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执行体制改革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人民法院判决裁定“执行难”的问题比较普遍。对此,群众意见多,影响大,严重地影响到司法的权威,破坏了法律的尊严。为解决“执行难”的问题,全国法院前年9月开始清结执行积案,去年又开展“执行年”的活动,对执行工作,下了很大功夫。但是执行工作形势依热严峻,不少法院一边清理旧积案,一边又出现新积案。法院现行的执行体制明显与执行工作的性质、特点及实际情况不相协调,对人民法院现行执行体制进行改革应是解决“执行难”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一、现行执行体制与执行工作的性质、特点不符。人民法院是专门行使国家审判权的…  相似文献   

2.
“执行难”一直是困扰人民法院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执行难”已成为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不满意、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它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而且影响着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影响着人民法院的执法声誉,法院的执行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之所以形成“执行难”,有法院的内部原因,也有外部执法环境等原因,还有执行立法滞后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综合制约和影响的结果。(一)重审轻执的思想倾向仍然存在,表现为:1-目前人民法院工作的运作体系是:小立案——…  相似文献   

3.
院长要真正把执行工作抓在手王国安一、正确认识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把执行工作摆上重要日程。“执行难”,是法院审判工作中各种矛盾的集中反映。“执行难”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法院干警“两个素质”不高的因素;又有社会执法观念淡薄,执法环境不够理想的因...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民商事案件中“执行难”严重困扰着人民法院,成为法院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给法院造成很大的压力。现实工作中,相当数量的生效法律文书得不到实际执行,当事人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甚至得不偿失,这种“执行难”情况直接影响了社会稳定,严重损害了法律尊严,动摇了当事人对法院和法官的信任。如何解决好“执行难”问题,已是摆在法院和法官面前的重大课题,身为执法为民的法官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和深刻思考。本文是笔者从实践工作中遇到民商事案件“执行难”的二个案例,对“执行难”问题发生的原因,傲粗浅的分析,以求执行理念之提高。执行制度之完善,执行措施之改进。  相似文献   

5.
一、社会信用体系与法院“执行难”的关联 人民法院“执行难”与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加快推进、不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解决法院“执行难”意义尤为重大。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苍山县人民法院以开展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为切入点,以争创无执行积案法院为目标,秉承“少讲执行难,多想怎么办”的工作理念,为缓解执行难,不断加强和完善执行工作,对执行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大大促进了执行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当各级人民法院使尽了浑身解数,也不能解决执行案件逐年积压问题的时候,便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没有全社会的动员,没有各方面的支持,法院执行工作的双脚就永远要站在“执行难”的阴影里。于是,为了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和充分的理解,为了给那些无理拒不执行法院裁决的被执行人以强大的压力,为了对那些破坏国家法制统一、干扰法院依法执行的人以严肃的警告,人民法院就要“造势”,即在社会上造就人民法院执行的最佳势态。如果有了这个“势”,法院的执行便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出现“峻坡走丸,战功甚博”的效果。营造有利于法院执行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消极执行是人民法院执行机构“执行难”的一种主观上的主要表现,执行法官如何克服消极执行,提高执行案件的结案率,解决“执行难”问题是摆在法律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文章从法院执行工作的实践出发,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执行难”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文安县人大常委会把有效监督法院破解“执行难”问题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针对执行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县人民法院对县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高度重视,先后召开院党组会议和中层干部会议专题分析讨论,制定具体措施,常委会对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进行了跟踪监督,有效地推动了积案的执结,案件执结率明显上升,共执结各类执行积案713件,有力地破解了“执行难”。  相似文献   

10.
简讯     
△山东省各级法院定于今年五六月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一次执行工作大会战,以解决长期困扰人民法院工作的案件“执行难”问题。对此会战,省委、省政府予以了高度重视。省法院成立了以宇培杲院长任组长的“执行工作会战领导小组”,各市地法院也都建立了相应的执行  相似文献   

11.
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就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召开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国光介绍了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现状以及为加强执行工作,解决“执行难”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据了解,1995年到1998年4年间,全国法院共办结执行案件676万余件,执行标的金额3664亿元。今年5个月,执结54万件,执结标的金额525亿元。这些案件的强制执行对推动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是在相当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执行工作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它不仅表现在执行案件大量积压,至今年6月底全…  相似文献   

