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赖昌星妄图以难民地位进行政治避难的梦想是注定要破灭的,因为走私属于普通的刑事犯罪,加拿大不可能庇护这样的人。中国引渡赖昌星最大的障碍是中国与加拿大之间无引渡条约、加拿大担心赖昌星被引渡回中国后会被判处死刑。  相似文献   

2.
遣返前的“风险评估”,是在加拿大苟延残喘6年之久的赖昌星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备受外界关注的“厦门远华走私案”主角赖昌星,继续“赖”在加拿大的美梦即将破碎。目前,加拿大移民局已完成对赖昌星遣返前的风险评估,相关遣返旅行证件也已准备妥当。由于评估结果对赖昌星不利,赖昌星的律师再次向加联邦法庭提起上诉,要求推翻移民部对遣返赖昌星所作的风险评估。当地法律专家表示,这已是赖昌星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现被有条件软禁家中全国政协委员、公安部前部长助理、国际刑警组织名誉副主席朱恩涛在“两会”期间曾表示,赖昌星在加…  相似文献   

3.
域外     
加拿大外长称遣返赖昌星回国并非迫于中方压力 厦门特大走私案首要犯罪嫌疑人赖昌星于2011年7月23日被加拿大有关部门遣返回中国。至此,赖昌星结束长达12年的潜逃生涯。中加媒体在报道此事日寸,大多认为赖昌星被成功遣返,对于促进中加执法合作具有重要意义,这也再一次表明,无论犯罪分子逃到哪里,  相似文献   

4.
《法治与社会》2006,(8):9-11
2006年6月1日,加拿大联邦法庭宣布,对中国“远华”走私、洗钱案重要嫌疑人赖昌星暂缓执行遗返令,以决定是否对遣返前风险评估报告进行司法复议。这意味着,广受海内外关注的赖昌星遣返案至少还要拖延两个月。事实上,自1999年8月赖昌星夫妇从香港逃至加拿大后,中国政府一直在与加方协调,要求予以遣返,而赖昌星及律师则利用加拿大复杂的司法程序,令遣返案经历了无数曲折反复,垂死拖延已有七年之久。 赖昌星的遣返困局,从反面验证了反洗钱国际合作的缺失。事实上,与国际通行的反洗钱规则接轨,尽快融入反洗钱国际战场,正是中国反洗钱立法的一项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5.
赖昌星案中的国际反腐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8月31日,加拿大最高法院宣布拒绝受理赖昌星一家的上诉。自此,这起中国人在海外最受关注的大案在加拿大的司法程序告一段落。可以预言的是,即使还有一段程序可以拖延,此案终将以赖昌星被驱逐出境、遣返回国为结局。但赖昌星案件充分暴露:中国外逃人员利用加拿大等西方法治国家的司法和难民程序,长期逃避法律惩罚的问题,到底何以应对呢?  相似文献   

6.
2006年6月1日,加拿大联邦法庭宣布,对中国“远华”走私、洗钱案重要嫌疑人赖昌星暂缓执行遣返令,以决定是否对遣返前风险评估报告进行司法复议。这意味着,广受海内外关注的赖昌星遣返案至少还要拖延两个月。事实上,自1999年8月赖昌星夫妇从香港逃至加拿大后,中国政府一直在与加  相似文献   

7.
悦洋 《检察风云》2006,(14):14-16
潜逃加拿大近七载的远华走私案涉嫌主犯赖昌星6月1日被加拿大联邦法院裁定暂缓遣返,赖案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而此前数年里,赖昌星一直利用加拿大繁琐的司法诉讼程序企图逃过被遣返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2009年8月13日,是厦门远华走私案涉嫌主犯赖昌星逃亡加拿大十周年的日子. 有人形容说,赖昌星,一个楼梯上响动了十年的名字,却始终没见,下楼来. 10年前,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惊动中国大地.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查处的涉案金额特别巨大、案情极为复杂、危害极其严重的举世瞩目的走私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9.
据中国法院网2006年6月3日消息:加拿大联邦法庭2006年6月1日宣布对中国“远华”走私案重要嫌疑人赖昌星遣返案的判决结果,裁定暂缓执行遣返令,以审议决定是否接受他提出的对其遣返前风险评估报告进行司法复议的请求。加联邦法庭当天发布的裁决书说,延缓遣返赖昌星只  相似文献   

