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产党人》2012,(4):7
在利用GEF赠款"适应气候变化农业开发"项目设计及实施中,各级项目管理人员和项目区群众将适应未来气候变化趋势作为导向,既重视项目建设内容的近期时效性,又考虑项目建设内容的远期适应性,取得了双赢。为了将适应气候变化理念引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提高项目区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根据世界银行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的要求,宁夏开展了相应的示范与研究工作,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人》2012,(5):6
正1.宁夏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适应气候变化对策的研究(1)对宁夏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调查和评价发现,宁夏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在农业资源开发、优化利用,农业先进技术研究、引进和推广,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等方面成效显著,有力支持了农业发展,具有鲜明的先导性、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宁夏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牵头完成的"宁夏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开发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被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评为2012年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8年5月,宁夏实施利用全球环境基金适应气候变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正式启动,项目计划总投资80万美元。项目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适应气候变化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研究、推广,以及对适应气候变化新理念的宣传培训,提高农  相似文献   

4.
付显扬 《当代党员》2006,(11):78-78
大足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围绕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工作思路,以改善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为重点,按照国家农业发展战咯和产业政策,把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本部门的首要任务,把发展农业优势产业作为项目实施的重要目标,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项目建设的关键措施,把实行规模开发作为提高项目效益的重要手段。认真组织实施各类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扶持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新农村建设打基础。  相似文献   

5.
张海莹 《实践》2014,(5):47-48
<正>农业综合开发是中央政府为保护支持农业发展,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设立专项资金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活动。乌拉特中旗农业综合开发办成立以来,抢抓机遇,艰苦努力,顽强拼搏,农业开发项目建设效益明显,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节约了农业生产用水,实现了耕地面积、农业产量、农民收入、植被、科技含量五个增加,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6.
杨慧琴 《实践》2014,(8):33-33
<正>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以来,达拉特旗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把惠民、利民、富民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大力开发沿黄灌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20多年来,共改造土地56.1万亩,1.1万户、3.9万农民受益,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体现农民主体地位增强农业综合开发后劲一是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20多年来,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农业需要实现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生产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过去几十年因国家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巨大的人口压力使我国农业一直集中于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目标,从而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而影响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在现阶段农业政策体系发达、执行组织完善、执行力强大,而环境政策制定薄弱、执行力不足的背景下,通过农业政策与环境政策一体化,在农业政策中统合环境保护目标,不失为解决现阶段农村环境问题,实现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捷径。其中可从农业补贴政策、农业结构调整政策和项目制三个层面进行具体操作。  相似文献   

8.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近年来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经济,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一个重要的温室气体来源,同时又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文章论述了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需求性和紧迫性,总结了目前主要的低碳农业技术模式及其应用效果,提出了加快低碳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人》2012,(11):58-59
2012年5月8日,宁夏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在银川召开了全球环境基金赠款适应气候变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成果发布会。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委员会、政府研究室、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及自治区财政厅、发改委、农牧厅、水利厅、科技厅、民政厅、国土局、林业局、环保局、扶贫办、妇联、气象局、宁夏大学、农科院等单位代表,各新闻媒体记者和全区农发系统代表等230余人参加了发布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宁夏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通过引进亚行项目管理的先进理念和管理经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该项目涉及自治区农垦局、中卫市、吴忠市、灵武市、贺兰县、永宁县、平罗县、青铜峡市等8个市县,项目建设期从2013年至2017年。项目总投资29106.3万元,主要包括水利措施、农业措施、生态措施、现代农业示范、农民能力建设与项目管理等5个方面的建设内容。一  相似文献   

11.
《共产党人》2012,(6):4-4
1.气候变化对宁夏中部干旱带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和适应对策的研究;(1)调查了宁夏中部干旱带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概况;主要农作物(杂粮、油料)生长发育气候指标;农作物所需的基本气象条件与实际气象条件的差异。(2)利用生态足迹法研究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美国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一直维持着很高的水平,美国的重农政策促成了其农业的现代化。美国的农业现代化不仅表现在生产专业化、经营产业化、布局合理化、技术集约化和服务社会化上,而且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产销信息化上。美国历来把支持农产品出口作为政府支持农业的重点,设立了一系列出口促进项目,为其农产品出口创造条件。美国农业信息化与农产品出口支持政策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强力打造我省粮食核心产区,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05年起集中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连续三年重点投入24个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两年来,这24个县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大力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我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增添了新亮点。  相似文献   

14.
农业产业组织是影响农业产业化程度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对农业产业化的不利影响,进而提出加快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制度创新,提高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建设新农村关键是投入,必须探索建立多元化的“三农”投入机制。各级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采取大包大揽的投入政策。要在南方逐步改变粮补直补投入政策,将粮食直补资金集中直接用于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益。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联村.落实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农村金融部门特别是农村信用社要积极稳妥地为农民开展信贷服务.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积极推广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各级财政对农民投保给予保费补贴,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投入,对农民自愿出资投劳兴建的生产生活设施.给予适当补贴,做到应补尽补。大力推广理事会管理建设农村和农业产业的运作模式,独立操办农民自发集资、捐资而建的基础项目。  相似文献   

16.
建设新农村关键是投入,必须探索建立多元化的“三农”投入机制。各级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采取大包大揽的投入政策。要在南方逐步改变粮补直补投入政策,将粮食直补资金集中直接用于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益。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联村.落实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农村金融部门特别是农村信用社要积极稳妥地为农民开展信贷服务.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积极推广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各级财政对农民投保给予保费补贴,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投入,对农民自愿出资投劳兴建的生产生活设施.给予适当补贴,做到应补尽补。大力推广理事会管理建设农村和农业产业的运作模式,独立操办农民自发集资、捐资而建的基础项目。  相似文献   

17.
市县视窗     
《共产党人》2009,(13):17-17
平罗县大打农业特色产业牌 平罗县通过抓项目、促产业,抓园区、促规模,抓市场、促流通,大力发展清真牛羊肉、瓜菜、制种、生态水产、枸杞五大农业特色产业,扩大生产规模,加强基地建设,以项目建设带动全县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8.
《求实》2013,(12)
党的十八大报告和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要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立足于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对传统小农户生产经营制度的创新。创新农业经营体系的本质是要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民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并通过创新组织形式,发展多形式的规模经营,充分激发农业微观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农业生产关系更好地适应当前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而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建国60年来,我省农业生产关系不断调整完善,农业生产力不断得到解放和发展,在改造传统农业的进程中,不断迈出新步伐,为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支部生活》2008,(6):8-8
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是国家烟草专卖局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从楚雄试点取得的经验看,一是有利于促进烟草产业可持续发展。通过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发展路子,实现了减工增效、降耗增效、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二是有利于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通过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生产方式得到转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农民素质都得到提高,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基础;三是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省烟草部门按照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与构建和谐烟草新村相结合的思路,整合项目资金,积极改善农村人畜饮水、卫生、文化教育条件,整治村容村貌,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