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心理的不正常状态是我国当前犯罪的重要原因范钢70年代,我国进入了刑事犯罪的高发期。经过1983年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严打斗争,刑事犯罪发案率虽一度有所下降,但尔后一直呈上升态势,尤其是近几年来,刑事犯罪无论是犯罪的手段、类型、方式,还是性质和数量,都...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是根据计算机网络在公安部门中的现实应用和未来的需求,探讨计算机网络在打击刑事犯罪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公安部门对加强信息网络基础建设的认识,促进公安部门运用信息网络高效率、高质量的打击越来越复杂化的各种刑事犯罪活动。 一、计算机信息和网络在打击刑事犯罪中的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治安形势日趋复杂,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也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特别是不法分子的作案手段和方式也逐渐向高智商化和高智能化方向发展,公安部门“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任务更加艰巨。实践证明,只有走“科技强警”之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当前刑事犯罪的发案特点,从深层次上分拆刑事犯罪上升的社会原因,并提出相关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4.
自 1829年真正的专业化警察出现在伦敦街头开始,警察就被公众誉为“抵御中外犯罪的卫士”。警察与犯罪的关系被人们很自然地想象成近乎“野兔—山猫”此消彼长的生态平衡模型。因此,降低刑事犯罪案件的发案率,提高刑事犯罪案件的破案率,也就成为评价警察工作的核心指标。   20世纪 4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面对急剧攀升的刑事犯罪率,纷纷开始了警察专业化的改革实践,然而,专业化警察人力、开支的不断增加,警察通讯、交通和武器装备的迅速现代化,非但没有使刑事犯罪率有所回落,反而出现了同步增长之势,比如, 1981— 1990年十年间,英国警察人数增加了 30000多,而刑事犯罪率也由 566,上升至 789,美国警察人数增加了 40%,刑事犯罪率也增加了 46%。我国改革开放 20年,警察人数增长了近三倍,而刑事犯罪率也增加四倍。警察数量对于刑事犯罪率的降低不起决定作用的残酷事实,无情地打破了人们评价警察工作的传统价值准则。由此,社会对于警察的职能产生了疑问,警察在辛苦、劳累、伤亡惨重之余,还要面对公众的千夫之指。   20世纪 70年代以后,国外警学界从警察最原始的定义( 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对警察的定义是“良好...  相似文献   

5.
刑事犯罪上升与制约机制弱化曲植凡关于刑事犯罪上升的原因,近几年各地都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笔者认为,应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去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犯罪是各种社会矛盾和消极因素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它的增多和减少...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改革现行刑侦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公安机关打击防范犯罪体制,从而提高公安机关打击防范犯罪的能力和效益,是摆在公安机关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这既是实战的需要,又是个牵涉方方面面的重大理论问题。本刊从本期起特辟《刑侦改革大趋势》专栏,欢迎参加讨论。如今,作为社会各种消极因素综合反映的刑事犯罪,和50年代相比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刑事案件发案持续增长,经济犯罪突出,刑事犯罪暴力化程度加剧,有组织犯罪程度提高,刑事犯罪对社会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社会治安面临着严峻形势。面对刑事犯罪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7.
未来警官必备的素质路德坤未来的社会将是科技、信息、智慧的综合体,跨地域、智能型犯罪将是来来社会刑事犯罪的一大特点,加之我国正处在社会变革时间,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严峻,公安机关同刑事犯罪的斗争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局面,因此,处在世纪之交的人民警官必须为适应和...  相似文献   

8.
当前,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影、视、听及电子计算机机等高科技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一些刑事犯罪分子也越来越多地将现代电子、通讯、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等科学技术手段用于犯罪活动.诸如:绑架、敲诈、计算机犯罪等,同时,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在预防,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中,亦越来越多地将高科技手段运用于侦查实践,从而为视听资料的应用提供了客观条件;我国新的刑事诉讼法已将视听资料增列为第七种证据,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公安机关在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中提供了以一新的武器和法律保障,但是…  相似文献   