10.
在加拿大难民法庭拒绝赖昌星的难民申请之前,很多中国人担心,如果赖的难民申请被接受,他就可以花着从中国带出去的巨额黑钱,在加拿大踏踏实实过舒坦日子,而中国政府眼睁睁看着自己通缉的一名要犯得意洋洋地逍遥国外,该是多么窝火!  相似文献   

11.
在加拿大人看来,外国的逃犯不该在加拿大饿死街头.给他们工作许可,一来使其自食其力,二来减轻这些人长期滞留而带来的加拿大纳税人的负担.实际上,赖昌星之所以能在加拿大滞留至今,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加拿大有的法官和官员对中国的法制缺乏了解和信任.  相似文献   

12.
加拿大时间2005 年3 月14日至15 日,在位于温哥华的加拿大联邦上诉法院,由3位法官组成的合议庭,对“厦门远华案”主犯赖昌星“难民”上诉案进行为期两天的听审,由赖昌星的律师和加拿大司法部的律师出庭陈述各自的观点。加拿大刑法改革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现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杨诚曾作为加拿大政府一方的专家证人出庭。2004年9月和2005年3月,杨诚先生先后两次就这起国人瞩目的要案的发展走向和最后结局向本刊发表评论,并对加拿大办理赖昌星案的法律问题和整个司法程序做出解读。  相似文献   

13.
赖昌星一案是加拿大难民审查史上时间拖得最久、案情最复杂、涉及面最广、耗资最大的案件,人称“加拿大难民第一案”。  相似文献   

14.
赖昌星成功遣返回国后,随着他的归案,厦门远华走私案终于画上了句号。基于对赖昌星案件的分析,反思我国在"引渡难"问题上所受到的诸多障碍,并就相关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法律与生活》2011,(16):31-31
潜逃12年的赖昌星终于被遣返回国了。有人猜测,他的回国很有可能引发国内再一次官场“地震”。我对此倒不置可否。赖昌星在外12年,国内贪官照样前赴后继,贪腐花样层出不穷。一栋“红楼”,并没有成为贴在某些官员心头上的“镇魔之符”;而一个赖昌星,也未见得能绘出中国官场的全貌。  相似文献   

16.
王勇 《法学》2002,(10)
加拿大有着悠久的移民传统,是世界上拥有最为复杂、完善的难民制度的国家之一。赖昌星是我国历史上经济犯罪数额最大的逃犯。加拿大难民法庭做出的长达294页判决书有助于我们全面解读加国的难民和引渡制度。在经济犯罪涉案人员外逃和资本非法外流日益增多的背景下,我国在此案中的实践对我国进一步开展国际刑事司法合作有颇多启示。  相似文献   

17.
李纪周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管好自己的亲属。1994年,经李纪周同意,赖昌星给他妻子提供100万元人民币用于经营活动。两年后,又经李纪周同意,赖昌星给他在美国生活的女儿提供了5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416万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审判》2012,(5):70-70
新华社厦门4月6日电(记者周英峰杨维汉)赖昌星走私犯罪集团首要犯罪嫌疑人赖昌星涉嫌走私、行贿犯罪一案,6日在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据悉,厦门市人民检察院于2012年2月向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指控赖昌星犯罪集团犯有走私普通货物罪、行贿罪,赖昌星是犯罪集团首要分子。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此案  相似文献   

19.
赖昌星案12年的遣返与反遣返,是如何破冰的?赖昌星被遣返回国后,该案的司法程序将如何重启?他可能获何种罪名?其量刑又会如何?2011年7月26日,本刊记者就上述焦点问题,专访了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副院长、长期从事国际刑事司法准则与国际人权法研究的杨宇冠教授。  相似文献   

20.
王荣利 《法人》2011,(8):76-77
本世纪以来中国最出名的通缉犯赖昌星被遣返回国了,但他曾经精心编织的政商关系网仍然迷雾重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