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蚂蚁”一词,在海关人的字典里,特指以少量、多批次方式进行走私的不法分子(俗称“水客”),其走私方式类似于“蚂蚁搬家”。由于深圳毗邻香港,交通便利,一些“水客”聚集在深圳各个口岸,在利益的驱使下,以藏匿、夹带、多带等方式,每天“不辞辛苦”日夜奔波,从香港运带货物入境牟利。  相似文献   

2.
广州海关缉私局经过一年艰辛侦查追捕,最近成功侦破了一个走私柴油54万吨、食用油1万多吨、案值高达14亿元、偷逃税款3.5亿元的全国罕见的特大走私犯罪集团,目前已抓获主要嫌疑人150多名。此案系新中国成立以来“蚂蚁搬家”式团伙走私成品油最大案,案值和涉及人员数目均是同类案件之最。此案惊动了国务院,并由公安部和海关总署督办。(《羊城晚报》8月3日报道)为了逃避《刑法》的打击,走私分子巧用“蚂蚁搬家”的方法:改装船只,每次小分量地走私成品油,“油蚂蚁”每次最多走私六七十吨,就算被发现,也没超“警戒线”。“蚂蚁搬家”搬出惊天大…  相似文献   

3.
走私罪是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中"严"的对象,在立法和司法上具体体现为通过增大走私犯罪对象扩大走私罪的犯罪圈,<刑法修正案(七)>(草案)增加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其他货物、物品的犯罪,将走私罪的对象进一步扩大化,这种立法方式模糊了走私罪以犯罪对象来立法的标准,值得重新审视.建议按照类型化立法方式分别设立走私应税货物物品罪、走私限制进出境货物物品罪和走私禁止进出境货物物品罪.同时,在司法中充分体现对走私罪的"严中有宽".  相似文献   

4.
在江苏闹得沸沸扬扬的苏州、无锡"红蚂蚁"装饰行业品牌纠纷一案,日前,江苏省高级法院作出终审判决,认定无锡红蚂蚁的行为构成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驳回无锡红蚂蚁的上诉请求,维持无锡市中级法院的一审判决.至此,江苏苏州、无锡两地"红蚂蚁"之争历经数月之后,以江苏红蚂蚁的胜诉而告终.  相似文献   

5.
"水货",一般指的是走私货,虽然不特指"水客"走私的货品,但其定义确确实实是伴随着"水客"而来。按"水客"走私的不同方式流程,可将其细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走私集团直接雇佣"水客"进行走私,这种形式的走私,处于整个走私活动"购、运、储、销"一条龙环节中的一个;另一种是以单独雇佣"水客"或专门"水客集团"的形式进行走私。这两者是通关涉税走私,所不同的是整个"水客"带私货行为是否与购销相脱离。  相似文献   

6.
一个以印度人为主的水客团伙,利用蚂蚁搬家的方式,先后从香港走私钻石入境案值超过2亿元。近日,深圳海关对外公布,该关已成功捣毁该跨境走私钻石团伙,抓捕28名犯罪嫌疑人(其中印度籍22名,香港籍3名)。上述犯罪嫌疑人均已由深圳市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仅已查实的证据显示,该  相似文献   

7.
郭卫群 《检察风云》2002,(14):18-20
今年6月4日,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就该市建市以来查办的数额最大的一宗走私案件——“1·22”特大走私食用油案,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该案是中纪委、最高人民检察院、海关总署组成的专案组联合查缉取得突破后,交由深圳海关走私犯罪侦查分局进一步侦查,再移送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 检察机关在起诉书中指控:1996年6月至1998年6月,该案被告人采取少报多进、伪报品名、不报关直接卸货等手段走私棕榈油、豆油、菜油等食用油  相似文献   

8.
龚佩琳 《检察风云》2005,(23):42-44
10月21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以涉嫌走私普通货物罪,对一个海上走私香烟团伙案共23人提起公诉。值得关注的是,这起案件是上海口岸近年破获的首起从海上绕过海关走私香烟的特大案件。该团伙前后共走私香烟45次2.8万余箱,偷逃税款4000万元,案值高达6000万元。富婆寻机再发财走私香烟利诱人去年10月的一天,上海海关缉私局在长江吴淞口水域截获了一条走私外国香烟的渔船,然后顺藤摸瓜的破获了一个走私团伙,为首的是现年43岁的刘淑琴。说起刘淑琴,在上海贩卖香烟的个体户中颇有名气,从一个馕中空空的农村妇女到一名腰缠百被扣押的走私香烟…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走私贩运是由于欲望和癖性的驱使。他甘愿冒一切风险,不怕任何困难,他狡猾、诡计多端,且能随机应变。他有时好像具有某种灵感。像赌博一样,走私能成为一种无法摆脱的狂热。  相似文献   

10.
寄售代销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方式中的一种。在该贸易方式下,海关对报关价格和国内增值部分进行监管,行为人须进行两次申报才能完成正常的进口贸易。实践中,寄售代销贸易方式下的行为人为偷逃国家税款、贪图报关便利,采用低报报关价格以及国内增值价额等方式或者采用将寄售代销方式伪报成一般贸易的方式实施走私行为。寄售代销贸易走私犯罪分为真正寄售代销贸易走私犯罪和不真正寄售代销贸易走私犯罪。寄售代销贸易方式的特殊性,加大了对该贸易方式下走私犯罪的认定难度,故需结合司法实践中的问题,研究寄售代销贸易方式下走私犯罪的司法认定。  相似文献   