9.
前言为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搞好社会治安、保障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公安机关采取了各种措施,开展了多项打击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的严重刑事犯罪未能有效地遏制住,大要案发案率居高不下.为改变这种严峻的治安局面,除发动群众实行群防群治和开展专项打击外,还必须采取各种手段,实行综合处理,其中采取现代化技术手段,就是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有力措施.下面谈谈这方面的问题。一、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人口信息库、指纹信息库和道路交通信息库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社会已发展到了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的特点是以信息为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刑事犯罪的上升主要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一是诱发刑事犯罪的社会消极因素;二是制约控制犯罪的积极因素,两者在相互作用、彼此消长中引起了刑事犯罪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1.
刑事犯罪案件立案率指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单位时间内的刑事犯罪案件立案数与同期人口数之比,属于强度相对指标。过去,它一直被看作是衡量社会治安状况好坏的“温度计”。但是,自中国进入 20世纪 80年代以后,刑事犯罪案件立案率出现了急剧上升的态势,我们在打击犯罪,整治社会治安的斗争中,制定的目标也由原来争取社会治安状况取得根本性的好转,降至为刑事案件稳中有降,进而定为稳中有升。现在几乎可以说没有人还认为中国的刑事犯罪案件立案率会有大幅度下降的可能性。改革开放 20年,我国的刑事犯罪案件立案率由原来的 5上升至 …  相似文献   

12.
检察机关发挥监督职能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察机关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担负起打击刑事犯罪、诉讼监督、预防和查办职务犯罪等重要职能。检察机关应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构建和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一、保持“严打”斗争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类危害社会稳定的刑事犯罪活动,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严厉打击各类危害社会稳定的刑事犯罪活动,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之一。  相似文献   

13.
陈亮  康杰 《公安教育》2002,(11):29-30
自成功加入WTO后,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更为频繁,这一方面有利于我国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将对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其突出表现为刑事犯罪将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国际化就是其中之一。具体表现为:有组织犯罪、跨国贩毒、国际恐怖主义、跨国商务犯罪、跨国金融犯罪、国际走私等将日益严重。这必然使刑事案件侦查工作面临更多的困难,也对从事刑事案件侦查工作的侦查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从事刑事案件侦查工作的侦查人员主要来源于公安院校侦查学专业的毕业生,刑事犯罪形势的变化必然影…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过程中,经济体制的改革及经济的迅速发展最为深刻全面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对刑事犯罪形势产生重大影响。如果说刑事犯罪源于一定的社会矛盾,那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变革和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重大的、带全盘性的矛盾和问题便是我国刑事犯罪发生发展的经济根源。它可以直接引发某些刑事犯罪,有时则通过对社会思想意识的影响,刺激犯罪心理,产生刑事犯罪。 一、通货膨胀、失业及国有企业经营不善对  相似文献   

15.
《新疆人大》2013,(8):7-7
暴力恐怖犯罪给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严重破坏了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充分暴露了其反社会、反人类、反文明的本质,是对宪法和基本人权的严重践踏,是对文明秩序的严重破坏,是严重的刑事犯罪行为,是影响新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重大现实危害。暴力恐怖分子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敌人,也是全社会的共同敌人。  相似文献   

16.
坚持“严打”必须从严治警□张谦元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分子,是保证我国社会治安形势稳定好转的重要战略方针,深得民心。但值得提出的是,在过去历次集中打击和专项治理结束的二、三年后,治安问题又逐渐增多,刑事犯罪也趋严重,治安状况出现反复。这其中虽然原因较多,但...  相似文献   

17.
警坛吹风     
中政委对今年政法工作做出部署从最近召开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获悉,1997年政法工作总的任务是:维护社会长期稳定,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坚决查禁社会丑恶现象,进一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建设高素质的政法队伍,保障、促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中央政法委书记任建新在工作报告中从八个方面对今年政法工作做出部署:一是维护社会长期稳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是深入持久地开展严打斗争,坚持不懈地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三是进一步依法查办贪污、贿赂、河私舞弊等大案要…  相似文献   

18.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指对刑事犯罪区别对待,既要有力地打击和震慑犯罪,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又要重视依法从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从根本上缓解社会冲突,减少社会对立面,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9.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化,在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受国际国内各种因素影响,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将逐步显现,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仍是维稳工作面临的基本态势,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明显增多,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也将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治理刑事犯罪策略是: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预防、抑制和减少犯罪;宏观上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法制化建设,建立统一、开放、平等、竞争、有序的大市场,是治理犯罪的根本举措;加强基层党政组织建设,强化公务员的集中整顿教育,完善预防和治理犯罪的工作体系;推进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完善治安控制网络,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减少因吸毒引发的犯罪,是治理刑事犯罪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