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轻声这种语流音变现象作为普通话的重要语音特征,是普通话学习和测试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普通话词汇中,到底哪些词语该读轻声,一直以来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收录的轻声词语为对象,对545条“必读轻声词语”进行分类,分析了其取舍特征,并对《纲要》中少数“必读轻声词语”的规范作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汉语方言轻声研究较多关注分类标准、分布特征及制约条件。文章以汨罗长乐方言为个案,对其轻声进行考察,长乐轻声既有汉语方言轻声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特点:属自主有调型轻声,分为中、高、低三类,分别与阴平、阴去、阳去同调;“去化”、“音节轻声化”特征较明显;声调、词性及词的结构对轻声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3.
流苏 《时代主人》2007,(11):44-45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一张脸。成都这个城市.骨子里透着乐观,它的脸上只有喜怒两种表情。在这里几乎听不到普通话,大街小巷里全是浓浓的川音,即使你与他们讲一口标准普通话,他们也只是对你憨笑着继续说着“干啥子么”或是“要得”。这不是傲气,而是成都人实在太耿直也太快乐了。这个城市没有我想象中的繁忙和奢华.是怡然自得的。  相似文献   

4.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湖北人上声调失分的现象非常普遍,也非常严重.粗略统计,没有经过普通话培训的湖北考生读上声调时,有90%左右的人会在“读单音节字词”、“读多音节词语”两项中失分.这也是湖北人上声调失分的重要因素.文章最后还就湖北人上声调失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轻声是现代汉语语流中一种特殊的音变现象。轻声形成的原因,至少有这样三点:现代汉语双音节词的大量产生是轻声形成的前提;语言节律的要求是轻声形成的内部原因;人们发音的生理机制对轻声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金陵之声广播电台、江苏省苏州市周庄镇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古镇风流”微文新闻发布会,于六月二十四日在周庄举行。征文活动将一直持续到年底。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是我国对外广播的国家电台,现用三十八种外语和汉语的普通话及四种方言对全世界广播。金陵之声电台则以台湾同胞为主要收听对象,设在别称“金陵”的江苏省南京市。这两家媒体与周庄镇合办这次征文活动,是因为周庄有九百年历史,而且镇内小桥、流水,极具江南水乡特  相似文献   

7.
何干俊 《理论月刊》2007,(5):100-102
“说话”是普通话水平测试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说话”测试,能够全面反映应试人的真实普通话水平。本文从“说话”的角度分析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并提出了提高普通话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对于“官话”《现代汉语词典》有两种解释:一是对普通话的旧称,二是指官腔。现在,人们通常所说的“官话”,主要是针对后者而言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官话”也正在被人为地翻新着花样,并不断有所“创新”。一些“官话”,不仅越说越圆滑,而且还有了幽默和调侃的成分。当然,这些“幽默”是黑色的,让人听后有一种苦涩的感觉。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书出版在标注字数时开始多以“千字”为计数单位,以后有蔓延之势。以“千元”、“千吨”作为货币和质量计读单位的现象在企业财务报表、甚至省区统计年鉴中也开始较多地出现。这和我国传统的以“万”为单位的计读法势必相违,在数字计读上造成了混乱。这种数字使用上的“双轨制”在涉及数字的领域中有百害而无一益,应当引起  相似文献   

10.
“咸安普通话”是咸安人所说的一种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即咸安人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介于咸安方言与标准普通话之间的过渡语。本文以湖北省成宁市方言语音最具典型特色的咸安区方言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整理出咸安区方言与普通话声母系统对应关系,分析咸安普通话的声母系统的偏误,探寻成安人学习普通话声母的重点与难点,从而更好地帮助咸安方言区的人们学习普通话。  相似文献   

11.
论方言影视剧的生存语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田义贵 《新东方》2001,10(6):63-66
日常生活中的“方言现象”比“普通话现象”更为普遍、常见,方言比普通话更为贴近人民大众的生活。为了增强作品的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同时突出作品的地域特色,方言在影视剧中得以启用。虽然方言影视剧在与普通话影视剧的比较中其劣势是十分明显的,但由于四川话(包括重庆话在内)与普通话之间有着一种得天独厚的张力空间,川渝地区也就成为生长方言剧的肥田沃土。  相似文献   

12.
今年9月10日至16日,经国务院批准以“推广普通话,迈向新世纪”为主题的第三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将在全国展开。根据目标到2010年我省要初步普及普通话。这需要全社会重视,发挥公务员的带头作用、教育的基础作用,广播影视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学好“普通话”,把握导向学好“普通话”,就是要求政工人员必须学习好、理解好党中央的方针政策,把政策原原本本交给职工,不可断章取义,抓了芝麻丢了西瓜,这就要求宣传部门人员必须先学一步,学高一层,并通过宣讲、调研、交谈等方法引导职工学好“普通话”,以此来达到统一思想,转变认识,理顺情绪,稳定人心,把握导向,保障航向。学好“百姓话”,反映民意学好“百姓话”,就是要用百姓的话语反映社情民意,用职工的呼声来检验政策方针的可行性、实效性,让群众赞成与否、拥护与否、满意与否成为试金石。在这一过程中,政工人员就肩负着收集、汇总、…  相似文献   

14.
莫清华 《今日海南》2010,(12):33-34
“硬头笼”,是定安的乡土俚语,有固执之意。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执拗”。一个小小的国有公司经理,因其坚持原则性,成为一个“人物”。  相似文献   

15.
符其武  梁鲜 《新东方》2008,(10):51-53
顾名思义,“异序词”是指有关词索在排列的次序上不顺乎寻常的词语。 异序是相对于顺序而言的,因此“异序词”的概念,本身就蕴含着一个条件的预设:存在一个假定的“顺序词”参照体。因此,在无特别指定的情况下,本文所称“异序词”是指相对于普通话中对应词的语素序而言的。例如,普通话说“公鸡”,那么方言中的“鸡公”就是异序词。反过来,尽管普通话的“饼干”具有非偏正关系的“逆构”特点,但由于方言也说“饼干”,在词语的语素序上与普通话相同,则不属于本文“异序词”的范畴。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50年代,全国各地开展了推广普通话运动,随之不久,被视为“聋哑人的普通话”的《聋哑人通用手语草图》也应运而生。这在当时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颇令广大聋人和聋教工作者欢欣鼓舞。  相似文献   

17.
华芳 《今日上海》2009,(2):48-48
“老师,您给我写个‘家’字吧。” “行,没有问题!” 这段简短的对话发生在一老一少两人之间,年少者是一位身穿校服的女学生,她的普通话里带有明显的四川口音;年长者则是一位正在执笔挥毫的书法家,“沪式”普通话里透露出亲切。2009年春节前夕,记者在上海徐汇职业高级中学看到了刚才的一幕,而那正是在“第七届书法家下社区写春联”的活动现场。  相似文献   

18.
<正>满天星 唱是陈华伯,表是家樑爹。琼曲琼韵娘,养育诸名家。济铭院涛措,提携众后生。琼剧舞台上,梨园满天星。这是用海南话韵撰写的词句。“爹”是汉语海口话,普通话译为叔叔;“涛措”是壮语长流话,普通话译为头家、领导。  相似文献   

19.
“智者”与“仁者”是孔子提出的两种人格。尽管这两种人格在孔子那里有某种抽象人性论的意味 ,但他确实抓住了他生活于其中的那个时代的两种人格特征。了解这两种人格并对此作出正确的理解 ,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普通话水平测试和汉语水平考试是我国两种影响很大的语言考试,比较这两种不同的测试,对于清晰认识语言测试设计者意图,准确理解和把握语言测试特点,科学规范测试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