11.
《山东审判》2012,(4):28-31
一、走私犯罪案件的基本情况近三年以来,青岛中院共受理走私犯罪案件48件,除一起案件涉案罪名为走私废物罪,一起案件罪名为走私武器、弹药罪外,其余46起案件均系走私普通货物罪。从总体来看,青岛地区受理的走私犯罪案件呈现出三个特点:(一)从受理情况看,走私犯罪案件数量居高不下,且多为单位走私犯罪。2009年、2010年、2011年一审受理走私犯罪案件的数量分别为18件、10件、20件,分别占当年中院一审受理经  相似文献   

12.
近日,海关总署通报了去年开展的"国门之盾"打击走私行动工作情况。数据显示,在为期一年的行动中,去年全国海关立案侦办走私案值342.8亿元,创十年来新高。走私案值同比增长近八成数据显示,去年在"国门之盾"行动中,全国海关共立案侦办走私犯罪案件1832起,案值342.8亿元,与2011年同期相比  相似文献   

13.
迟键  子墨 《检察风云》2004,(10):38-39
提起走私,人们很容易联想到走私的物品大都是成品油、汽车等,但当你得知餐桌上丰盛而诱人的猪肚、猪蹄、牛肚等是通过进口而来,且有可能这些冻品是来自疫区的,你还能有大饱口福之感吗?前不久,沈阳关区就查获了一起案值高达3.5亿元的冻品走私案件。这么多的冻品是如何过关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社会,毒品、走私、黑社会性质等有组织的上游犯罪、贿赂犯罪手段成熟、隐蔽。在侦查、指控这些犯罪时获取真实、稳定的证据是刑事侦查工作面临的一大困境,而有效的自首、立功制度则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难题。目前,"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作为避免取证困难的有效手段已为许多国家采用,从刑事司法理论角度看,我国有必要引进这一制度,同时应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  相似文献   

15.
邹滨涛 《法制与社会》2014,(11):122-123
"1107"专案系全国海关开展"绿篱"专项行动以来查获的最大宗固体废物走私犯罪案件。办案部门获取的电子证据涵盖了办公文档、照片、音视频资料、电子邮件、IM聊天记录、手机通讯录和手机短信等诸多类型。取证方式使用单机本地、网络远程和手机提取等多种方法。分析该案的信息化犯罪特征,研究其电子数据取证模式,对于构建走私固体废物案件取证体系,具有重要的实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厦门特大走私案牵出了一位高官--公安部原副部长李纪周,这一点也不足为怪.没有相当级别的高官做后台,那些走私犯罪集团恐怕连一步也走不起来.细读新华社2月2 7日的电讯,人们对公安部这位原副部长李纪周收受走私犯罪分子巨额贿赂、滥用职权、徇私枉法、执法犯法的罪过,当然不免大吃一惊,但是,更加引起人们注意的是,这个李纪周,并不是等到当上公安部副部长才肆无忌惮起来的.  相似文献   

17.
刘伟清 《法制与社会》2010,(27):132-132,138
走私与反走私斗争,自古已有,并长期存在,且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在新的形势下,走私分子变换手法,走私违法犯罪活动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严重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打击走私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服务中心工作、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本文立足检察机关工作,探讨关于开展反走私工作配合和支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尹振国 《人民司法》2023,(20):13-16
<正>【裁判要旨】走私犯罪分子将走私的犯罪所得存入自己或他人的银行卡,属于通过转账或其他支付结算方式转移资金,构成洗钱罪。洗钱罪的保护法益是金融管理秩序与上游犯罪的保护法益,行为只有同时侵犯了金融管理秩序与特定上游犯罪的保护法益,才构成洗钱罪。涉走私自洗钱的犯罪对象是行为人通过走私获取的利润及其产生的收益。走私犯罪分子(包括共犯)实施犯罪后,掩饰、隐瞒走私犯罪所得来源和性质的,应当对走私犯罪和洗钱罪实行数罪并罚。  相似文献   

19.
关清 《检察风云》2004,(11):12-16
不久前,合肥市中极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公安部挂牌督办,安徽省公安厅自侦自办的“3·25”特大盗掘古墓葬、倒卖、走私文物案。检察机关在厚厚一沓起诉书中,指控杜敏、张丽、黄恩生、何永林等4人倒卖、走私国家珍贵文物。经过8个小时的法庭较量,在如山铁证面前,4名犯罪嫌疑人不得不低头认罪。负责此案的主诉检察官告诉记者:“‘3·25’案件是安徽省建国以来查获的最大一起倒卖、走私文物案。涉案文物之多、级别之高,涉案人员之广,作案时间之长,在全国也极为罕见。公安机关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不畏艰辛,和案犯斗智斗勇,付出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心血和汗水。”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代购直销的发展,网店销售涉嫌走私等犯罪活动的情况屡见不鲜,近年来更呈现出爆发的趋势。首先应当重视"网店走私"中的问题,从强化对"以客代买"的控制、加大对"海外代购"的限制、严格对"网店直销"的监管等几个方面加强法律规范和实际的监督,从而将这一问题控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