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当前,两岸共同开辟的和平发展道路在巩固深化阶段继续前行,进一步夯实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深入领会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台工作一系列新理念,正确把握两岸关系巩固深化阶段的特征,继续坚持自主陛、和平性、发展性的原则,对于不断取得两岸关系巩固深化阶段新突破,为和平统一积蓄更大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述 《时事报告》2007,(3):22-23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这是我们党关于两岸协商谈判主张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声音     
“今天,两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携手合作、共同发展。协商谈判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尚且能够通过协商谈判化解矛盾、解决争端、开展合作,两岸同胞是一家人,更应该这样做,而且应该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4.
"九二共识"是祖国大陆长期坚持的对台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更是海协会和海基会协商谈判的前提。2008年,国民党在台湾重新执政,在承认"九二共识"的前提下,"两会"重启了暌违已久的协商大门,签署了15项协议。两岸交流突飞猛进,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蔚然成为不可阻挡的  相似文献   

5.
6月中旬,祖国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北京重启中断近10年之久的两岸协商谈判,双方就两岸周末包机和祖国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两项议题达成协议。两岸制度性协商机制重新建立,预示着两岸关系进入全新时代。但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变数与障碍依然存在,两岸关系发展道路仍将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6.
刘红 《台声》2009,(2):16-17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了题为《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讲话”,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了“六点意见”。“六点意见”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涉外、谈判六个方面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战略架构的同时,与时俱进,科学发展.根据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实际需要,实现了对台工作相关的政治、理论和政策等方面的突破,丰富了党的和平统一理论,是对台方针政策的重大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7.
刘红 《统一论坛》2009,(4):22-31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了“六点意见”,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涉外、谈判等方面提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战略架构的同时,根据实际需要,与时俱进地实现了对台工作相关的政治、理论和政策等方面的突破,丰富了党的和平统一理论,是对台方针政策的重大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8.
俞正声 《黄埔》2013,(2):1-1
过去10年尤其是最近5年,是对台工作成果最显著、两岸关系发展最迅速时期。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实现重大转折,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开创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党的十八大充分肯定对台工作取得的重要成就,中央高度评价各有关方面和对台工作系统全体同志作出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
美国对两岸和谈的政策立场,是出于维系台海“不统、不独、不战”局面的战略考虑,以保证自己在台海地区的最大战略利益。美国既不希望两岸举行统一谈判又希望两岸达成和平协议的复杂心态,表现在一方面希望两岸进行谈判,降低敌对状态,另一方面又长期对台提供军售,使其增加与大陆相抗衡的资本。此一“双轨政策”对两岸和平关系的构建,有着不同方向的影响,往往起了互相抵消的作用。由于中国政府对台湾当局谋求“法理台独”的强烈反应以及台海紧张局势的升高,美国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对两岸政治谈判采取较为积极的态度,反对台湾单方面改变现状。美国的上述战略考虑,在反对台湾“独立”、维系两岸和平这一点上,与中国政府的立场有相通之处,客观上为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提供了较好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0.
李立 《黄埔》2013,(1):8-11
“九二共识”为两岸关系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以及对两岸关系重大问题的基本主张,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是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新时期指导全党开展对台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1.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着大陆对台和平统一政策的确立,两岸从此进入和平统一的新阶段.三十年来,我党的对台方针政策取得了重大发展.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以及"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制定,奠定了新时期我党对台工作的理论摹石;江泽民同志提出的通过政治谈判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不断完善了我党对台工作的指导方针和政策原则;进入新世纪,胡锦涛同志提出了新形势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主张,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了新理念、创造了新契机,开创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祝志男 《人民论坛》2010,(11):30-31
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国大陆自身的不断强大与对台政策的正确是首要条件;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议的签署是关键因素;两岸交流、民间往来日益频繁是民意基础与有效途径;"两会"制度化协商的深入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国际社会普遍认同两岸关系向着和平发展是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两岸关系》2006,(12):F0002-F0002
2006年是两岸关系继续朝和平稳定方向发展的一年,也是全国对台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两岸在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交流合作取得了新的  相似文献   

14.
2008年5月20日国民党在台重新执政,迄今已近周年。一年来,两岸双方抓住机遇,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使两岸关系呈现出共识增加,交流频繁,制度性协商谈判成效明显,和平发展态势逐渐稳固的良好局面。尽管这种局面还面临着各种挑战与阻力,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就像扬帆竞发的航船,一路高歌,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其前进的势头。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声在2013年对台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对台工作事关国家核心利益和民族根本利益,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一历史责任。党的十八大明确了今后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布局和努力目标。我们要坚持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不断巩固深化两岸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在深刻总结过去对台工作实践的基础上,首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提出了"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和协商正式结束敌对状态并"达成和平协议"的新主张,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这是指导我们今后对台工作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重要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7.
两岸和平协议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重要标志,现阶段海峡两岸仍然难以商签和平协议。两岸和平协议实质上是国家统一前的过渡性协议,“一中框架”是其政治前提。海峡两岸的认知差异应当通过协商谈判的方式获得合情合理的解决,采取灵活方式,循序渐进地解决相关问题,包括程序性问题与实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刘红 《台声》2008,(9):30-32
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今年以来台湾局势发生了重大的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为我们贯彻执行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确立的对台工作新战略,为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准备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张郁 《人民政坛》2013,(4):12-13
伟大的"中国梦"需要两岸同胞携手共圆。"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在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一表述,因应了当前两岸关系出现的新形势、新特点、新变化,进一步深化了对台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作为对台交流合作的重要前沿平台,福建应如何全方位推动闽台各领域交流往来,更好地服务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福建团代表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中央大力支持福建对台交流合作先行先试,"三规划两  相似文献   

20.
刘红 《台声》2007,(11):20-23
十七大报告的对台部分。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站在维护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从两岸关系面临的形势和要求出发,系统阐述了新时期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确定了新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十七大报告已经成为新时期构建两岸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推进祖国统一进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