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康猛 《大连干部学刊》2007,23(12):40-42
我国行政审判面临的诸多问题与我国的行政程序和实体法律,以及行政诉讼法对有关行政机关互动关系制度的设计上存在某些缺陷关系甚大.从法理和实践的角度对目前我国行政审判面临的问题作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研究,以求更好的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规制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  相似文献   

2.
中国已正式成为 WTO 成员。入世对中国的挑战是全方位的。本文试就入世对我国审判制度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作些探讨。一、入世后我国审判独立制度面临的挑战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这是我国的审判独立制度,与 WTO 的有关制度吻合,WTO 协议规定,“涉及反倾销、反补贴、海关估价、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最终行政裁决和复审决定,可特别要求司法仲裁或行政法庭迅速审议”,该程序应“完全独立于负责作出该裁决或复审决定的当局”。这与我国的审判独立制度是相符的。但是,我国的审判独立制度还需得到有效保障。各级法院尽管与检察院、政府都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  相似文献   

3.
行政审判独立是行政诉讼制度得以发挥其效用的前提。要保障我国各级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独立,必须妥善处理好行政审判独立与执政党、国家权力机关及政府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以权压法"在我国确实有着根深蒂固的观念支撑。行政机关败诉案件审判执行难主要是司法权力难以有效制约行政权,没有更严厉的法律制约日益膨胀的行政权力,行政诉讼中,审判执行难无疑会雪上加霜。目前,法院地方化色彩较为浓厚,在行政审判和执行上体现得尤为明显"。由于涉及自身利益,有的地方,行政机关要求法院汇报案件处理情况,通过办公会等平台对法院审理案件进行干涉和质疑。面对违法的行政行为,法院难以依法作  相似文献   

5.
对行政机关超越职权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二)项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应判决撤销或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那么,什么是超越职权?它的内涵和特点是什么?如何认定行政机关的超越职权行为?这些问题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政审判实践中都需要进行认真研究。对超越职权的界定在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建立的  相似文献   

6.
《行政诉讼法》自1989年颁布与实施以来,我国的行政审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司法实践中,由于法院在各方面受制于行政机关,而难以做到审判的公正与独立,造成了现实中的种种问题。行政审判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走入困境,而建立行政法院是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在西方国家的行政法院制度模式中,我国应借鉴俄罗斯模式,并结合我国国情,建立中国特色的行政法院制度。  相似文献   

7.
效率是组织机构的生命,一个组织机构没有效率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行政机关是国家为推行各种政务而组织的各种执行机构,提高行政机关的办事效率,直接关系到政府职能的发挥和政府威望,关系到一级政府管辖范围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行政机关的办事效率问题。我国已步入市场经济的轨道,激烈的市场竞争,对行政机关的办事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行政机关办事效率是各级行政组织面临的一个迫切课题。  相似文献   

8.
九龙坡区法院行政审判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上级法院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行政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依法开展行政审判工作,监督和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切实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依法开展行政执行工作,支持  相似文献   

9.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基层法院,既有刑事侦查、刑事公诉、刑事审判和民事审判等司法职权,也有人犯监管、监所监督、公证和律师管理等司法行政职权。它既是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也是看守所、公证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这构成了其与今日法院职权的重大区别。厘清这一基本问题,有助于正确认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司法制度和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前,福泉市人民法院每年审理的行政诉讼案件中,行政机关基本上都是委托律师等代理人出庭应诉,行政首长(行政机关的法定代表人)出庭率为0。如何解决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存在的怕应诉、怕当被告、怕败诉影响威信等问题,促进行政机关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保证审判机关依法行使审判职权,是本级人大常委会关注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1.
浅论我国机关诉讼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裘璆  何琼 《公安学刊》2006,27(5):58-61
行政组织法无法精细规定行政机关之间的职能划分。由于部门利益的驱使,行政机关权限争议不断,间接损害了公民权利。现行行政系统内部解决权限纠纷的方式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一是对行政相对人权利保障不利,二是导致行政效率不高,三是妨碍了行政审判的顺利进行,四是难以最大限度抑制部门利益。从行政诉讼类型化角度,可以尝试建立机关诉讼这一类型,即由法院通过诉讼程序解决行政机关权限争议。构建我国机关诉讼,除了适用行政诉讼各类型共有的实体和程序性规定之外,还有受案范围、原告资格、审理规则、判决等方面特有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15,(5)
<正>4月9日,河南省高院发布了"民告官"的行政案例,涉及环境保护、信息公开、政府强拆赔偿等方面。"将案件情况、当事人意见和裁判结论予以公布,使公众能够更多地通过行政案件了解行政审判工作情况,进一步增强行政审判的公开性,满足公众对行政审判工作的知情权。"河南省高院新闻发言人表示,随着法治的发展,我国已经逐步建立起解决社会矛盾的法律渠道,过去政府机关的解决矛盾职能已经不存在,领导也不能在法律之外随意评判是非。  相似文献   

