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分析执政的基础、宗旨以及方式等问题入手,科学地回答了"凭什么执政"、"为什么执政"或"为谁执政"、"如何执政"等基本问题,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执政理念.马克思主义执政理念的中国化自然有着不同的发展逻辑:政治发展逻辑、经济发展逻辑和文化发展逻辑.其中实现由局部执政条件下的联合执政向全面执政条件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转变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执政理念中国化的基本政治逻辑;实现由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自由民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执政理念中国化的基本经济逻辑;实现由传统发展观主导下的执政理念向科学发展观引导下的执政理念的转变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执政理念中国化的基本文化逻辑.  相似文献   

2.
执政目的和执政手段构成了执政理念的内在要求,定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必须着眼于二者的统一.以人民为中心价值理念是核心理念,而党的全面领导统领理念、"四个自信"使命理念、"五位一体"发展强国理念、"四个全面"治理现代化理念、军民融合富国强军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理念等基本理念依据与核心理念的关联由内向外呈梯...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开拓了党对三大规律和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新境界,是我们推进党的执政理念创新的伟大纲领。党的执政理念能否与时俱进,执政目标能否与民相应,执政方式能否与世偕行,是事关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长期执政地位的枢纽所在。因此,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南,以改革的精神,大力推进党的执政理念的创新。使党的执政理念始终处于时代前列,使党始终成为带领中国人民创造自己幸福美好生活的坚强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5月8日)绿色恩施满目葱茏,美丽鹤峰摇曳多姿。非常荣幸来到鹤峰参加"恩施州综合扶贫改革暨党校系统第25届理论研讨会"。衷心感谢恩施州委、州政府长期以来对党校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感谢州委党校的盛情邀请,感谢鹤峰县委、县政府的热情接待。借此机会,就地方党校工作,谈几点感想:  相似文献   

5.
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实现了四次飞跃与升华,"以人为本"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执政理念的继承与发展,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不应停留在口号上,而必须贯彻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各项建设工作中,落实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中。  相似文献   

6.
统战资讯     
[理论]执政党执政理念的创新使我国政党制度走向世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站在世界发展大潮的前沿,与时俱进,把合乎时代潮流、体现民众愿望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作为执政的新理念。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党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为坐标来提升多党合作的民主化和制度化, 积极推进我国政党制度的制度化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蕴涵着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深邃理念。我理解,它主要包括执政要求、执政要务、执政意识、执政宗旨和执政方式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根基于党的执政理论与实践,与党的执政理念具有同构性.这种同构以法律与政治的有机统一为理论前提,表现于内容的同构,实现于价值的同构.内容同构不是简单的混同,而是"求同存异"的同构,两者内容相同但内涵各有偏重.同构党的执政理念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中国法治建设实践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践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我们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倡导的执政创新,主要包括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政环境、执政资源和执政队伍等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刘世华  董正宇 《传承》2011,(24):10-12
执政伦理是政党对国家权力运用的伦理基础,它对于提升政党的合法性、正当性有积极意义。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导集体把以"人"为本作为执政理念,建立"科学"的执政决策机制,通过加强执政主体的"信念"教育来保障执政制度的良好运行。在这些执政内涵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人",即所有实践的目的都应指向"人",为了所有的"人"应当是执政的价值。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导集体正是这些执政理论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11.
执政以民生为本,是我们党执掌政权以来始终坚持的执政理念。所谓"民生厚而德正,用利而事节,时顺而物成",纵观红河州认真贯彻落实惠民政策,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执政实践和效果,无不充分地验证了这一执政理念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2.
<正>"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执政理念的核心内容,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谁执政、靠谁执政,秉持什么样的执政价值取向这个党执政理念中的关键问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地位的确立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2001年,在建党80周年大会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被首次正式提出。江泽民在大会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2(页279)十六大以后,党对"立党为公、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必须坚持开放的视野和比较的视角,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放到世界范围内执政党执政理念的大背景中去考察。一要突出执政理念的比较,分析比较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资产阶级政党的执政理念和社会民主党的执政理念;二要突出执政理念的测评,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视角就科学执政理念的评定标准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4.
李欢 《人民论坛》2010,(5):70-71
"以人为本"这一新的执政理念不仅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同时也表明我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一理念既有历史的继承性,又着眼于解决现阶段在迈向现代化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集中体现了我党执政理念的成熟。  相似文献   

15.
郭淑静 《世纪行》2013,(3):29-29
本刊讯如何促进鹤峰旅游,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旅游的认识,从而积极投身和推动旅游发展,是鹤峰县政协主席张真炎思考得最多的问题。2012年10月。张真炎参加在湖南张家界举办的武陵山片区旅游行政管理干部培训班,聆听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刘锋博士的旅游经济专题讲座,刘博士的精彩演说,深深的打动了张真炎的心,同为山区的邻居张家界的旅游发展和鹤峰的旅游滞后,更让他的心被深深触痛。基于此,张真炎萌生了请刘博士来鹤峰专为旅游传经授道,利用专家学者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刘先德  何春燕  张松林 《传承》2009,(24):50-51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服务的政党,它执政的核心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而是一脉相承的。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把"谋求和发展人民的利益"作为执政兴国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服务的政党,它执政的核心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而是一脉相承的.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把"谋求和发展人民的利益"作为执政兴国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传承》2015,(7)
任何政党执政都离不开特定的时空环境和文化环境,因此,加强党的建设需从其所处的"生态位"出发,从执政党与其所处的社会政治生态的交互作用中寻找其生态化的现实路径,且与其执政的时空环境和执政资源、执政理念及执政过程与人民期待相契合,进而实现党对国家和社会的"善治"。  相似文献   

19.
1922年直系军阀控制下的北京政府是个多事之秋,连续几届内阁短命倒台,其中曾被社会舆论看好的"好人政府"更是以短暂的执政时间、一事无成的执政成就而成为世人笑柄。"好人政府"是近代中国自由派知识分子"精英"的一次执政尝试,其想法之幼稚、失败之快对今人正确认识中国近代社会及树立正确的执政理念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型领导理念向建设型领导理念的转换,是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对外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以及全球化进程密切相关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恰恰是中国共产党自觉关注世界政党兴衰成败,总结自身执政经验教训,实现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置换与嬗变的理论根据,也是蕴涵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创新和领导角色转换的时代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