点分析了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有效途径,以期为相关理论、政策与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兵团党校学报》2005,(3):61-61
“如果世界综合平均发展成本为1,则中国的综合平均发展成为本1.25。”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课题组组长牛文元指出,这就意味着在世界平均发展水平下,用1美元可以办完的事,在中国办成要花费1.25美元。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世界趋向多极化,经济快速发展使全球化更加深入,各种文明之间的交融、交流和交锋也日趋频繁,包容文化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提出的一种科学、可行的文化生成模式。只有立足于发展包容文化,才能不断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文化和谐,为建设和谐世界创造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