13.
围绕行政审判体制改革,设立行政法院的呼声异常响亮。支持者认为行政法院的设立可以解决我国行政审判体制存在的各种问题。实际上,独立性是行政审判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法院内部去除行政化,在外部保证各级法院摆脱地方政府的控制。除此之外,要将行政审判体制改革放到我国司法改革的大背景下统筹考虑。在改革付诸实践之前,需要对行政法院的制度定位、制度成本及其在我国的生长环境等因素进行充分考察,不可将设立行政法院当做解决行政审判体制诸多问题的万能钥匙。  相似文献   

14.
自1994年以来,山东省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工作,在各级党委和人大的领导、监督、支持下,连续三年夺取山东省第一名,并在全国中级法院行政审判工作评比中获得第二名。(一)1990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一项新的审判制度,也是人民法院所面临的一项新的审判任务,它对于加强人民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推进依法治国,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化解官民矛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这一调整国家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诉讼关系的重要法律,在颁布实施后,却出现了一些难以预料的情况。很多人  相似文献   

15.
宪法规定,国家行政、审判、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这一规定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与国家行政、审判、检察机关的关系。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利益进行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监督。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目的在于督促和支持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人大在执法监督中,往往只注意对司法工作中违法案件实施个案监督,而对行政机关执法的个案监督不够。究其原因,一是认识上的偏颇,认为行政机关不办案,也就谈不上个案监督:二是心理上的障碍,认为政府得罪不起而不敢监督,行政案件复杂而不愿监督;三是制度上有缺陷,行政执法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在执法程序、行政机关的责任和责任追究  相似文献   

16.
凌风 《云南人大》2006,(12):23-23
自行政诉讼法1990年实施以来,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人大的监督支持和行政机关的配合下,行政审判司法环境有所改善.但是行政诉讼中的困难和问题远未根本解决.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出庭应诉情况一直备受关注。据统计。全市1997年至2005年,两级人民法院共受理一审行政案件816件.所审结的行政案件中.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出庭的仅为2.2%,不出庭应诉、不举证的为0.62%:二审行政案件均没有法定代表人出庭。这种现象虽说与现行法律规定并不直接相悖,但多少折射出行政机关对行政诉讼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7.
个别地方人民法院在审判中,以“与法律相抵触”为由,宣布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无效,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我国实行的是...  相似文献   

18.
我国宪法规定的人民法院独立审判权具有相对性,是人民法院的独立审判,不是审判员,也不是庭长、院长的独立审判。独立审判只是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种相对性,确定了人大及常委会监督审判的必然性。组织人大代表旁听并评议法院庭审工作,是地方各级人大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监督形式,与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并不发生;中...  相似文献   

19.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实行人民代表制度。越南宪法规定,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国会及各级人民议会,国会和各级人民议会均由民选代表组成。国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集中立法、行政、审判、检察等权力,在它之下,各国家机关分工负责,政府负责行政管理工作,最高人民法院负责审判工作,  相似文献   

20.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是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以行政机关名义对行政行为所引发的行政诉讼依法履行出庭应诉职责,有正当理由而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代为履行出庭应诉职责的制度。我国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面临和谐因素缺乏、法治要素欠缺和敬业精神匮乏的困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完善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应当推进行政应诉央地立法和谐互动以完善法律体系,分流出庭应诉案件以明确行政机关负责人的个体职责,构建行政水平测试制度以提升行政机关负责人法治能力,授权法院强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以硬化司法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