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舌尖2》延续了人们对美食发自内心的热情,纪录片开播后,中国平均每20个微博活跃用户就会发出一条与《舌尖》相关的微博,与此同时,边看片边下单购买美食,已成为一种时尚。2012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国人初识了中华美食的厚重能量,它所创造的空前收视奇迹,被文化界认为是"纪录片回归大众视野的标志"。在多次更改首播档期后,央视终于重磅推出《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以下称《舌尖2》),伴随着不断升温的全民"舌尖狂欢",中国纪录片在海外市场开始叫响。  相似文献   

2.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和《客从何处来》的播放成功,使我们看到了中国纪录片的曙光,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客从何处来》,中国纪录片并没有停止脚步,而是在不断夯实自己的力量,寻求着艺术创新,强化自己对外传播的能力,利用这个载体来定位自己的形象,从而向世界传达着我们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3.
<正>《舌尖上的中国》里介绍的食材虽然家常,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美食好吃也挑人。炭烤松茸:味道虽美脂肪高《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中,云南香格里拉的当地人将刚从山上挖来的松茸用酥油烤制,味道独具一格。对于当地劳作的人,这是很适合的食物,因为大运动量需要能量高的食物来补给。松茸被誉为"菌中之王",菌类食物有预防肿瘤、抗癌、增强免疫力、抗衰老的功效。对于城里人来说,吃松  相似文献   

4.
家乡的味道     
<正>前一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风靡一时。其中,就有我小时候在云南时最爱吃的当地名菜——鸡枞菌。这不由得又勾起了我对家乡的回忆,想念起了家乡的"味道"。鸡枞菌,又名鸡纵菌、鸡棕、鸡棕菌,当地俗称伞把菇。它主要生长在云南、四川、台湾、福建和广东等地。  相似文献   

5.
李昆 《时代主人》2013,(3):10-11
2012年5月,一部名为"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不经意间撩动了国人尘封的美好记忆,原来,有那么多人在坚守着祖祖辈辈留传下来的传统习俗,用心烹制出精美佳肴。然而,实际生活中,在"地沟油"和"工业明胶"不时出现的时代,普通老百姓更关心的是"舌尖上的安全"。2011年开始,省人大常委会打造了一个新的监督品牌——食品药品安  相似文献   

6.
易艳刚 《今日浙江》2012,(11):59-59
前段时间,每天深夜在央视播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毫无争议地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火爆程度直逼同期播出的电视剧。纪录片播出之后。连续数日登上微博热门话题排行榜,某购物网站的特产零食和食材的搜索量、销售量均创新高。这部“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情感”制作的纪录片,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缱绻在中华饮食文化中的况味。也激起了每个异乡人内心深处的那一抹乡愁。  相似文献   

7.
修法呼唤     
阿计 《民主与法制》2014,(22):10-14
最近两年,最为火爆的纪录片莫过于《舌尖上的中国》,风行一时的“舌尖”一词,也因此成为“食品”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8.
最近,随着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重燃起人们对中华美食的热情,新鲜的食材、精美的莱式、复杂精细的烹制过程以及饮食传统的多样性,引爆了很多食客舌尖上的味蕾记忆。  相似文献   

9.
情景无喜剧     
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众人每晚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不到半个月,央视“夜宴”了三轮,其收视的火爆程度甚至远超同时段任何一部电视剧。这部“令人流口水”的纪录片却使我想起同样“味道好极了”的《我爱我家》。如果从1992年11月5日英达与王朔的彻夜长谈——首皮讨论这部情景喜剧的创作意向、敲定这种舶来品汉语名算起,sitcom(情号喜剧英文简称)中国化已近20年。然而,让我等饕餮得肚歪的它,如今却鲜有“渴口”的,饥一顿饱一顿的“情景”时有发生,似乎已在“舌尖下”了。  相似文献   

10.
子荷 《中国减灾》2013,(7):15-17
"掷出窗外"网站的创办人、28岁的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吴恒很喜欢看《舌尖上的中国》。他说,舌尖上有两个中国:一个是电视里的那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美食文化的中国;还有一个是他网站上那样,黑心商人制造黑心食物并占有庞大市场的中国。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绝育黄瓜……说起食品安全,人们脑海里立即就会浮现出数不胜数的问题食品。更为"创新"的是:皮鞋做果冻,塑料变猪耳,纸箱调调味还能当萝卜卖。  相似文献   