12.
人民法院审结的各类案件难执行已成为社会的共识,法学界一直都在探讨“执行难”的根源及解决办法。事实上,“执行难”并不是法院难执行,很多案件不能执结的原因是当事人当初未能考虑自己的商业风险,是由被执行人下落不明或无财产可供执行以及根据法律规定不能执行等客观原因造成的。就法院来讲,执行工作就是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依照法定程序,将工作做得扎实细致,程序到位。为此,许多法院都在改革执行案件的内部工作程序,以此取得了执结率提高的较好效果。但除了法院内部机制问题外,还有因制度不完善相应制约执行效率和执行效果的…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执行工作一直是人民法院工作的难点,诉讼当事人关注的热点,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执行难”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损害法律尊严和人民法院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扭转“执行难”的状况,芜湖市新芜区人大常委会加大监督力度,努力促进法院执行方式的改革,提高执行质量与执行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深入调查研究,为执行难“把脉”前几年,经常有群众向新芜区人大常委会来信来访,反映区法院已判决生效的案件执行不了,法院判决成了“白条”。针对这个问题,区人大常委会决定由内司工委牵头,专门对此进行调查,然后进行分析研究,力求掌握“…  相似文献   

14.
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引起了一些地方党委和人大的高度重视。1990年,浙江和湖南省委办公厅发文批转省高级法院的报告,陕西和湖南省人大常委会专门作出决议,积极支持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文件和决议指出:人民法院依法作  相似文献   

15.
吴有仁律师:非常感谢你对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关心。对你提出的两条补充意见我已认真阅读,并完全赞成。执行工作中随意中止执行、对申请执行人提出的合理请求事项不予考虑的情形,的确存在,据悉,这类问题已经引起高层的重视,并作为刚刚结束不久的人民法院执行队伍教育整顿专项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当然,对你信中谈到的“‘执行难’难在法院自身”的观点,我难以苟同。我认为,“执行难”是一个社会综合症,既有法院内部的原因,如执行人员素质不高、滥用职权、执行程序不公开、不规范,等等,也有外部方面的原因,如被执行人确实没有执…  相似文献   

16.
赵华 《中国审判》2010,(8):34-34
为缓解执行难,上海市崇明县人民法院在今年6月份开展的“送法下乡月”活动中,采取“蹲点式清理、集约化执行”的新型执行模式,有效攻克了一批执行难案。崇明法院执行庭对梳理的90起疑难案件,分别在长兴乡、港沿镇、陈家镇等9个点区进行集中蹲点执行,  相似文献   

17.
《特区法坛》2007,(1):25-26,16
法院执行难问题,一直受到省委的高度关注和重视,省委、省人大领导先后多次听取关于执行工作的专题汇报,要求全省各级党委采取有力措施,支持人民法院开展执行工作。自2002年以来,全省各级法院紧紧依靠党委的领导、人大的监督和政府的支持,以切实解决执行难为重心。以转变执行理念、推进执行改革为突破口,深入贯彻“公正与效率”的工作主题,注重执行工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使全省法院执行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初步实现了我省法院执行工作的良性循环。一些重大、复杂、疑难案件,涉及群体性利益敏感案件和久执不决的“骨头”案件得以全面执行,为优化海南投资环境、建设和谐海南发挥了积极作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予以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8.
刘洪垒 《法治纵横》2014,(21):55-57
“执行难”是一个历史的话题.也是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部分,是历届法院领导都高度蘑视的工作。执行难问题不仅成为法院工作的痼疾,而且也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生效的法律文书有相当一部分得不到执行,不仅妨碍了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实现,而且使司法的公正性受到了损害。  相似文献   

19.
“执行难”危害不浅“执行难”一直是人民法院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法院的部分生效判决得不到及时执行,被人们戏称之为“法律白条”。“法律白条”的存在,极大地妨碍了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损害了司法的尊严和权威,削弱了人们对法律的信心。我国《刑法》第313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最高人民法院还曾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对“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审理程序等做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各级人民法院认真抓了“执行难”问题,使执行工作有了不少改进,并探索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许多法院的经验证明,尽管“执行难”问题牵渗方方面面,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综合治理,需要解决一些现行体制的弊端,单凭法院唱“独角戏”,难度很大。但是,在现有客观条件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共同努力,法院执行工作还是可以有很大改观的。黑龙江、江苏等地法院在这方面做得较好,取得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执行经验,可供各地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