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易瑾超 《法国研究》2005,(1):258-265
在日趋一体化的世界经济中,各国政府日益重视对外直接投资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对外直接投资是必须对企业开放的战略抉择,他们也认识到对外直接投资能够为本国带来好处,可以更多地获得外部资源,扩大市场,带来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有鉴于此,对外直接投资政策自由化进程是潮流所向,虽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的发展极不平衡.  相似文献   

2.
日本海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及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作为跨国公司主要投资方式的海外直接投资,已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日本作为五大投资国之一,其投资规模和速度迅速增长,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笔者试就其对外投资的特点及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作了浅析.  相似文献   

3.
美国政府对本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商对关直接投资都进行了某种程度的干预,以服务于其战略目的、政治利益和经济政策目标。中美都是拥有独立对外战略和海外利益的大国,而中国正处于国内深化改革、对外直接投资格局初步形成、外资政策调整时期,为了更好地“走出去”和“引进来”,必须对跨国直接投资进行合理干预,以辅助对外战略和经济目标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国对华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其中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是中国吸引外资的重要方面。战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从1979年的第一件开始,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先后经历了起步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挫折徘徊阶段、快速发展阶段、重新审视和定位阶段。据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统计,截止到2001年底,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项目件数累计为22380个,合作金额达441亿美元。2001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实际执行金额在香港、美国、维尔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经济的全球化特征分析——以俄企业海外扩张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今年来俄企业明显加大海外扩张的步伐,对外投资呈几何级数增长,全球化特征日益突出。俄企业兴起海外并购风潮主要是基于自身实力显著增强、规避国内政治和经济风险以及谋求利润最大化的考量。俄企业走出国门呈现出一张明显的从独联体至欧洲、北美、亚太乃至南美的多方位辐射的路线图。俄企业不断增强的对外扩张能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俄罗斯正在重新崛起的现实,并成为这一进程的一个重要风向标。  相似文献   

6.
近年,韩国对中国投资贸易急剧增长,目前中国已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对外投资的首要地区。除了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所产生的巨大引力之外,韩国经济深层的结构性转变是其对华经贸关系迅速发展的内在原因。这一转变的持续进行将使韩国成为东亚地区新增直接投资的重要来源,并将对中韩双方经济的发展和相互经贸关系继续产生重大影响。一韩国制造业相对下降1.韩国制造业的相对下降20世纪60年代后期,北美和西欧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已充分发展,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占GDP的比重接近30%左右。此后这些国家的制造业在经济中的地…  相似文献   

7.
越南的投资环境与中国企业在越投资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越南是近几年来国际直接投资的热点地区,也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目的地,越南安全的投资环境,良好的自然条件,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加上政府对投资所持的欢迎态度,使越南成为越来越多跨国公司的理想投资地,近年来越南的对外投资呈现一个高速增长的状态.作为越南的重要邻国,中国与越南在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消费心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方面有许多共同点,这为中越之间开展经贸活动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目前中国在越南的投资还处在投资金额少、项目整体水平低的起步阶段,越南加入WTO后,中国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投资机遇.  相似文献   

8.
欧盟是俄罗斯最大的外资来源地。欧盟国家对俄投资基本上反映了俄罗斯外资运行的主要方向及特点。由于存在投资总量小,投资结构、投资领域和投资地域分布不平衡等问题,使得欧盟国家对俄投资难以对俄罗斯的经济顺利转轨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今后欧盟对俄罗斯的投资能否继续保持增长既取决于俄罗斯经济的复苏及国内投资环境的改善,也取决于东扩后欧盟内部整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新加坡在中国的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目前,新加坡已成为中国吸引外资的第六大来源地.随着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新加坡企业积极调整投资与经营战略,新加坡对华投资呈现出新的格局.  相似文献   

10.
一、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始于1979年,当时仅为1400万美元。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对华投资虽然有较大的增长,但与欧美国家相比增长的速度缓慢。在“广场协议”以后,日本为了应付日元升值压力,开始大量购买外国的企业或在外国开设工厂,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其中也包括加大了对华直接投资力度。这一时期对华投资大都集中在非制造业上,例如饭店、宾馆等回收较快的非工业性生产领域;对制造业的投资仅限于小规模试验性投资。1984—1985年以及1988年曾出现了两次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高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