11.
辛其马 《创造》2004,(11):47-47
雅典奥运大赛的偃旗息鼓,更激起国人对奥运的更大关注,因为下一届"做东"的是中国,注重礼仪和气派的中国人将把2008北京奥运会办成"最令人难忘的世界体育盛会"(某些官员语),而为了这一时刻的到来,中国等待了许久,中国人期待了许久,中国人也关注了许久.人们为此倾注热情、倾注精力、倾注钱财都是可以理解的.  相似文献   

12.
《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一部介绍中国饮食,掀起观众收视狂潮的纪录片,从开播到"红火"虽然已过去一段时间了,但研究其成功创作因素,将之适当运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可以丰富课堂教法和学法,促进有效教学的开展。我在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中进行教学实践尝试,提出了打造动态  相似文献   

13.
顾益康 《今日浙江》2012,(20):30-30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因其荟萃了中国丰厚的饮食文化而风靡全国。同时,地沟油、毒胶囊、瘦肉精、三聚氰胺等农产品和食品不安全的阴霾令国人忧心忡忡。充塞于网络、短信的"我们中国人可以不吃西药、不吃中药,但不能不吃农药"、"中国人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却解决不了食品安全问题"等等调侃之词,引发了大家对如何才能保障"舌尖"上安全的讨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正《舌尖上的中国3》(下文简称舌尖3)口碑崩盘了,自播出起便备受诟病,本该赢得好评的美食节目,变成了"吐槽大会";曾让人深夜舔屏的国产超级IP,带来了"全民找茬"。对此,该怎么看?将舌尖3贬得一无是处,并不客观。与前两季相比,舌尖3确有创新。单看网络点击率,数字也较为好看,据统计,舌尖3播出8天,相关视频在一些主流视频网站的点击总量超过两亿次,"激发了纪录片互联网传播效果的新热潮"。  相似文献   

15.
时隔7年,纪录片《人生七年》在2019年再度回归,几乎得到了所有观众的赞誉。一部纪录片,为何能有如此强大的观众缘?套用哲学家尼采一部著作的名字,这便是因为"人性的,太人性的"。直面现实人生,真实呈现不同阶层者一生的命运,还有什么比这更动人的现实题材吗?  相似文献   

16.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亮相央视一套后,短时间内引爆观众“胃口”,迅速跻身微博热门话题榜,网络上的点击率一度超过热播的影视大片。网友高喊,“高清摄影机真是拿人命,口水流了一地,绝对是深夜的大杀器,都快要饿哭了!”  相似文献   

17.
正《小食神》系列图书自出版至今热度不减,备受两岸读者追捧,被誉为"舌尖上的漫画"的《小食神》有着浓浓中国味。该漫画以主角小华蜀(川菜代表)为夺取被饕餮偷走的中华美食而进行的冒险和厨艺竞技为背景,将中国八大菜系的特点和色香味俱全的美食用漫画手法巧妙地表现出来,尤其是对一  相似文献   

18.
五四时期的社会主义之争是中国思想史上不容忽视的界碑。基于对论争中"革命主体"和"革命对象"的不同诠释,论争双方为中国指出了截然相反的"革命进路",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然而,囿于历史和主体的阶段性,社会主义之争仍存在诸多"被遮蔽"之处,由此引发了国人的探索和争鸣,在此基础上,《国家与革命》柯译本的问世实乃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从互文性视域看,"社会主义"之争是《国家与革命》柯译本"着陆"的"前提",相应地,《国家与革命》柯译本亦因应和再造了这一"前提",从而实现了国人在观念上、心灵上、学理上的"解放",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国家与革命》柯译本的问世标志着五四时期社会主义之争的终结。  相似文献   

19.
陈静 《前沿》2013,(8):163-165
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创下高收视率的同时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这部纪录片不仅唤起人们尊重食物、寻求美食的热情,更由渐逝传统的集体回忆、农耕社会丰收仪式的展现,达到家国伦理的最终构建,正因为融合了社会学、人类学和伦理学的思索,美食在这部纪录片中超越本身,成为文化表达的形象介质。  相似文献   

20.
正被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带火的章丘铁锅,最近也像众多昙花一现的"网红"一样,迅速迎来自己的"黄昏"——一夜蹿红催生了当地大量制作铁锅的家庭小作坊,良莠不齐、以次充好现象随之出现,导致章丘铁锅遇冷滞销,不少家庭小作坊关门停业。借助于发达的资讯和活跃的社交媒体,眼下也正是"网红"热点频出的时代。然而,"网红"的诞生充其量是一起传播事件,它与实业、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