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 学与宗教的关系 ,似乎是早以解决了的问题。近代以来科学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与宗教的冲突 ,因而科学与宗教的对立已成为人们的一种固有观念。但是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以及宗教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远比人们想象的复杂得多。于是 ,人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以美国克莱蒙特神学院和克莱蒙特研究生院宗教哲学教授大卫·雷·格里芬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者在其名为《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一书中 ,以其独特的视角对科学与宗教的关系进行了重新认识。一、自然的祛魅与科学…  相似文献   

2.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在历史上是十分复杂和微妙的:有时冲突,有时谐和;在冲突时期有谐和,在谐和时期有冲突;而且这种关系是经常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相似文献   

3.
翟华 《理论学刊》2004,3(1):66-69
科学与人文是人类文化的两个最重要的侧面。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既有和谐的一面,又有冲突的一面。科学与人文的和谐主要表现是:科学思维与人文思维的相互交融;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相互蕴含;科学方法与人文方法的相互补充;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互渗透。科学与人文的冲突主要表现在:科学观念与宗教观念的冲突;科学活动与科学道德的冲突;现代科学与社会伦理的冲突。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科学观念和人文观念都面临着新的变革。  相似文献   

4.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是相当重要的关系。条分缕析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可以归结为相互冲突、相得益彰、完全分立、和平共处加对话互补四种模式。  相似文献   

5.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是相当重要的关系。条分缕析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可以归结为相互冲突、相得益彰、完全分立、和平共处加对话互补四种模式。  相似文献   

6.
宗教是当代世界和当今中国不可忽视的重要社会力量。要以科学的历史的观点看待宗教,正确认识宗教具有的社会整合、社会控制、心理调节和社会交往等社会功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重新审视宗教,关键要思考和回答宗教是短期现象还是长期现象,宗教是消极力量还是积极力量,宗教是冲突因素还是和谐因素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宗教是当代世界和当今中国不可忽视的重要社会力量。要以科学的历史的观点看待宗教,正确认识宗教具有的社会整合、社会控制、心理调节和社会交往等社会功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重新审视宗教,关键要思考和回答宗教是短期现象还是长期现象,宗教是消极力量还是积极力量,宗教是冲突因素还是和谐因素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宗教是中华各民族沟通的重要桥梁,宗教曾经是民族反抗运动的旗帜。同时,宗教也曾是民族冲突,民族压迫的工具。宗教问题具有群众性、民族性、复杂性、长期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制定宗教政策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对中外宗教的理性分析和实证考察 ,提出宗教发展的三种形态———国家形态、自由形态、冲突形态———的观点。以此出发 ,文章论及了宗教受社会文明程度的影响 ,宗教教义通过其对社会的客观作用决定统治阶级对其的主观评价 ,统治阶级关于宗教正与邪的评判标准 ,广义宗教和狭义宗教 ,宗教三种形态间的相互关系等一系列基本方面。  相似文献   

10.
宗教与科学属于人类精神活动的两个不同范围和层次。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宗教科学的相互关系曾经历了融合共处——分化对立——新的共处这样三个辩证发展的阶段。它们相互影响,共同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 (一) 从上古到中世纪末,是宗教支配科学、科学为宗教服务的时期。那时的科学尚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形成科学试验的证明体系,更没有象今天这样的科学理论。科学知识是和宗教、神话、巫术等混杂在一起的。比如,原始的巫术认为,同类事物可以感应相生。这一方  相似文献   

11.
列宁科学无神论思想大致经历了从有神论到无神论、从无神论到科学无神论、从科学无神论走向时代巅峰三个发展时期。在第三个时期,列宁立足于时代条件,紧密结合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既深化和发展了对宗教与宗教问题的规律性认识,又制定和实施了比较系统全面的宗教政策,开创性地回答了宗教问题上"社会主义与宗教"的时代课题,从而将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推向新的阶段和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12.
宗教与科学的对立,似乎已成定论.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宗教与科学看成是绝对对立的两极,认为两者是“水火不相容的”,宗教必然阻碍科学的发展,而科学越发展宗教就越难以立足,最终将导致宗教的消亡.然而,在现代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宗教并没有因此而削弱它的影响(据统计,全世界有60%以上的人信仰各种宗教,本世纪七十年代后,教徒的比例略有上升),在某些方面甚至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一现象足以有理由让人们重新反思宗教与科学的关系.笔者认为无论是从宗教与科学的发展史,还是它们的社会根源,社会功能来看宗教与科学都不是绝对对立的.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过程,就是它抛弃和摆脱宗教的论证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批判和取代一切宗教社会主义的过程。对宗教的批判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认知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4.
中东和平“路线图”出台前后 2000年9月28日,在巴以和谈难有进展的情况下,以色列右翼政党利库德集团领导人沙龙无视巴勒斯坦人的民族和宗教感情,强行“参观”耶路撒冷的阿克萨清真寺,从而引发了巴以新一轮的暴力冲突。这一次冲突被称为自1993年奥斯陆协议签署以来中东和平进程中最糟糕的一次冲突。在两年半的  相似文献   

15.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始了对宗教工作全面拨乱反正,恢复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的宗教理论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巩固和发展了党与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的渗透,反对利用宗教进行的分裂行径,开始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探索,开创了新时期中国宗教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欧洲的文艺复兴否定了神本宗教,从而人文主义者陷入信仰危机。人本主义者企图重建人本宗教拯救信仰,结果又陷入否认宗教与重建宗教的矛盾不能自拔。马克思创立的共产主义学说,既否定了神本宗教,也批判了人本主义宗教,把信仰与科学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过程,就是它抛弃和摆脱宗教的论证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批判和取代一切宗教社会主义的过程。对宗教的批判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认知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前发布《新疆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各族群众没有因为宗教信仰的不同和教派的不同而产生矛盾和冲突。截至2008年,全区有清真寺、教堂、佛道教寺庙等宗教活动场所约2.48万座,宗教教职人员2.9万多人,宗教团体91个,宗教院校两所。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成立以来,使用维吾尔语等少数民族语言授课。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宗教工作总的形势是好的。在世界上民族、宗教冲突不断发生,甚至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战乱频起的情况下,我国有力地贯彻了党的宗教政策,宗教工作平稳发展。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之间都能彼此尊重,和睦相处。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宗教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些问题还相当严峻。一、警惕国际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实行“西化”、“分化”。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国外敌对势力必然利用宗教加紧对我进行渗透。他们把宗教渗透作为对我进行“西化”、“分化”的一个突破口,力图把宗教信仰问题变成政治问题,通过宗教信仰多元化,达到政治信仰多元化的目的。从80年代以来,他们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手段之一,就是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介绍了恽代英的宗教思想。恽代英批评了宗教思想领域形形色色的错误观点,对宗教问题做了唯物主义的回答:他解释了宗教的起源,批判了有神论;坚持了唯物主义,批判了唯心主义:提出宗教具有正负功能;还倡导宗教信仰自由,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宗教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